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6561769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教师招聘案例分析及解析 1、请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李老师因为英语课上的一件事与师傅发生了争执。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老 师在上英语课,正好带教她的师傅来听课。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句子: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有个男同学就嚷嚷着说,他知道这两句英语的 意思。 李老师就和颜悦色地说:“那你说说看,How are you?”那个男生站 起来说“怎么是你?” ,李老师愣了一下,接着问:“How old are you 呢? ”那位男生说“怎么老是你?” 看着那个男孩认真的样子,李老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你翻译的真的很 有创意!”她转向全班同

2、学, “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以后碰到不认识的 句子也不要怕,大胆去猜,即使猜错也没有关系。 ”接着,李老师把这个句 子的正确翻译告诉了同学们。 下课后,师傅对李老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 “你不能这么迁就学生,明 明是错的,还要表扬他。等到考试时,你就会知道你一味地表扬学生是不行 的。 ” 面对师傅的意见,李老师陷入了沉思 解析: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和 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 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 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 (2)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

3、 极其微小的成绩 (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 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 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值得赞扬的。 2、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在他的档案袋中写到:“在老 师的眼中,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 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 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 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请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解析:教师用评语的形

4、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 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 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3、王可,一个五年级女孩,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其父不让王可去学校,并让 她辍学在家帮妈妈看商店。老师了解之后劝其父让女孩读书,父亲说:“女 儿是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她读书。 ” 这位父亲的说服正确吗?他违反了哪些规定? 解析:不正确。 (1)王可的父 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 6 周岁的儿 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 了唯课本为准,唯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 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师与

5、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在对待教学 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 智,因势利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做出了正确的引导。因而是值 得肯定的。 6、我是一名新教师,近来很发愁,新接的班级也有半个学期了,课堂秩序 却一直不理想。班上总有个别孩子不听课,在那里做自己的事情,甚至和周 围的同学讲话。我暗示他、提醒他、批评他,好像效果都不大。 自习课也很 难安静,作业多还好点,但有的时候真的感觉学生在那里躁动不安,甚至有 的还随便走下位子。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最后甚至像 开锅的粥一样沸腾到无法控制。年级主任告诉我要对学生凶一点,可是我

6、凶 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我很苦恼,为自己无法控制课堂 秩序而痛苦。 请你为这位教师想想办法: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解析:(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7、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 封写有 XXX 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阅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 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 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了吴老师 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 管理是我的职责,我

7、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 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 的法规与条款 (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 解析: (1) 吴老师不尊重学生,私拆学生信件,并在班级宣读信件内容,违反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吴老师的这种行为 直接导致学生离家出走,而自认为没有责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 法中都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教学。 (2) 吴老师的解 释是不正确的。教师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权利,但也要在法 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教师侵犯

8、学生的隐私权,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顾及学 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离家出走,吴老师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吴老师应该 协助家长找回学生,主动认错,以身作则,帮助学生面对问题,化解矛盾。 8、下午放学的铃声早在 40 分钟前就响过了,不知疲倦的李老师依旧在教室 里慷慨激昂地讲课,似乎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敬爱的李 老师扫视一下班里的同学,她的激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同学在焦急 地看着窗外,也许早就约好了哪个小伙伴一起玩吧;有的同学看似在听讲, 可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目光呆滞,神情迷茫,根本不是在听课;有些同学 在玩一些小玩意,转铅笔之类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的同学表情痛苦, 哦,原来

9、是饿了啊,肚子还咕咕叫呢! 请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对此想象加以分析。 解析:(1)这则案例讲的 是教师的拖堂行为。 (2)拖堂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束时仍不终止教学活动而挤占学生 课余休息时间的现象。 (3)根据心理学中的注意的稳定性知识可知,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 维 持在一个注意对象上。一般而言,学生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 20 分 钟以上。已经上了一下午课的学生还要在放学后继续听李老师不厌其烦地讲 解 40 分钟,其听课质量可想而知。况且,上了一下午的课,学生已经很劳 累了,其身心状态已不适合继续学习。长此以往,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降低其求知欲,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更有

10、甚者将影响师生关系。 (4) 为了避免拖堂行为的出现,教师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备好课是教师上 好 课、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三方面工作,即钻 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以便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9、 “上面给 的课就够多的了,还开发自己的课程,那不是浪费吗?” “哪有时间呀,再说这对学校有什么好处,学校今年的成绩压力本来就很大”“上边给钱么?搞开发没钱怎么行,我们手里一点资源都没有呀!” “要 真是没办法,我们找找别的案例凑一个吧!” “这还不好办,我一天就能开 发出来” 上述是某小学召开课程开发大会后,教师们在散会的路上说的一些话。结合 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谈谈

11、你对教师们观点的看法。 解析:根据这几位教师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作用、 途径等的认识不到位。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其次,开发校本课 程不是浪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最后,校本课程开 发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时间,如规范原来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都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11、于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行星”时, 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 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

12、亿而用万 万呢?”全班同学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 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一额外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 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 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 对他鼓起掌来。 解析:案例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 深入讲解,同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 合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该案例教师利用了一个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 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12、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

13、奇百怪的东西 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 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 亮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 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酷毙了?” “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或许我真的是 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在哪儿?请从教室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 答。 解析:(1)这位老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 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2)教

14、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需 要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3)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的现代化,能 力素质的现代化。宗旨,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 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13、 “你用你心爱的小手工作品表达了对教学和 老师的热爱。谢谢你!你的语言清晰、简洁;你的剪纸贴拼图做得那么漂亮, 可以看出你对图形的理解很深,操作能力很强,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你能 认真和勇敢的克服暂时的困难,重新找回自信。祝贺你,亲爱的小女孩,这 比得到 100 分更值得骄傲!” 这是一位教师给学生的评语,你认为这体

15、现了一种什么样的评价观念? 解析: 教学评价的改革目标是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新课程在评价的激励 性、评价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多远主体参与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积 极的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教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育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具 体体现在:(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2)重视学生的优势和 进步,并依据事实提出成长期望(3)关怀学生,体谅学生的处境,与学生 进行真诚、温暖的交流。 14、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 ,上课不专心, 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是向老师借,老师找他 谈话后总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

16、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 题? 解析:(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 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知,又要重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 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 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15、王老师的班上的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积极回答问题,反应很快,但是正确率不高;与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能处得来,但是都没有深交,没有固定的 好朋友;积极参加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广泛,但是没有擅长的活动;生气的 时候会很大声喊出来,情绪很激动,如果别人安慰劝慰她,马上破涕为笑; 经常丢三落四。 (1)根据气质类型学说分析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并写出 该气质类型人的特点。 (2)对于这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做? 解析: (1)多血质。这类型的人的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