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3768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初二思想品德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表格式教科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跨越代沟第一课 走近父母第一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关爱与回报本期总节数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对立孝敬父 母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知识目标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 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孝敬父母需要从实际行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教学难点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2、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导入: 猜猜这些图片是什么 选择几张父母照顾孩子的图片,遮盖其大部分,露出一小部分,让学生猜猜这些图片的内容。 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我身边的父母让学生展示几张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重新回味长大的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引出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 从自己的成长导入与父母的关系。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说说我的成长故事 成长的辛苦:回味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来自父母的帮助。 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里程,感受父母抚养的辛苦。 说说我所知道的父母 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爱护的内容不同,从生活小事到精神安慰等,都是

3、父母对我们的爱。学生查找有关父母的故事,如英雄的父母、小说中的父母、自己的父母等,体会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痛苦,从而体会世界上只有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是不求回报的。 父母的爱护是我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假如没有父母的关爱 教师举反例 :对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与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的对比调查发现,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其智商、情商均低于有父母关爱的正常孩子。 体会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讨论:讨论:如何报恩、何时报恩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通过查找和交流古代孝子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体会他们为何如此孝顺父母。从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等我长大了再孝敬

4、父母”说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从现在、从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边的小事做起。 拓展:拓展:父母的艰辛 找一件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印象最深、感到最难的事情,写下来,拿到班里交流。 小结小结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爱的回报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教学反思w W w .X k b 1.c O m第二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沟通与交流 做知心朋友本期总节数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

5、实际 行动孝敬父母。能力目标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 制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 “逆反”心理的表现、危害,掌握调适“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知道 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懂得处理与父母关系具 体方法,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重点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与父母沟通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学会辩证地看待 “逆反”心理,能积极调适 并克服“逆反”心理。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第一环节:关注矛盾小品导入: 一个电话引起的风波 故事梗概:最近,总有电话找小雨,每当有人打电话找

6、小雨,妈妈都想知道打电话的是谁、说了什么。而小雨不愿意让妈妈了解自己的隐私,由此产生的“神秘”,引发了母女之间的争吵。(学生可以发挥) 承认现实中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分析矛盾学生小组讨论:我的感受和看法 联系身边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存在对他及家庭的负面影响。从学生身边的矛盾说起,使讨论的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材料展示:材料展示:父母的心声 选一些父母对这种矛盾的看法,让学生听听家长的心声。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供教师参

7、考。(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1)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增强;(2)父母不舍得放手,处处关注;(3)年龄和阅历差异,造成双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差异;(4)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 平静、理智而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 第三环节:第三环节:解决矛盾 针对上述案例,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几个办法:(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2)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讨论中

8、产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利于他们接受。 (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拓展:拓展:朋友般的世界爸爸妈妈写给我的信:选择几个与父母存在比较尖锐矛盾的学生,请他们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省自己的过失。 在感动中学会沟通与理解。 总结总结由于学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父母仍然是他们解决难题的主要支持力量,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从父母的双翼下走出来,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与父母的相处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教学反思第二课 理解老师第一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走

9、近心灵,做知心朋友本期总节数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 向,如奉献、敬业、爱等;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 谅老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和师生关 系。能力目标能够理解评价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 情。能够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能够遵循师 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老师交往。知识目标了解老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了解与老师交往、 沟通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教学难点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教学过程

10、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教师楷模的故事 播放一段劳模教师的动人故事。 了解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认可。 大家谈:大家谈:说说我的老师 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说说“我”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通过讨论,学生回味成长过程中与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从而体会老师在“我”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体会老师伴随“我”成长的过程,不仅是以知识培育我们,更是在做人上给“我”以帮助和指导,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伟大。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 结论: 教师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教师是家长之外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的人”。 老师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老师 呈现心理

11、学家的调查:近 100%的老师都认为自己爱学生,而感受到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只有 70%左右。教材中的调查结果为: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不好相处”。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认识到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和谐的音符,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不易,也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 认识师生关系的状况,感受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认识上存在的差异。 老师想说的话 选择几篇教师写给学生的学期评语,在全班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 让学生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拓展活动:拓展活动:老师,我想对您说 学生分小组,

12、写出平时没有机会对老师说的肯定和感激的话,也可以写对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帮助老师认识和改正自己。 营造师生平等沟通的机会和环境。 总结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是终生的,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维护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的责任。主动营造和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更是迈入社会所必需的历练。 教师的总结对学生正确看待师生关系中“我”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导向作用。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本期总节数4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教师交往,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教师职业所蕴涵的价值取向, 如奉献、敬业、爱等;主动增进与教师

13、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教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 达对教师的感情;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理解师生 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 与教师交往。知识目标了解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了解与教师交往、沟 通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学难点“我爱我师”。教学过程及措施一、课前活动:访谈老师一、课前活动:访谈老师 访谈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他怎样看待学生;

14、 (2)他对本班级的评价和期望; (3)他怎样看待所教的学科; (4)他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5)他最爱读的书; (6)近期他遇到的烦恼; (7)近期他遇到的最高兴的事; (8)他每天在学校里需要处理的工作; (9)他每天的工作时间; (10)他设计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 (11)他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12)他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整理访谈结果并在课堂上开展交流活动,达到理解教师、了解教师的目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教师职业的新感受。 最后教师总结: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不仅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

15、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二、我与老师的故事二、我与老师的故事 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与老师之间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1) 你的老师对你有哪些影响(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2) 你能否原谅老师的过失?如果不能原谅,那么怎样尽量降低老师对你的消极影响; (3) 比较师爱与父母之爱的区别,体会教师的爱神圣高尚在哪里? (4) 自己有没有最爱的老师,为什么最喜欢他(她)? 三、给最爱的老师画个像三、给最爱的老师画个像 学生介绍自己最爱的老师,可以采用画像、语言、诗歌、动作、口头禅等方式介绍。 小结

16、:小结: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教师职业的特点,更加理解和尊敬老师了。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课题良师与益友本期总节数5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培养主动与教师交流沟通的意 识,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热爱教师,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师生关系、提高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提高与老师交 流沟通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懂得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解决师生交 往困扰的方法与技巧,知道应该怎样与老师交往。教学重点如何与老师交朋友。教学难点怎样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学过程及措施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导入:导入:难忘的老师 学生朗读配乐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