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6964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6(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新课标 2016 年高三生物总复习寒假作业年高三生物总复习寒假作业 6 一、单选题。 1. 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由于运动神经元中 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发生变异,导致 D-丝氨酸分解酶功能降低,进而使激活神经的 D-丝氨酸增加并蓄积,破坏了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引起肌肉萎缩。以下设想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是( ) A植入正常的神经干细胞 B将变异的 D-丝氨酸分解酶基因替换 C注射能够提高 D-丝氨酸分解酶活性的药物 D注射药物提高肌肉细胞上神经递质受体的灵敏性 2.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 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表示突触的组成 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 )A该反射弧中含两个神经元,两个突触 B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C若抑制细胞呼吸,则会影响兴奋由 I 到的传递 D刺激 b 或 d 上某点,a、c 处均可检测到兴奋 3.如图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 a、b、c、d 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 内 CO2释放量和 O2产生总量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由 a 到 d 时,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增加 B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若光照强度长期为 c,该绿色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D光照强度为 d 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 2 个单位的 CO2 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

3、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 DNA 和 RNA 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B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 D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其通透性也随之改变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发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4、 6.下图为 2010 年日本、中国、印度三国的人口年龄图解,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日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B. 印度死亡率相对较高 C. 中国人口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 D. 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A. M 代表植物吸收的光能和有机物,N 代表热能,P 代表 CO2 B. 共有 3 条捕食链,秃鹫都是最高营养级 C. 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 10%20% D. 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8.大鼠的皮肤、粘膜和内脏都分布着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图示不

5、同皮肤温度条件下,大 鼠温度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频率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机体产热 B38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 C43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D28或 43时,机体在下丘脑产生冷觉或温觉 9.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 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 是:( )A图中反映实验采用样方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B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 D实验结果支持“地理隔离是产生生

6、殖隔离的重要原因”的说法 10.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 20 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 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第 1 年第 5 年第 10 年第 15 年第 20 年物种 a510200物种 b12533物种 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第 1-20 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降低 B、第 1-10 年内,物种 b 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C、第 1-5 年内,物种 a 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D、第 10-15 年内,物种 a 逐渐消失的原因可

7、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 11.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 ACC(乙烯 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 12 小时和 24 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 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 B乙烯能促进生长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 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DACC 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12.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 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 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

8、正确的是( )Aa-b 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b-c 段密闭钟罩中的 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 CO2浓度 Cc-d 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Dd 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 Dd 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 进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 Abart 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

9、,而种群内 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14.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15.物质 A 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 P 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 b 状态转变为 a 状态 Bad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 C若仅增加反应物 A 的量

10、,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 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 16.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A 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17.右图甲、乙表示某细胞连续多次分裂过程中的两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是 Dd B乙的基因型有 DDdd、DDDd 两种情况 C多次分裂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为甲乙 D甲、乙的子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

11、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能量可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C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D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19.在抵御甲型 H1N1 流感过程中,人体自身的三道防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第三道 防线的是( ) A皮肤 B溶菌酶 C红细胞 D浆细胞 20.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烟农要适时摘除烟草的顶芽主要依据的原理是( ) A解除顶端优势 B抑制有氧呼吸 C抑制光合作用 D抑制无氧呼吸 二、简答题。21. 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 变,为探究温度对 PPO 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 粗

12、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 20g 样品放入含 50mL 磷酸缓冲液(PH 值为 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 PPO 的粗提 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 (2)不同温度下 PPO 活性的测定步骤顺序试管 1试管 2试管 3试管 4试管 5试管 6试管 7试管 8PPO 粗提液2m l2ml2m l2ml酚类底物2m l2ml2ml2ml反应混合振荡混合振荡混合振荡混合振荡温度预处理0153045保温时间5min5min5min5min记录结果+(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 。 实验

13、结果表明:15和 30温度条件,PPO 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 。 为进一步探究 PPO 最适温度,应在 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22.先天性愚型可能是由以下几种染色体变异所致,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先天性愚型患者是 21 号染色体三体造成的,原因是母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 21 号染色体不分离,都可能导致异常卵细胞的产生。 (2)少数患者为嵌合体类型,其体内同时具有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和 2 1 三体的两种细胞。此类 患者的产生是由于早期胚胎细胞的_ 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 21 号染色体不分离。 (3)还有部分患者的病因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母亲体细胞一条 21 号染色体的大

14、部分片段移接 到 14 号(乙图所示) ,其表现型正常,减数分裂时,该异常染色体可任意与 14 号或 2l 号的染色体 联会,另一条染色体则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则母亲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共有一种类型 (只 考虑 14、 、21 号染色体) ,她与正常男子(染色体组成如甲图所示)结婚,若丙图所示的卵细胞与 正常的精子结合,则产生该类型患者,请在答题卡上画出此患者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已知 2l 号染色 体上有一耳聋致病隐性基因 a,该父母还生了一个染色体正常的耳聋患儿,则上述先天性愚型患儿 同时患此类型耳聋的概率为 ,请在答题卡遗传图解相应位置写出基因型 。23.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因对海兔

15、缩鳃反射的习惯化和敏感化的杰出研究,获得 200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敏感化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对其他刺激的反 应更加敏感。下图 1 表示海兔缩鳃反射敏感化的神经调节模式图,图 2 表示短期敏感化前后有关神 经元轴突末梢的生理变化。图 1图 2 (1)图 1 中最简单的反射弧只含有_ 个神经元,海兔缩鳃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为_。 若在图 1 中的 c 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图中 a、b、d 三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处。 (2)图 2 显示,当海兔受到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后,易化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 5-HT, 这种信号分子与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上的_结合后,引起 Ca2+内流量增加,从而使感 觉神经元轴突末梢发生易化,即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量_。 (3)如果实验中不小心将海兔缩鳃反射效应器中的某一处损坏,刺激喷水管时鳃不再发生反 应。此时,若刺激图 1 中的 a 处,在运动神经末梢的最末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表明_受 损;若直接刺激鳃,鳃没有反应,表明鳃受损;若_,表明运动神经末梢 与鳃的接触部位受损。 三、选做题。 (从 24 题、25 题中选做一题) 24.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 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 1,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