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3864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8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心养鱼鱼自来—绿岛小港湾里的海洋生态乐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館訊第 263 期 無心養魚 魚自島小港灣的海洋生態園 無心養魚 魚自島小港灣的海洋生態園 文圖黃興倬 摘要 摘要 島是臺灣著名的遊景點,尤其是它的海洋生態,無是海底景觀與生 態多樣性,放眼國際也足以自豪,都是國際級遊區的水準。因此,自從 1991 開放觀光以,島都是臺灣國內遊的首選景點,但是在重的觀光壓 下,島的海洋生態也備受衝擊。非法漁、海域優養化、遊客在海岸撿干 擾生物等,都是海域生態化的隱憂。 島全島有座小港口(如公館、中),平時除非進港避風,鮮少有 船舶進出,在夏季風平靜時,即是想的海水游泳池,兼海洋生物的好庇 護所。筆者與本館研究團隊,曾在島多次針對這港口進調查,結果發現 許多難得

2、一的海洋生物,包括大型海葵的共生群聚,面有海葵魚及其他共生 蝦蟹;堤防的垂直壁上有多種海膽與貝;穴有清潔性共生的櫻花蝦,吸引 大型魚前。這些生物的生態與為,深具教育與研究價值。 港灣內除較受風侵襲、船隻進出頻繁,也非一般團體遊客下海造 訪的景點。以上各因素相加起,意外促成一個海洋生物的園。是配合 島全島的海洋保育措施,與當地社居居民的合作,這些港口可以配合季節的 替,用現有的港口推動近距的生態觸摸活動,遊客可以在安全無虞的情形下,以浮潛或水肺潛水方式與海洋生物近距接觸,再施以生態解,學習如 何判別安全與危險的海洋生物,將這些空蕩蕩的港灣重新賦予活,成為天然 的海洋生態教室。 關鍵詞:島、海洋生

3、物、自然生態教室 1臺灣的潛水人與海洋生物研究者,大概很少人能抗拒島的海與海底生態 之美。 座在臺灣東南方的島是一個火山島嶼,南的溫暖黑潮帶豐沛的生 物資源,沿岸發展出生長好的珊瑚裙礁,以及多樣的海洋生態。由於史與 政治上的特殊因素,島過去在國人心中,總是有一層黑暗恐怖的陰影。但是 在 1991 開放觀光後,島自然景觀之美,才突然展現在國人眼前,搖身一變 成為太平洋上的一座美島嶼。當時適逢臺灣經濟起飛,國民消費能大增, 島以一個觀光業處地的姿態,吸引遊業與觀光客的目光。於是在接下 的幾當中,島每每成為國內遊的熱門景點。原本純樸的島嶼,逐漸染 上觀光區的繁華色彩,豐富的自然生態,也無可避免地受到

4、觀光產業帶的衝 擊。 在夏天的島進海洋生態調查,總是人心情愉快。 看到晴空白雲下的奇岩海岸、清澈湛的海水,繞過半個臺灣外加渡海而 的舟頓,好像都可以計較。別提在能超過 30 公尺的海底進 調查作業,對潛水人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密生的石珊瑚與軟珊瑚,為許多 海洋生物提供營養源與棲所;溫暖的黑潮,從地球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 區,帶豐沛的資源。拜隔絕的島嶼地之賜,許多目前在臺灣備受蹂躪的近 岸海域幾乎絕跡的海洋生物,在島海域都還能找到。 筆者與本館動物學組的同仁,從前起為執海域生態調查計畫到 島,住在公館港邊的民宿。民宿闆和支援我們潛水作業的潛水船長是一家人。 潛水基地也在港邊,與住宿處近在咫尺,

5、除住宿和潛水後勤作業方外,潛 水店長還慷慨地提供足夠的作業空間讓我們處標本與拍攝原色標本照,實 在是揪感心啦! 在調查作業期間,為拍攝一些共生甲殼動物,常常必須在珊瑚礁區苦 苦尋覓。昔日我曾在島過許多臺灣本島難得到的種,沒想到在當今的 島也是芳蹤杳杳。有一天偶然向船長提及我們的苦惱,沒想到他馬上回答: 我們前面港的牆壁縫躲少螃蟹蝦子喔! 我嚇一跳,從碼頭岸上往水看,海水清澈底,港內也有少珊瑚礁 魚穿梭,想必底下的棲息環境應該錯,沒想到牆壁縫還另有天地,於是 我們決定下去一探究竟。 公館港位於島端,是一個泊船的碼頭,分為泊船區的內港 (圖 1) 與 外航道的外港(圖 2),夏季正處於西南季風的背

