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7024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理综化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7 (2017 全国 II 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解析】A、糖类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故 A 说法正确;B、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 B 说法正确;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硫、磷等元素,故 C 说法错误;D、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

2、对人体有害,故 D 说法正确。【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基础知识,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蛋白质与糖类、油脂组成的差别,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有的还含有硫、磷等元素,而糖类、油脂仅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本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8 (2017 全国 II 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1 L 0.1 molNH4Cl 溶液中,的数量为 0.11L 4NHANB2.4 g Mg 与 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AN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 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AND0.1 mol H2和 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3、其分子总数为 0.2AN【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9 (2017 全国 II 卷)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 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B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

4、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

5、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10 (2017 全国 II 卷)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 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本题的难度不大,注意利用反应

6、的实质,有无杂质对实验的干扰,进行分析判断,如本题的 D 选项,甲烷和氯气反应是取代反应,除有氯甲烷的生成外,还有HCl 的生成,从而得出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产生了 HCl,体现考生对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的程度。11 (2017 全国 II 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4224H SOH C O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3e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答案】C【解析】A、根据原理可知,Al 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 A 说法

7、正确;B、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 B 说法正确;C、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电顺序应是 H放电,即 2H2e=H2,故 C 说学#科网法错误;D、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阳极,故 D 说法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如本题得到致密的氧化铝,说明铝作阳极,因此电极方程式应是2Al6e3H2O=Al2O36H,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照搬课本知识,注意题干信息的挖掘,本题难度不大。12 (2017 全国 II 卷)改变 0.1二元弱酸溶液的 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1mol L2H A2H AHA2A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2 2(X)(X)

8、(H A)(HA )(A)c cc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1.2 时,2(H A)(HA )ccB22lg(H A)4.2K CpH=2.7 时,2 2(HA )(H A)(A)cccDpH=4.2 时,2(HA )(A)(H )ccc【答案】D【名师点睛】该题综合性强,该题解答时注意利用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盐类

9、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解决这类题目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有:掌握强弱电解质判断及其电离,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离与水解的竞争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甚至还要用到“守恒”来求解。13 (2017 全国 II 卷)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 2 mL 0.1 的溶液中加足1mol L3FeCl量铁粉,振荡,加 1 滴 KSCN 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2FeFe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 NH4

10、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向 2 支盛有 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NaCl和 NaI 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sp(AgI)(AgCl)KK【答案】C【解析】A、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 Fe3完全被消耗,即 Fe【名师点睛】考查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本题的难度不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26 (14 分) (2017 全国 II 卷)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CaO、SiO2,并

11、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还可使用_代替硝酸。(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沉淀 B 的主要成分为_、_(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 H2SO4处理后,用 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 0.400 g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4MnO0.05

12、00 molL1的 KMnO4溶液 36.00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1)将样品中可能存在的 Fe2+氧化为 Fe3+ H2O2(2)SiO2 (或 H2SiO3) SiO2+4HF=SiF4+2H2O(或 H2SiO3+4HF= SiF4+3H2O)(3)防止胶体生成,易沉淀分离 Fe(OH)3 Al(OH)3 (4)45.0%【解析】5Ca2+5H2C2O42KMnO4n(KMnO4)=0.0500 mol/L36.00103 mL=1.80103 moln(Ca2+)=4.50103 mol水泥中钙的质量分数为 4.50103 mol40.0 g/mol0.40

13、0 g100%=45.0%。【名师点睛】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每年都会涉及,体现了化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工艺流程题一般由多步连续的操作组成,每一步操作都有其具体的目标、任务;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应采用“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化学工艺流程一般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的运用、化学计算、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只要理解清楚每步的目的,加上夯实的基础知识,此题能够很好的完成。27 (14 分)

14、(2017 全国 II 卷)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 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4H10(g)= C4H8(g)+H2(g) H1已知:C4H10(g)+O2(g)= C4H8(g)+H2O(g) H2=119 kJmol11 2H2(g)+ O2(g)= H2O(g) H3=242 kJmol11 2反应的 H1为_kJmol1。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0.1(填“大于”或“小于”) ;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

15、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 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答案】(1)+123 小于 AD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 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解析】向逆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速率增加。(3)根据图(c),590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学科网丁烯。而温度超过 590时,由于丁烷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所以参加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