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117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2013届高三联考试题语文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3 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卷 1 至 4 页,第卷 5 至 12 页。考试结束后,将 II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共共 3636 分)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一、 (1515 分,每小题分,每

2、小题 3 3 分)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翘(qio)楚 相片(pin) 折(zh)耗 载(zi)歌载舞 B稽(q ) 首 招徕(li) 慑(sh)服 喁喁(y)私语 C汤匙(ch) 开涮(shu) 讪(shn)笑 不揣(chui )冒昧 D压轴(zhu) 晕(yn)车 哺(b)育 数(sh)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融洽 筹划 四和院 薪尽火传 B跌幅 沉缅 白内障 不加思索 C宣泄 绪论 金刚钻 能屈能伸 D暇想 熟稔 节骨眼 作客他乡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 “暂住证”正在 历史舞台,颇多

3、政策含金量的“居住证”正在为人们所熟悉。 落实党的“十八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将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充分 农村生产要素潜能, 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新的更大的解放。 在全国许多地方,随着积分入户政策的日益完善,流动人口落户大中城市的梦想不再 。 A淡出 释放 遥不可及 B退出 释放 遥不可及C退出 散发 难以企及 D淡出 散发 难以企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今年 11 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 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以前,我们往往以孩子掌握汉字的数量取代其掌握的质量,结果虽然孩子对某些字能够读

4、写, 但却难以灵活应用,有时候甚至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而一些考试,更是在生僻字的考查上乐 此不疲。 C根据中国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有关契税政策,对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购买 90 平方米及以下普 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 优惠政策。 D根据中经电力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三季度电力产业景气保持缓中趋稳态势,行业面临低速 增长的挑战。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四大悲剧李尔 王 、 哈姆莱特 、 奥赛罗 、 罗密欧与朱丽叶 。B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

5、词和曲,其中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格律 诗” )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近体诗中的五言律诗。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是辛弃疾,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 D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王实甫一同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 二、二、 (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 6 68 8 题题 国学的原国学的原义义、演、演变变及内核及内核“国学”最早见于周代,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

6、周朝的“礼乐 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进入近代,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国学不再是指国家的教育基地和学校,而是指中国固有学术 和文化的总体,其间经历了从“中学”向“国学”转变的过程。19 世纪中叶,挟裹着军事经济强势的西方 文化进入中国,并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文化。由此,古代的“华夷之辨”转变成“中西之辨”。在中西文化的 抗争中,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富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以魏源、林则徐、曾国藩、 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及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主张在坚持孔 子之道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技艺器用,他们的主张后来被提炼为“中

7、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论。其中的 “中学”,就是指以孔门之学为主的中华固有的学术,它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工商法律等知 识相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 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 “振兴国学”的口号。章太炎认 为,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本,国学亡而国必亡,国学兴而国自立,国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存亡相 依。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相对于“中 学”,此时的国学已无“以孔门之学为主”的强调。而章太炎的国学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 2

8、0 世纪 知识界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当然,由于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其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因此,说到国学的具体内容和研究目 的,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和以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传统派”便出现了分歧。反传统派心目 中的国学内容,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品;而传统派心目中的国学内容,主要是 指影响中国人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儒家经典。就学习国学之目的, “反传统派”是要通过清理中国的历史 和学术史,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来寻找几点与西方现代学术相契合的“真价值”,以便接引西方的知 识,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相反, “传统派”研究国学之目的则很明确,他们相信中国固有学术的道德 和精神价值

9、,希望人们熟读儒家经典,体验其中的“活灵魂”,并以之修身践履。由上可知,国学的概念及其内容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然而,除“反传统派”外, 人们对国学的看法,在不断变化中有一不变的红线:即不论是周代的官学、还是近代的“传统派”,人们 把国学当作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它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这就是国学的内核所在。如果明白了国学的内核,今天我们学国学、读国学,面对的就不是让人畏惧、无处下手的中国学术 文化的总体,而是以儒学为主脑,在研习四书五经的基础上,适当可以旁及先秦诸子、佛道之书及诗 词文史。6下面有关“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的

10、冲击导致“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B “国学”教育自古以来都以周朝的“礼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为核心。C章太炎提出的“国学”是涵盖“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在内的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 称,并将其提升到立国之本的高度。D “国学”的概念及其内容是动态的、变化的,但人们大都认为其内核仍是儒学传统。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 19 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抗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人们才提出“保存国学” 、 “振兴国学”的口号, “国学”一词由此出现。B由于对“国学”内容及目的的理解不同,产生了许多派别,但都是与“西学”相对立而存在的。C尽管名称从“中学”改

11、变为“国学” ,但是它们都侧重于古代文学史、史学考据文献及诸子作 品。D以胡适为代表的“反传统派”批判传统儒学的弊病是为了寻找与西方现代学术的契合点,来接 引西方的知识,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侧重于对个人及民族价值观念的塑造,在充满功利性的现代社会, “国学”前途堪忧。B “反传统派”想通过对西方知识的接引在中国再造“现代文明” ,说明他们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失 去了信心,对传统文化持怀疑态度。C “国学”自古至今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塑造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载体,对于中 华民族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对它的传承和发扬十分重要。

12、D章太炎的“国学”观是根据中国文化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的弱势地位提出来的,如今中西方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他的观点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三、三、 (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醉白堂记 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 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轼闻 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 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

13、身处乎忧患之域,而 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 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坦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 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 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 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 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 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

14、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 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 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 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 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 辞也,乃泣而书之。注:本文为苏轼被贬密州期间所作。9

15、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皆有侈心焉 侈:奢侈 B有不可欺者矣 欺:欺骗、蒙骗 C而文采表于后世 表:显扬 D而行乎利害之涂 涂:通“途” ,道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而自比于老、彭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而不自以为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天之生是人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各句都表明韩忠献公才华出众的一项是( ) 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 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 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 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 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 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 A B C D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与分析不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