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6963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三新课标生物寒假作业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新课标 2016 年高三生物总复习寒假作业年高三生物总复习寒假作业 5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细胞壁的细胞都具有核膜结构 B.核糖体不具有生物膜结构,因此其组成中不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C.利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丝状物主要是 DNA D.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 2.下列实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是( ) A.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 B.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卡尔文探明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3.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 C、H、O、N、P

2、 等元素的是( ) A.脱氧核糖 B.细胞膜 C.糖蛋白 D.脂肪 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5.生物在发生进化时( ) A.总是适应环境的 B.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 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 6.科学家格里菲斯和埃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实验是为了( ) A.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 也有遗传的作用 B.筛选肺炎球菌的药物 C.证明 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证明

3、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 8.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 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 让 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 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

4、体上 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 1:1 D.F2中雄果蝇个体占 37 9.右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巢内的细胞,字母表示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 B.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则精巢内精细胞的基因型有 2 种 C.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最多时为 12 条 10.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 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4 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但不携带乙遗传病

5、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 X 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B.-3 与-1、-2、-1 均为直系血亲关系 C.该家族甲、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1 和-2 D.若-3 和-4 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 1/24 11.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 6 周时达到值 K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 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2.下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

6、患 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苯丙酮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苯丙酮尿症黑色素尿黑酸积累尿黑酸氧化酶酪氨酸酶苯丙氨酸转氨酶苯丙氨酸羟化酶A.一个基因可能会影响多个性状表现 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D.在婴幼儿时期限制对苯丙氨酸的摄入可缓解患者的病症 13.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对垂体分泌活动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

7、 B. C. D. 14.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占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15.用32P 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 DNA 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 DNA 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 段与 GH 段的细胞中 Y 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KL 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 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C.I J 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之比都是 l:2 D

8、.GH 段细胞中含32P 的核 DNA 分子占总数的 l216.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 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总量与呼吸作用 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2 02 53 03 54 04 5光照下 CO2吸收总量 (mg/h)1 .001 .752 .503 .253 .753 .50黑暗中 CO2释放量 (mg/h)0 .500 .751 .001 .502 .253 .00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 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 45时,最有利于有机物

9、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4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 12 小时光照 12 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17.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该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 RNA(与 mRNA 互补) ,有 18959 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 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 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B一个病毒 RNA 分子复制形成一

10、个新的病毒 RNA 至少需要 37918 个核苷酸 C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D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18.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 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 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本人的干细胞 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11、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因为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 19.玉米籽粒黄色基因 T 与白色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 9 号染 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黄色籽粒植株 A,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 1 所 示。以植株 A 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 F 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 株 B,其 9 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 2。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A.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B.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C.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D.

12、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20.下表表示中华绒螯蟹三个群体间某基因片段的差异率。从中可以看出,这三个群体之间表现 出( )群体间群体 1 与群体 2群体 2 与群 体 3群体 1 与群体 3某基因片段差异 率15.1%16.2%15.3%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简答题。 21.有人用低温处理不同品种的水稻秧苗,实验中水稻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1)在叶肉细胞中,CO2产生和固定的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 。 (2)由图中曲线的走势分析,品种 更加耐寒。 (3)据图可知低温处理能影响光合作用,究其原因,除了低温能影响叶绿素含

13、量外,低温还 能 ,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4)继续研究水稻品种 1 的叶片发育过程,记录相关指标变化如下表:叶发育情况叶面积总叶绿气孔净光合速率片(最大面积 的%)素含量 (mg/g.fw)相对开放 度(%)(molCO2/m2. s)A新叶展开 前21-2.9B新叶展开 中851.1561.7C新叶展开 完成1002.8803.1D新叶已成 熟10011.31005.9注:“”表示未测到数据B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根据题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使光反应产生的 较少;由于 ,导致 CO2供应不足,从而使净光合速率较 低。A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是因为其

14、所致。要测出各组真正的光合速率,每 组均需再设置一组实验,处理方法是 。 (5)水稻种子中,胚(2N)是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受精发育而成,胚乳(3N)则是由一 个精子与两个极核受精发育而成。在利用胚乳细胞诱导愈伤组织,培育三倍体过程中,需适时剔除 胚,以免胚的存在影响愈伤组织细胞发育为再生苗的 过程,还可避免再生苗中混有 。 22.小鼠饲养简单、繁殖速度较快,可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一个常规饲养的小鼠种群中 个体均为黑毛。该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出现无毛性状,无毛小鼠既有雌性也有雄性。 (有毛与 无毛基因用 A、a 表示)交配组合编号第 一组第 二组第 三组第 四组第 五组第 六组无 毛

15、有 毛有 毛无 毛无 毛有 毛交配组 合 有 毛无 毛有 毛无 毛有 毛无 毛产仔次数6617466有毛(+)6+614+ 1356+ 5406+721+ 19子代小 鼠总数量 (只)无毛(+)3+310+ 1014+ 156+500(1)由上表判断,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 (2)由表中数据可知_ 基因的频率将呈下降趋势。其下降的原因是 、_ _ 和_ _。(3)进一步研究发现,无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通过表中 两组数据对比,能较清晰的说明这种现象。这种蛋白质的产生使甲状腺激素的_功能不能正 常发挥。 (4)如果上述第 2 组亲本小鼠继续交配产仔,发现后代中出现一只白毛雄性个体,该雄性个体与 第 2 组的子代有毛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雌性均为白毛,雄性均为黑毛。则白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 _ _。上述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其中无毛个体 的基因型为_。 (黑毛与白毛基因用 B、b 表示) 23.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