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7399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区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生物 2014.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 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 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

2、、不要折叠、不要破损。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水分子能与膜上亲水性物质结合,保证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能够溶解许多种物质用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C水分子具有较高的蒸发热,故蒸发散热是机体最有效的散热方式 D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完成细胞与内环境间的物质交换过程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 (称为“变性” ) ;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 ) ,且蛋白 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A尿素与肽酶的作用结果相似 B氨基酸数量会影

3、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在尿素中的溶解度低 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该反应是否完成3不饱和磷脂可使细胞膜在低温环境中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下列四种生物的细胞膜中不饱和磷脂 比例最高的可能是A沙漠赤狐 B长臂猿 C大熊猫 D南极鱼类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和酵母菌的 DNA 存在于拟核 B溶酶体和液泡可以分解细胞代谢废物 C草履虫运动与众多的纤毛有关,纤毛属于组织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并非基因或染色体丢失所致5细胞内物质运输方式相似的一组是解旋酶进入细胞核 氧气进入线粒体 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 A B C D6下列关于细胞

4、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仅分布于动物细胞中 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有关A B C D7下列反应属于放能反应的是A葡萄糖O2CO2H2O BCO2H2O葡萄糖O2 CADPPiATP D葡萄糖果糖蔗糖8某些细菌能生长在乙醇(C2H5OH)或乙酸(CH3COOH)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科学家测 定这两种化合物穿过细菌细胞膜的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转运速率/(mol/min)碳源的浓度/(mmol/L)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0.12180.36461.0201003.06015010.0200182A这些细

5、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B乙醇比乙酸进入细菌的速度快 C乙酸穿过细胞膜可能需要载体蛋白 D乙醇进入细菌的方式为自由扩散9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氧气参与连续氧化的全过程 C该过程产生的水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D光合作用为该过程的可逆反应10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 pH=4 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 ATP(见图 1) ,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 体均达到 pH=4 时(见图 2) ,将其转移到 pH=8 的碱性溶液中(见图 3)发现 ATP 合成。下列叙述 不合理的是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

6、地进行 C产生 ATP 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 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 3 的条件图 1图 2图 3pH4pH4pH8pH7pH4pH4pH811PDGF 是一种由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它表达过量和持续释放会导致癌症。而在伤口愈合时, 血小板分泌的 PDGF 却不会引发癌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血小板凋亡是 PDGF 决定的 B伤口处的 PDGF 可以被降解 C血小板分泌的 PDGF 抑制细胞分裂 D血小板含有的原癌基因与其他体细胞不同1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 3:1 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F1形成的配

7、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 B C D13 下图所示杂合体的测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 1:1:1:1 的是14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 传。现有两种大麦,甲为刺芒白稃,乙为光芒黑稃,甲乙杂交后得到的 F1中没有出现光芒白稃个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均产生配子 B甲和乙可为纯合子,也可为杂合子 CF1中一定没有纯合子 DF1中,一定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15某种狗的毛色受到两种基因控制:黑色(G)对棕色(g)

8、为显性;颜色表达(H)对颜色不表 达(h)为显性,无论黑色或棕色基因是否存在,只要颜色不表达基因存在,狗的毛色为黄色。某 人让一只棕色狗与一只黄色狗交配,结果生下的狗只有黑色和黄色,没有棕色。据此判断这对亲本 狗的基因型为AggHh 和 GGhh BggHH 和 Gghh CggHh 和 Gghh Dgghh 和 Gghh16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 IV 号染色体仍能正 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 IV 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 合子) ,F1中A缺失 1 条 IV 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 3/8 B染色体

9、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1/4 C缺失 1 条 IV 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17右图为眼白化病(ocular albinism)家系图,该致病基因 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121231?IIIIIIA B C Da Ac cA AC ca AC cB Ba Ac cb BAI2、II1和 II3理论上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B致病基因的传递过程为:I1II2III1 C建议 II2和 II3进行产前诊断,若再生女孩应该不发病 DII2和 II3再生一个孩子获得 I1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 1/818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

10、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并证实其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位于内侧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19关于 DNA 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DNA 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C双链 DNA 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解旋后均可做 DNA 复制的模板D把只含14N 的 DNA 放入15N 培养液中,培养两代后含15N 的 DNA 分子占 1/220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核糖体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蛋

11、白质 B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使翻译更高效 C构成核糖体的 rRNA 分子可能包含“ATTGACCCGGTCAA”序列 DDNA 的两条链是互补的,某基因的 mRNA 能以任意一条链为模板合成21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 性基因 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 b(见下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 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 1 或 2 上的基因 b 突变为 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 3 与 4 发生分离 C减数分裂后产生了 BB、Bb、bb 三种类型的雄配子 D减数第

12、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22基因型为 AaXbY 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Aa 型配子。等位基因 A、a 位于 2 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2 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B C D23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 统计喙长如图 1 所示;1920 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 年以它为食的臭

13、虫的喙长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24人类中头顶秃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控制,并受性别影响。控制头顶秃的基因在男性中为显性, 即杂合子也表现为秃;女性中该基因纯合时才表现为秃。在特定人群中估测控制头顶秃基因的频率 为 0.3,假定该人群内随机婚配,请预测头顶秃男性和头顶秃女性的频率分别为 A0.51 和 0.09 B0.30 和 0.09 C0.30 和 0.70 D0.51 和 0.4925科学

14、家进行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右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对侧 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赤霉素能解除顶芽对侧 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C细胞分裂素能解除顶芽 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因 为侧芽内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 改变26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HCO3蛋白质其他153.04.32.71.1111.027.018.09.0145.04.01. 51.0117.028.09.010.0159.00.520.03.07.045.0155.0 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若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机体中比的含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27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 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 明,AD 病人的神经细胞外 淀粉样蛋白(A)沉积,该物质的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