6、風面,港外風平靜,港口內 2圖 1. 即使港外波濤洶湧 , 島公港內依然受影響 。 圖 1. 即使港外波濤洶湧,島公內港依然受影響。 圖 2. 島公港外港 。 它的東側就是島海岸地標之一 的將軍岩。 則成海水游泳池。即使是暑期旺季,平常日子船進出港的次,一雙手就 得完。浮潛和深潛的散客,三三往港外游。午後 ,當地的小孩在水游泳, 或是渾身濕漉漉,坐在港邊斜坡上嬉笑著,享受海天一色的夏日。 港內深,最大深大約只有 4 公尺,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危險就是航中 的船隻對潛水者的威脅,雖然已經照會過船長我們要在港內潛水,但是還是戰 戰兢兢敢大意。 我們從外港邊緣的礁石區開始一沿著堤壁往港內探。由於有堤岸的

7、阻 擋,風的能直接衝擊,所以港灣出口處的礁岩上長許多固著性的底 棲動物,有少魚也在此成群覓食。人驚喜的是,一株大海葵就端坐在淺3海底,一窩近因為海底總動員而聲名大噪的尼莫 眼斑海葵魚 Amphiprion ocellaris(圖 3),回穿梭在海葵觸手中間,像是對我們炫耀。貼近 圖 3. 與海葵共生的眼斑海葵魚,是近最知名的海洋明星生物。 海葵一看,觸手中間還有短腕岩蝦Periclimenes brevicarpalis,體色透明還帶有白 色斑塊,在宿主海葵身上形成絕佳保護色(圖 4),要仔細觀察才能發現。新紅 斑岩瓷蟹則藏身在宿主海葵的觸手冠下(圖 5),這是瓷蟹科中最常與海葵共 生的種;再

8、仔細尋找海葵周圍,果然也發現尾部翹得高,姿態稽的白 斑拖蝦Thor amboinensis,這種共生蝦會貼近海葵棲息,但是會像短腕岩蝦一 般進入海葵的觸手範圍(圖 6)。 圖 4. 體色透明的短腕岩蝦 4圖 5. 新紅斑岩瓷蟹 圖 6. 白斑拖蝦 沿著水堤壁,我們看許多貝、石鼈,也有好幾種海膽,牠們充 分發揮長於攀爬的特性,海膽並會在岩壁上鑿出一個個凹穴,作為棲身之 處,長長的棘指向外界,防禦天敵的攻擊(圖 7)。 目光移向水堤壁的基部,有些坍陷的穴,面伸出幾根搖曳的白 色長鬚。 啊哈!找到你。游過去一看,這些揮舞著白鬚的小傢伙也迎出口。沒 錯,是櫻花蝦Stenopus hispidus(圖

9、8)。 5圖 7. 攀爬在堤壁上的白棘三海膽(馬糞海膽) 圖 8. 會幫其他大魚清除寄生蟲的櫻花蝦 這種紫白相間的清潔蝦有白色的長鬚和隻長螯足,牠們是海底生物的駐 站醫師,為寄生蟲或皮膚病變苦惱的大魚們會找牠們清除體表或口腔的病灶與 寄生蟲,清潔蝦也得在大魚身上飽餐一頓。有櫻花蝦駐守的清潔站成珊瑚 礁的皮膚與口腔專科診所,揮舞的白鬚功能等同於人文明世界的白底紅十字 記號,即使是兇猛的食者也知道,清潔蝦是地位特殊的伙伴,是食物。 6然而,這種看似完美的共生關係,也有風險。有時飢餓會主宰動物的 為,背叛共生關係也許只為一次貪婪的衝動。我們當場目擊一支線黑鱸 Grammistes sexlineat

10、us吞噬一隻櫻花蝦(圖 9),伸出嘴邊的長長白鬚牠 的兇。 圖 9. 恩將仇報?吞噬清潔蝦的線黑鱸。 如果是一個恩將仇報的兇徒闖進診所大開戒,那大概是醫生在進 手術時痛患者。 海膽的棘是保護自己的器。俗稱魔鬼海膽的冠海膽Diadema setosum,黝黑的體色,細長如針的棘人望而生畏,別提是被入體 內,那人痛得想飆髒話的毒性。因此所有的潛水新手都曾被前輩告誡: 魔鬼海膽遠一點! 在白天的珊瑚礁,魔鬼海膽大多把自己藏在穴或是岩縫,只有晚上才 會出現在礁石表面覓食。白天港的魔鬼海膽在堤壁上找到夠大的穴,只 好找個凹陷處勉強棲身。這樣一個崢嶸突兀的角色,在幾乎沒有掩護的垂直壁 上簡直就是一座活動堡

