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7377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建设工程风险源预控管理办法为加强公司投资建设工程的风险控制管理,规范对安全风险源的识别和预防行为,明确职责,制定本方案。一、风险源的评估与确定1、风险源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工程周边环境发生安全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对于公司投资建设的工程,如:市政道路、桥梁、河道、泵站、管线改造、景观绿化等工程,主要的风险源为:施工过程中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基坑透水、渗漏及雨水倒灌、坍塌、雨季防汛、物体打击、火灾、爆炸、中毒、淹溺、灼烫、窒息等事故。2、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应针对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汇总存在的风险源,并制定处理措施

2、,在施工图中作单项风险设计。3、初步设计完成后,在出正式施工图前,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审查。4、在进行设计交底时,设计人员应对风险源、风险源的控制指标、处理措施进行交底。5、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工程踏勘、环境核查,仔细、全面地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对工程周边环境做详细调查。查对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核实工程安全设计防范措施在技术上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深入识别风险因素,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一步进行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价,在设计单位所作的环境风险源识别和评价基础上,对设计阶段所识别的涉及周边公众环境安全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修正补充形成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形成最终风险评估

3、报告,报监理审查,监理报项目部批准,由项目部上报工程管理部备案。6、监理单位应对风险源的识别、评价、分级进行审核。7、施工单位根据审查过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经过论证后形成实施性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公司工程管理部备案。二、风险工程开工条件开工前,各参与建设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1、施工安全设计交底(项目部组织)2、周边环境核查(施工单位组织)3、设计文件分析(施工单位组织)4、风险深入识别,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施工单位组织)5、风险评估报告审查(监理单位完成)6、安全专项方案编制(施工单位组织)7、安全专项方案论证(施工单位组织,重大方案由建设单位组织)8、风险源清单台账

4、(施工单位组织,上报建设单位)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要求1、工程概况2、工程环境条件分析3、风险因素及危害性分析4、工程重、难点5、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工艺6、程环境保护措施7、监测实施方案8、监控量测控制指标和标准9、专项预案10、组织管理措施四、重大风险源管理要求1、施工单位应在投标时,认真研究分析施工风险,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并考虑工程造价。2、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控制目标、专项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对已有的一般控制措施的改进、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现场监测信息、预警与报警、应急预案、监督与检查。3、施工单位根据环境条件、设计文件等基础性资

5、料和相关工程建设标准,结合自身施工经验,针对各级风险工程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由上级主管部门技术负责人审查签认。4、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或控制措施计划)和应急预案应报监理单位审查,经监理单位审查后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未经论证的专项方案、应急预案不得用于施工。5、监理单位应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安全监理细则,并对重大风险源安全状况进行跟踪检查。6、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的重大环境风险源专项施工方案(或控制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和重大环境风险源安全监理细则报建设单位备案。7、监理单位应分标段编制重大环境风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在监理单位上报的清单基础上,编制全局的重

6、大环境风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 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8、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相关状态的变化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控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重大环境风险源台帐,每月进行一次更新。9、在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的作业(活动)开始前,建设单位对其准备情况组织检查,在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建设单位对实施情况组织抽查。检查及抽查内容应包括各项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材料、机具、设备准备情况;人员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进行情况;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信息管理和预警报警体系建立情况;应急预案落实和培训演练情况;监理工作的准备情况以及外部配合准备情况等。10、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组织施工单位对重大环境风险源

7、控制措施进行调整,控制措施的调整应经监理单位审批。12、项目部应建立重大环境风险源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重大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2)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编制情况:(3)方案的审批记录;(4)实施准备情况记录;(5)实施过程记录(施工、监理记录);(6)实施过程中的方案变更记录;(7)监控量测情况;(8)总结评价。13、项目部对各施工单位重大环境风险源的控制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1)重大环境风险源控制方案的组织实施、实施过程的信息监控;(2)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的作业质量控制状况;(3)重大环境风险源相关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4)相关各方的环境风险管理行为、程序是否符合要求。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九日附表一: 项目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表项目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表编号: 风险工程名称标段风险单位名称施工部位天气巡视单位巡视内容存在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可能导致后果安全状态评价处置措施建议专业工程师年 月 日项目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备注:本表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填写,定期上报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