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案例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624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工作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工作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工作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工作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工作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课题(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我要的是葫芦作者及工作单位作者及工作单位 邢台县浆水中心学校邢台县浆水中心学校 张莉敏张莉敏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 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 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1、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识记生字。2、结合本文的语言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代讲,以读促学

2、,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读、看、想、说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二年级小学语文上册第 14 课,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本单元教材突出了“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这则寓言写出了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他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因此抓住人物语言朗读、体会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地是学习本文的突破口。两幅插图形象的描绘了文章的 1、4 两段内容,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两段内容。本课要求认读 6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二年级学生识字任务重,识字经验不多,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识字过程,帮助他们总结识字方法。2、对于寓言故事二年级学生接

3、触的很少,因此在本文的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出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读 6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过程与方法: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班内交流,读中感悟,展开想象,突破重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会读、会写要读、要写的生字。2、能用正确的语气朗读课文。难点: 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悟出道理。教学流程示意教学流程示意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4、。三、图文对照,朗读感悟课文的第 1、4 两段。四、巩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本课 二、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 2、3 两段。三、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小葫芦实物,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相机板书:葫芦 它们连起来读时“芦”读轻声,我们一起读这两个字。老师补充课题:我要的是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预设:A、我要的是葫芦不管别的。B、我只要葫芦不要别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葫芦入手引出课题,抓题目,提问题,激发学生

5、学习兴趣。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 范读课文,感知全文大意。2、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通读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用不同符号圈出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同桌一起学生字。3、 找出文中带生字的语句指名读,要求读通顺并交流记字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学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及合作意识,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的是什么?(指名回答)三、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课文的第 1、4 两段。大家知道了这么多,真会读,那个人种的葫芦刚开始长得怎样,后来又怎样,下面请同学们看书上的两幅插图。1、 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引导

6、学生从人物的表情、葫芦的叶子、葫芦三方面来说。预设:人物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葫芦的叶子不同:一是绿绿的,一是枯黄的并有小孔。葫芦不同:一是挂在藤上,一是落在地上。2、 文中的哪两段内容与这两幅图相对应?指名回答。 朗读交流第一段:A. 学生自由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预设: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多可爱的小葫芦B. 抓住文中“长满”一词,说说长满绿叶与小葫芦可爱有什么关系?C. 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应该怎样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朗读交流第四段:A.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可后来种葫芦的人得到了吗?(没有)引导学生看第二幅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预设:可惜、惋惜B

7、.齐读第四段:C.质疑: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后来,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地?设计意图:从图入手,采用变序阅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读自悟,学习第1、4 两段内容,通过质疑,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充满期盼。四、 巩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1、 出示词卡:言、每、治、棵、挂、哇、慢、怪指名读开火车读,要求读准字音。2、 指导书写:学生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时注意什么?重点强调:“每”的笔顺、“言”三横的长短。3、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设计意图:读词卡,巩固生字,教师范写,重视学生写字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课时一、 谈话引入本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 1、4 两段,谁愿

8、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板书:多可爱的小葫芦 都落了),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后来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我们这节课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 小组合作,学习第 2、3 两段。1、 找出小葫芦落地的原因,用直线勾画出来。(教师巡视指导)2、 交流学习:你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的话来说说。预设: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那个人想的是只要葫芦快点长就行了,有虫子也不怕。B.从“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可以看出他认为叶子上有虫子不用治,他不听邻居的劝告。C他不知道叶子和葫芦有密切联系,叶子上长了虫子,葫芦不可能长好。相机板书:叶长虫 他不治 邻居劝 他不听设计意图: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小组合

9、作探究的合作方式学习第 2、3 两段,通过交流,找出小葫芦落地的原因,突破教学重难点。三、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1、 出示句子:比较下面每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它们的意思。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2、 学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句子说说异同点预设:A.这两组句子语气不同,但每组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B.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疑问的语气,“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是感叹的语气,其他两句是陈述的语气。3、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从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预设:邻居说的对,种葫芦的人说的不对。4、 听录音,欣赏感悟全文。引导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

10、哪?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相机板书: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朗读比较不同语气的句子,感悟句意,突破重点。分角色朗读对话,听读全文,悟出道理。四、 实践活动: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那个种葫芦的人。设计意图:把课内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多可爱的小葫芦叶长虫,他不治 我要的是葫芦 邻居劝,他不听 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都落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字、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首先,在认读字的教学上,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采用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正音,建立课文的生字正确认读的概念,激发学生自己朗读,学习课文的兴趣。然后学生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交流记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最后,出示词卡,以开火车的形式巩固生字的认读,以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写字,加强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本课的教学采用了变序阅读法,结合文中的两幅插图,先学第 1、4 两段,质疑提出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再结合这一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学习第 2、3 两段,让学生感悟问题的原因。本节课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交流得较为激烈,并在交流中得出结论: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有密切联系。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但是,我觉得教学内容的安排有点前紧后松,造成第一课时学生朗读得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多加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