11、,在長庇護的範圍內附近聚集許多小動物,躲避 在四周覬覦的食者。其中,也包括一群怪的泳客條紋蝦魚Aeoliscus strigatus。 在棘堡中尋求庇護的生物,多半體型小,能在長間自由穿梭;或是 動較為緩慢,卻緊挨著海膽敢輕移半步。 但是條紋蝦魚一派悠閒,體型薄長的牠們,組成超過20隻的小群體,圍 繞著海膽,以頭下腳上的怪姿態在水中漫遊,彷彿被一根看的線懸在半 空中。但你游近牠們,牠們又能以正常姿勢加速開距 ;及游開的,就 躲進海膽的棘間。垂直倒的泳姿加上瘦長的身形,讓牠們在長滿直枝條 的棲所中,如珊瑚叢的分枝、馬尾藻的森及海膽的棘,能自由穿梭,也7能迷惑食者的視覺(圖 10)。 圖 10.

12、以倒姿態游泳的條紋蝦魚 天色漸晚,天光快要無法支持沒有輔助燈光的觀察,於是我們結束公館 港的探險。海面映著夕陽的餘暉,我們知道,另一批生物即將在夜幕罩的 海底登場,續演著物競天擇的大戲。 研究團隊收穫豐碩,相機的記憶卡裝滿珍貴的影像。我們計劃翌日要 去島燈塔附近的中港,那出入的船少,定會有同的動物相。 島的海天美景多勝。像這樣一個生機盎然的海水游泳池,能給島 帶麼樣的啟示呢? 我想起前日看的一幕: 穿著七彩潛水衣的遊客,成群漂浮在海上,口中啣著呼吸管,透過一方面 鏡窺探著海底,偶而潛水嚮導從海中抓起一隻海,引好奇的遊客,圍繞在 嚮導旁邊,聽有關於這隻無辜小動物的生態小故事。被撈出水面,捧在手上

13、的 海,猛地扭動身體,從端的孔和體壁大滲出黏液與海水,原本鬆弛 的長圓身材,瞬間縮水一大半;反應劇的,則從體內擠出用以自保的白 色黏性物,引周圍一陣驚呼。 幸好,海的故事講完,這隻可的生物又被扔回水。 以下的驚悚場景,也時地在島週邊的珊瑚礁上演: 一個穿著水肺的潛水客,在水下 15 公尺深的珊瑚礁緩緩踢著蹼腳。 他的身體一面從壓縮氣瓶吸取維生所需的氧氣,一面承受著比海平面多 出 1.5 大氣壓的壓。茂密叢生的石珊瑚,周圍有幾隻顏色鮮豔的蝶魚,尋找著 食物;一隻雀鯛盡忠職守地護衛著牠的地盤,努想把這個停吐出大氣泡 的入侵者逐出牠的勢範圍。這個靜的潛水人看也看雀鯛一眼,他身上繫89著一個網袋,面緩

14、緩滲出一血絲,隨著他的游動,在他身後形成一條氣 味的河,是食者興奮,被者膽寒的氣味。 突然,潛水人瞥一個黑影,掩身藏在一塊礁石後面,他迅速衝向黑影的 去向,一隻手臂突然伸長倍,一聲悶響,一隻鏢槍從伸長的手臂前端射向 黑影。 中鏢的黑影斷的扭動,還噴出一團團的黑霧。潛水人兀自把鏢槍從那隻 垂死的動物身上拔出,把那多腕的身體強進網袋。現場只下漸淡的黑 霧,和依舊驚慌的附近海底居民。 島的海洋生態,自從遊業進駐以,產生巨大的變化,但是人們消 費當地海洋資源的方式,卻沒有太大的同。昔日島豐富的潮間帶生態,已 經在重的觀光壓下受到嚴重破壞;亞潮帶的典型珊瑚礁指標生物,是 諳潛水者則難以一睹芳顏。浮潛業者

15、必須將海洋生物從深處帶到水面,為遊客 進解,遊客難以親眼觀察實際生態。同時高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也 成為當地居民漁的對象,大多都進當地的海鮮餐廳。島的當地住民與 觀光業者,一方面憂心島海洋資源的衰退,另一方面卻又加快剝削海洋的速 。 公館港水深深,受風影響程小,面豐富的海洋生態是生態遊 的絕佳教材,是有一套完善的管與運用規則,這少船舶出入的港灣可 以成為一個海洋生態教室,讓遊客除在自然的環境中徜徉,能近距地觀 察海洋生物。如果能在島建一套適合當地的海洋教育準則,配合島 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教學資源,但可以將這個深具魅的海島,變成臺灣第 一個國際級生態遊島,能將正確的海洋教育推廣給每一個居民,與 訪的遊客。 考文獻 考文獻 黃興倬、坤瑄、洪和田、陳明輝,2009。島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調查與保育 規劃建議,國家公園學報,19(2):4769。 陳正平、黃興倬、澤民、杜銘章、詹榮桂、陳明輝、坤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