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70964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52014新课标全国卷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 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 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 5B 解析 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论 2 和 4 是否纯合,2、3、4、5 的基因型均为 Aa,A 项错误。若 1、1 纯合,则2 为 1/2Aa、1 为 1/4Aa;3 为 2

2、/3Aa,若4 纯合,则2 为 2/31/21/3Aa;故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 概率是 1/41/31/41/48,与题意相符, B 项正确。若2 和3 一定是杂合子,当1 和4 同时为 AA 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1/21/21/41/16;当1 和4同时为 Aa 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2/32/31/41/9;当1 和4一个是 AA、另一个是 Aa 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 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 2(1/22/31/4)1/6,后代患病概率都不是 1/48,C 项错误。第代的 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5 的基

3、因型无关;若第代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 的概率是 1/4,与题干不符,D 项错误。52014安徽卷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 和 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1 的亲本基因型 是( )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C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D甲为 AAZbW,乙为 aaZBZB 5B 解析 由杂交 2 中 F1的眼色与性别有关,可推知该鸟类眼色的遗传与性染色体有关, 两对等位基因中应该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杂交 1 中双亲

4、均为纯合红色眼,其后代雌雄 均为褐色眼,可知红色眼亲本只有一种显性基因,而另一种基因为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 F1中雌雄 均为褐色眼。A 项正反交的结果会相同,B 项符合题中结果,C 项杂交后雌性为红色眼,雄性为褐色眼,D 项中甲是雌性,乙为雄性。42014江苏卷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证明了 DNA 的半保留复

5、制 4C 解析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后得出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A 项错误。海尔 蒙特研究柳树的生长时发现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及水,他并没有发现空气参与植物生长,B 项 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推算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威尔金斯和富兰克 林为他们提供了 DNA 晶体的 X 射线衍射图谱,C 项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 传物质而非证明 DNA 的半保留复制,D 项错误。232014海南卷 某动物种群中,AA、Aa 和 aa 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 25%、50%和 25%。若 该种群中的 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

6、一代中 AAAaaa 基因 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23B 解析 若该种群中的 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随机交配,故在 AA 和 Aa 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A 基因的频率为 2/3,a 基因的频率为 1/3,则下一代中 4/9AA、4/9Aa、1/9aa,B 项正确。252014海南卷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 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25B 解析

7、 依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 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A 项中若某一性状为显性杂合子而另一 性状为隐性个体(或显性纯合子)则不能判断出显隐性,A 项错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该组 合中均为纯合子,其后代必为杂合子,且表现为亲本之一的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B 项正确。C 项中的可能性与 A 项相同,如感病株感病株均为纯合子,其后代表现型与亲本相同,C、D 项错 误。322014浙江卷 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 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 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 2n)。甲与乙杂

8、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 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 1 对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且基因 a 控制种皮黑色。 请回答: (1)甲的基因型是_。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_。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_培养获得分 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_,才能进行分 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 1 条第 7 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 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 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 7 号染色体上。 (5)通过

9、建立乙植株的_,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 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_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32(1)AA 不完全显性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21 (3)液体悬浮 细胞壁 (4)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1 (5)基因文库 种间(或无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已知 A 控制白色,a 控制黑色,所以甲的基因 型为 A_,乙的基因型为 aa,又因为甲和乙杂交后代全为浅色(黑色变浅),则可判断甲的基因型为 AA,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为不完全显性。 (2)丙的基因型为 Aa,所以丙自交的遗传图解为:种皮白色种皮浅色种皮黑色121 (3)

10、愈伤组织通过液体悬浮培养可以分散成单细胞,这种单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而细胞核 大,是胚性细胞的特征。用酶处理后得到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然后经培养后再生出细胞壁,这种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 (4)乙的基因型为 aa,如果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位于 7 号染色体上,则缺少 1 条 7 号染色体的 种皮白色植株基因型为 A,它们的杂交方式为 aaA,后代基因型为 Aa 和 a,表现型分别为种皮浅 色和种皮黑色,比例为 11。 (5)可以通过建立基因文库,然后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进行转基因操作。基因工程具有克 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优点。332014江苏卷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 X 染色体上

11、存在 ClB 区段(用 XClB表示)。 B 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 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 XClBY 不能存活);ClB 存在时, 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 X 染色体无 ClB 区段(用 X表示)。果蝇的长翅 (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1图 2 (1)图 1 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中 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_,棒眼与正常眼的 比例为_。如果用 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 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用 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 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

12、生棒 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 (2)图 2 是研究 X 射线对正常眼果蝇 X 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 X 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 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果蝇杂交,X 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 代_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_;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 F1中_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 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33 (1)3 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 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雄果蝇,且 X 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 的等位基因 正常眼雌性 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解析 (1)根据图

13、 1()VgvgXClBX()VgvgXY 分析,翅形遗传为VgvgVgvgF1:VgVgVgvgvgvg121,故长翅(Vg)残翅(vgvg)31; 眼形遗传为 XClBXXYF1: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 XClBY 胚胎致死,故棒眼(XClBX)正常眼(XX XY)12。 由 F1:()正常眼长翅()正常眼残翅求算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XXvgvg XY。由亲代可知 F1中 2/3Vgvgvgvg 残翅 vgvg 的概率是 2/31/21/3;XXXY正常 眼(XX XY)的概率是 1,所以后代中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1/3。再由 F1:()棒眼长翅()正

14、常眼长翅 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即:Vg_ XClBXVg_ XY,由亲代可知 F1中: 2/3Vgvg2/3Vgvg残翅 vgvg 的概率是 2/32/31/41/9;XClBXX YXClBX XXXClBYXY1111,其中 XClBY 胚胎致死,棒眼(XClBX)概率为 1/3;所以后代 中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1/91/31/27。 (2)根据图 2 亲代()XClBX()X? YF1:XClBX?XX?XClBYXY,所以鉴定 X 染色 体上是否发生隐性突变,用正常眼雄果蝇(XY)与 F1棒眼雌性果蝇(XClBX?)进行杂交。因为 F1棒眼 雌性果蝇(XClBX?)的 X?来源于亲代

15、雄果蝇,所以其子代雄果蝇中 X?Y 中的 X?来源于亲代雄果蝇, 且 ClB 基因存在时 X 染色体间不会发生交换,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若用正常眼雄果蝇 (XY)与 F1正常眼雌性果蝇(XX?)杂交,由于 XX? 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而不能准确推算 突变情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52014安徽卷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 和 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1 的亲本基因型 是( )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C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D甲为 AAZ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