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33060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菌消毒的七项守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杀 菌 消 毒 的 七 项 守 则杀 菌 消 毒 的 七 项 守 则 -杀 菌 消 毒 时杀 菌 消 毒 时 常 见 的常 见 的 7 种种 错 误 分 析错 误 分 析 已经杀菌消毒了,但还达不到规定的微生物指标要求,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这些问题,那么请您仔细地阅读这篇文章。7 条简单的基本规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您完成杀菌消毒的任务。 您按照规定完成了表面的杀菌消毒操作,但在微生物指标检测时仍然得出了非常糟糕的检测结果。这是什么问题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而且这种原因似乎是不重要的,因此往往被人们忽略了。许多原因积累在一起,最终导致微生物指标检测得到糟糕的结果。本文将简要描述一些在杀菌消毒工

2、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一、杀菌消毒剂一、杀菌消毒剂 一定要使用杀菌消毒手册中规定的杀菌消毒剂,杀菌消毒剂的使用和选择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的,规定的消毒剂是专门针对具体的使用情况而研发的。最基本的选择标准是抑制微生物的有效性。但是也还要考虑到消毒剂与金属材料的兼容性,经济性和应用时技术上的可能性。除此以外,在无菌领域中使用的消毒剂还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二、浓度二、浓度 不要估计浓度是否恰当,相反要采用定量控制方法或者定量计量仪器,杀菌消毒过程就像任何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一样需要时间,与时间有关,与化学反应的量有关。因此,正确的浓度对于杀菌易出问题的区域:管道。在进行彻底的喷洒消毒时不应留下任何死

3、角。 图1 准确的浓度只有利用 定量仪器进行检测才能保 证。 消毒的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浓度较低时,消耗了很多的时间才能有限地实现微生物适应性,导致对消毒剂不敏感的抗药性微生物在没有其他微生物竞争的情况下快速地繁殖、大量地增长。当浓度过高时,则杀菌消毒的经济性很差,还可以带来毒害操作者、危害周围环境的恶果;带来残留毒性过大的危险。 三、浸润和作用时间三、浸润和作用时间 杀菌消毒的效果与消毒剂及微生物接触的时间有关。而有效杀菌消毒的前提是:作为杀菌剂载体的水能够均匀地、完全地浸润到整个杀菌消毒的表面。但这不等于被消毒表面在“潜水”,相反是“湿淋淋”的。有一个潮湿的、均匀的消毒剂水膜就足够了。

4、另外,在整个消毒剂作用时间内“整个表面都要湿漉漉的”也是一种错误认识,虽然消毒剂中的水帮助把消毒剂运送到各处,进入微生物的体内,但是真正的化学反应是在干燥之后才开始;而此时消毒剂已经达到了发挥作用的地方。原则上,消毒面在干燥后可以重新消毒,尽管可能还没有达到消毒剂的作用时间。由于杀菌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且也很难准确地预言杀菌作用结束的时间,无法准确的预言何时达到了希望的微生物极限值,因此对于重要的杀菌消毒部位应有一定的时间范围:何时、在什么样的室内环境条件下需要重新二次消毒。否则,建议在达到了杀菌消毒作用时间之后安安静静地进行通风。 四、温度四、温度 原则上,化学反应过程会因温度较低而变

5、得缓慢,会因温度的提高而加快。因此,在冷藏和冷冻箱的杀菌消毒时应注意杀菌消毒时的“低温错误”。建议使用那种低温杀菌性能经过检验的消毒剂。而且配制消毒剂的水温对杀菌消毒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温过高时会因消毒剂有效成分的破坏而使效力下降。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用凉水或者温水来配制消毒剂溶液的。 五、交换作用五、交换作用 绝不混合使用清洁剂和/或消毒剂,混合使用会产生例如:阴性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剂和阳离子活性剂的消毒剂之间的交换作用,这将出现所谓的“肥皂效益”。它不仅会削弱清洁剂和消毒剂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导致因潮湿造成的滞留在表面和仪器内难以清除的斑点,也可能在消毒剂内部产生阴、阳离子的交换作用。因

6、此,在更换消毒剂时应利用清水进行中间清洗。 六、停留时间六、停留时间 原则上不能将消毒剂容器敞口放着。应该在使用后马上盖好盖子。使用过的消毒剂溶剂存放在清洁的、消毒过的容器里保管。不仅要在敞开的、没有敞开的或者用旧的原装消毒剂容器上注明保存期和生产日期,在用过的溶液容器上也要标明这些信息。当然,绝不允许使用过期的消毒剂。 七、消毒过程七、消毒过程 始终是认真仔细地进行操作,只有被消毒表面到处都有消毒剂溶液时,才能有效地杀死细菌。否则,不是没有杀菌作用就是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例如在表面消毒时不在垂直角处留下 1/4 圆死角,注意到那些不易清洁消毒的部位,例如阀、法兰、管道、泵、膜片、密封和运动部件。因为这些地方是微生物喜欢聚集的地方。 小结小结 人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是并非一切都是如此。例如在喷洒消毒时,用增加喷洒量来代替微细的雾化并不能带来希望的杀菌消毒效果。另外,还应尽可能地避免产生喷洒死角,防止有喷洒不到的地方。对喷洒消毒影响最大的是喷洒和擦净的相互结合。在浸渍消毒中,应尽可能地避免消毒液中有微小的气泡。因为它对消毒液正常发挥作用、接触到各个表面有阻碍作用,因此在浸渍消毒中:必须全面地“覆盖”消毒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