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8104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化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1“江淮十校江淮十校”2018”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干质量:H 1 C 12 N 14 O 1 6 Na 23 S 32 I 127第第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48 分)分)一、选择题(本太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古代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硇水”指 ( )A。硝酸 B硫酸 C盐酸 D醋酸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 0.1 moIL-1氨水中含有 OH -数日为 0.1NAB. KIO3与 HI 溶液反应时生成 0.1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C.l0g D2O 和 l0g H218O 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 5NAD0.1 mol N2与 0.3mol H2通过高温高压催化剂,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 0.2NA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B开启啤酒瓶后产生大量气泡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平衡向压强增大的方向移动C热的纯碱清除炊具残留油污纯碱与油污可直接发生反应D

3、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 Na、Mg电解池的阴极析出物有强还原性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氯丙烷与六氯丙烷均有四种BC2H6和 C6 H14一定互为同系物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均是由高分子物质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D乙酸的酯化反应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25荧光素因显亮绿色的荧光常用作吸附指示剂。它是用邻苯二甲酸酐和间苯二酚,在无水氯化锌作用下合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种有机物均属于芳香烃B.邻苯二甲酸酐苯环上二氯代物共有 3 种C.1mol 间苯二酚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6m

4、ol Br2D常温下 1mol 荧光素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mol NaOH6下列关于 NH4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呈弱酸性,因为 NH4+水解能力强于 HCO3-B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存的离子有:Na+、Al3+、Cl-、NO3-C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NH4+ HCO3-+2OH- =NH3H2O+CO32-十 H2OD.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Y9.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的是实验步骤实验用品A步骤 I:将海带灼烧灰化B步骤 2:将海带灰溶解、过滤C步骤 3:氧化滤液中的 I-D步骤 4:检验碘元素1

5、0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11.某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为 Ca3N2,极易与 H2O 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4A打开活塞 K 通入 N2,试管 A 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将产物 Ca3N2放入盐酸中,能得到 CaCl2和 NH4Cl 两种盐CU 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但不能用浓硫酸D.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关闭活塞 K12铜板上铁铆钉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一层弱酸性水膜后铁铆钉会被腐蚀,示意图

6、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水膜中溶解了 SO2,则铁铆钉腐蚀的速率将加快B铁、铜与弱酸性水膜形成了原电池,铁铆钉发生还原反应C铜极上的反应有:2H+ +2e-= H2,O2+4e -十 4H+= 2H2OD若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可有效阻止铁铆钉被腐蚀13.25时,向 100mL 1molL-1 H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 的 NaOH 溶液,溶液中含硫物质的分布分数 (平衡时某物质的浓度与各物质浓度之和的比)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H2SO3的 pKa1=1.85(已知:pKa= -lgKa)B .加入 150mL NaOH

7、溶液时,2c(Na + ) = 3c( H2SO3) +3c( HSO3-) + 3c( SO32-)C.pH=7.19 时,c(Na + )+ c(H + )= 3c( SO32-)+c(OH -)D.pH=7 时c(Na+) 9,则最终氧化镁的产量会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 。(4)沉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流程中“焙烧”操作若在实验室中进行,样品应放在_中加热(填仪器名称) ,当_时,说明固体样品已分解完全。21.(10 分)为探究 Na2SO3溶液和铬( 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 -(橙色)+H2O2Cr2O42-(黄色)

8、+2H+(1)进行实验 i 和 ii:序号操作现象向 2mLpH=2 的 0.05mol/L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pH 约为 9)3 滴溶液变绿色(含 Cr3+)向 2mLpH=8 的 0.Imol/L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 Na2SO3溶液 3 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 i 中现象:_。实验 ii 说明在碱性条件下,_。(2)继续进行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向 2mL 蒸馏水中滴加 pH=2 的 0.05mol/LK2Cr2O7橙色溶液 3 滴溶液变成浅黄色向 2mL 饱和 Na2SO3溶液滴加 pH=2 的 0.05mol/LK2Cr2O7橙色

9、溶液 3 滴溶液变黄色实验的目的是_。继续向中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溶液变绿色,说明_。根据实验可推测铬(VI)盐中铬元素的稳定存在形式(填微粒符号):酸性条件碱性条件HLLYBQ 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9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5:ACCCD 6-10:CBACA 11-15:ABDBD 16:C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8 分)(1) NaCl(1 分) 离子(1 分) (2) (1 分) 强酸(1 分)(3) 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 =CH2+H2O(2 分) 消去反应(1 分) (4)l(1

10、分)18 (12 分)(1) MnO2 +4H+ +2Cl- Mn2+Cl2+2H2O (2 分)(2)圆底烧瓶(1 分) 吸收来反应的 Cl2,防止污染空气 (1 分)(3)a (1 分) 减小氯气 A 水中的溶解度 (1 分)(4)升华 (2 分)(5)当最后一滴 Na2S2O3标准溶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 分)0.576(2 分)19.(10 分)(1)T3T2T1(2 分)m1m2m3(2 分)相同温度下,增大氢气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 (1 分)(2)CO2(1 分)66.7% (2 分)0. 243 MPa-4(2 分,没带单位扣

11、1 分)20 (12 分)(1)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1 分)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1 分) (任写一条)(2) Al2O3 +3H2SO4=Al2(SO4)3 +3H2O(1 分) CaSO4 SiO2(2 分)(3)使滤液中的 Al3+与 Fe3+完全沉淀(1 分) 减小(2 分)(4) CO2 +2NH3H2O+Mg2+=MgCO3+2NH4+ +H2O(2 分)(5)坩埚(1 分)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 0. lg)(1 分)21 (10 分)(1)Cr2O72-+3SO32-+8H+=2Cr3+3SO42-+4H2O(2 分)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分)(2)空白对照,排除水的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造成的影响(2 分)酸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r3+(2 分)Cr2O72-(1 分) CrO42-(1 分)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