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4261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基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题数:22 题 第 1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 题目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答案 B 解析:苯酚易溶于酒精,沾到皮肤上的苯酚可以用酒精洗去;Ag 不溶于水和氨水,试管上附着的银镜应 用稀硝酸洗去;氨很容易液化,可以冷凝的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氨。第 2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4.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答案 D 解析:由题目所给的图示可知:A

2、 蒸馏装置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B 渗析装置可分离提纯胶体与溶液; C 过滤装置可分离固体与液体;D 容量瓶只能用于溶液配制,不能用于分离物质。 第 3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 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Fe 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答案 C 解析: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 不正确;FeCl3溶液中加入 Fe 粉,因发生反应 2FeCl3+Fe=3FeCl2而使其失效,B

3、不正确;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因发生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H2O 而沾有不溶物,故可用盐酸除去,C 正确;由于+H2O=+OH-,而使 Na2CO3溶液呈碱性,可与玻璃中的 SiO2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 Na2SiO3而使试剂瓶不易打开,D 不正确。 第 4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题目 14.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FeCl2 H2SO4 NH4NO3 HCl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 答案 D 第 5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 题目 18.下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

4、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答案 B 第 6 题(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重庆卷(新课程)) 题目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答案 B 解析:浓 HNO3见光易分解,需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需保存在水中,切割等操作 也最好在水中进行。KClO3分解时 MnO2做催化剂并没有消耗,可以回收利用;同时,KClO3是强氧化

5、剂, 若少量未完全分解而直接倒入垃圾桶,可能引起危险。H2还原 CuO 实验中要先通入 H2,待排尽装置中的 空气后再加热。第 7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 题目 12.某酒精厂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A.KMnO4 B.NaCl C.(NH4)2SO4 D.CH3COOH 答案 A 解析: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 CH3CH2OH 并放出热量,如热量逐渐积累而不能散去,就有可能引燃 酒精,酿成火灾。第 8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新课程)) 题目 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装置的

6、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 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 N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 HCl 答案 B 解析:图示装置可用于液液、液固反应物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得到的气体。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制乙烯时需用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HCl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第 9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 题目 1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 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 H2SO4清洗 B 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 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 NaOH 溶

7、液冲洗 D 在 250mL 烧杯中,加入 216mL 水和 24gNaOH 固体,配制 10NaOH 溶液 答案 B 解析:银镜反应后附有 Ag 的试管,应用稀 HNO3清洗,A 不正确;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 验中,四次称量操作分别是:称量空坩埚的质量、称量坩埚和 CuSO45H2O 的总质量、充分加热后 称量坩埚和 CuSO4的质量、再次加热后称量坩埚和 CuSO4的质量;不慎将浓 H2SO4沾在皮肤上,应立即 用大量水冲洗,C 错误;烧杯中所加液体一般不能超过烧杯容积的 1/31/2,在 250 mL 烧杯中加入 216 mL 水超过了这一限制,D 错误。第 10 题(2005

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反应 AgCl + NaBr = AgBr + NaCl 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 AgBr 比 AgCl 更难溶于水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在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答案 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结构、化合物性质和有关溶解平衡等内容。HNO3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 分解,故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A 正确;乙醇和甲醚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由于乙醇分子中O

9、H 极性较 强,易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甲醚高,B 正确;由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C 选项正确;常温下浓硫酸与 铁铝的钝化现象,本身就是氧化反应,故 D 不正确。第 11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广东卷(新课程)) 题目 9.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 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

10、旋进塞孔中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常见事故处理的熟练程度。根据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 和事故处理方法,所给选项中只有 C 选项不正确,其试剂正确的加入方法应为:先向试管中加入乙醇, 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浓 H2SO4和醋酸。本题答案为 C。第 12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辽宁卷(新课程)) 题目 30.下列试剂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A.乙醇 B.浓硝酸 C.福尔马林 D.氨水 答案 B 解析:浓 HNO3在光照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4HNO3= 4NO2O22H2O,因此浓 HNO3应用棕色试剂瓶 进行遮光保存。第 13 题(2005 年普通

11、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 题目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 pH 试纸上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实验操作的相关内容。回忆有关正确的操作方法,可知滴定管洗净后用蒸馏水 润洗,还必须用标准液润洗后,才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A 不正确;其他选项均为规范操作。第 14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 题目 19、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

12、倒吸的是答案 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尾气的吸收及防止液体倒吸装置的设计等内容。装置 A 设计原理错误,气体没有 “通路”易发生爆炸;装置 C 漏斗已伸入液面以下,发生倒吸时不能及时使漏斗与液面脱离,不能达到 目的。装置 B 中的双球及装置 D 中干燥管的容积大,发生倒吸时引起的液面差大,可使导气管下端及时 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了倒吸。第 15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理科使用)) 题目 11.观察下图,若用 1 L 水来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要比较精确地量取地球上的淡水量,应选择的仪器是 ( )。 A.100mL 烧杯 B.50mL 烧杯 C.100m量筒 .50mL

13、 量筒 答案 D 解析:若地球上的总水量为 1 L,则淡水大概有 0.03 L(即 30 mL);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应选用量筒而 不是烧杯;量取 30 mL 的液体一般选用 50 mL 的量筒。 第 16 题(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 题目 7.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答案 B 第 17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江苏卷(新课程

14、)) 题目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 10 mL 量筒量取 8.58 mL 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答案 D 第 18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 题目 6.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 B.HNO3 C.AgI D.HClO 答案 A 第 19 题(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化学上海卷) 题目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配制 5%食盐溶液时,将

15、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B.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C.测定未知 NaOH 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 23 次 D.配制 0.1 molL1的 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 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答案 D 第 20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广西、河南卷(旧课程)) 题目 27.图 3 中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图 3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答案 A 第 21 题(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辽宁卷(新课程)) 题目 27.图 3 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图 3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