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657959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美术《肖像艺术》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第一课课 肖像肖像艺术艺术 史姣龙一、内容:一、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二、二、课课程程标标准:准:欣赏中外优秀美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三、内容分析:三、内容分析:本课是一节集中欣赏人物肖像的“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征,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与作品的和谐统一,认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从而了解美术语言与作品表现力的关系。本课两个页面,共展现艺术家作品 5 幅,学生作品 3 幅

2、。艺术家作品中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速写,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四、学情分析: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学五、学习习目目标标: :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六、目六、目标检测标检测方式:方式: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 ,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小组检查完成。七、教学七、教学

3、过过程:程:一、导入教学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家里的那位长辈,他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亲人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怎样的神态呢?二、深入教学 (一)、课件欣赏油画父亲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油画肖像画父亲,这幅作品是我国著名画家罗中立先生在 80 年代初创作的。画中的“父亲”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二)、课件欣赏版画藏族少女1

4、、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父亲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油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板书: 写实风格油画:造型严谨,色彩丰富、细腻、凝重写实风格版画:注重刀味、水味、版味,色彩简练、概括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你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刀味?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水味和版味的特点?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三)、课件欣赏雕塑白求恩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三、板书设计:肖像艺术 示范作品四、布置作业:1、同学们已

5、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维吾尔族姑娘课件 ,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2、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五、 展示 延伸虽然孩子们在对“形”的把握方面有些欠缺,但这仍然没有影响他们对人物神态的描绘。一些似有似无不易捕捉的面部表情在他们的画笔下跃然纸上。第第 2 课课 画人像画人像史姣龙一、内容:一、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二、二、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

6、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三、内容分析:三、内容分析:通过本课学习人物半身像和头像的表现方法,根据提供的人像的一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利用线描、色彩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人像的另一半。本课在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点是发散思维训练。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学生作业,分别体现出是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的,如线描、黑白画、色彩等。作业提示部分介绍了作业方法和要求。四、学情分析: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7、本课是开学第一堂绘画课,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应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学生要以描绘为主,其表现方式为辅,重视自我评价。五、学五、学习习目目标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六、目六、目标检测标检测方式:方式: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通过课中学生作业、出示的练习作品、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小组检查完成。七、教学七、教学过过程:程:一、

8、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画人像)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课

9、件1、蒙娜 丽萨课件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2、凡 高自画像课件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4、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5、 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

10、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三、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同学们,上节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

11、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课件 感

12、知人体比例、结构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下节美术课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还要去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孩子们共同相处了五年时光,互相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他们互相画肖像画提供了很大帮助。五官特征都抓得比较到位,

13、就是脸型的特征不够准确。三、板书设计:课题和示范四、布置作业:画一幅肖像画五、 展示 第第 3 课课 绘绘画中的透画中的透视现视现象象 史姣龙一、内容:一、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二、二、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三、内容分析:三、内容分析: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四、学情分析: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

14、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学五、学习习目目标标: :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各种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六、目六、目标检测标检测方式:方式:目标检测:通过课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完成,课中学生作业、出示的练习、小组检查完成。七、教学七、教学过过程:程:一、讲授新课 1、课件出示数幅图片(风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小结:近大远小。2、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

15、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通过主点的垂直线叫主点垂线,但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3、课件出示摄影风景图片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师小结: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三、板书设计:1、 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2

16、、 线条是否流畅。3、 画面是否完整。四、布置作业: 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条件允许的画可以用摄影的方式它拍下来。)或把自己家里有这种现象的图片带过来,为下一堂课的写生做好准备。札记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到利用行道树和地板、立柱、墙砖等室内外景物可以很好的体现画面的透视现象。他们在对场景写生的基础上刻意增加了这些景物,达到了很好的透视效果。五、 展示 延伸 通过学生临摹写生作品,感受各种透视现象。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各种容易犯的错误。(在此过程中逐一纠正,避免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犯这种错误)第第 4 课课 美美术术中的比例知中的比例知识识史姣龙一、内容:一、内容: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四课二、二、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三、内容分析:三、内容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溪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