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30957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3年高考物理第一轮热点内容强化复习教案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本章概览1、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正确理解惯性概念,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计算问题,将为今后的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静力学、运动学的知识,通过牛顿运动定律连为一体。 2、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两类力学问题的处理方法,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求解加速度相等的连接体问题;用正交分解法解决受力较复杂的问题,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分析、解决问题,注意多阶段(过程)运动上的连接点;运用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定性分析一些力学现象。3、近五

2、年来,高考再现率 100%,侧重于考查单个物体的分析和计算,而且容易与实际紧密联系命题。可以肯定,2009 年的高考中,本单元内容仍将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可能是力学题,也可能是力、电综合题在数学中应重点复习等效法以及临界分析的技巧,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考点剖析【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2知道什么是惯性,知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并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再现知识再现】一一. .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

3、外力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为止。2、意义:、意义:(1)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2)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3、说明:、说明:(l)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阐述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化情况。议一议:议一议:如图所示,有人想做如下环球旅行:乘坐一个大气球将自己浮在空中,由于地球在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这个设想能实现

4、吗?为什么?二二.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2、表达式:、表达式: F= - F 3、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1)平衡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2)平衡力中的某个力发生变化或消失时,其他的力不一定变化或消失,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变化或消失;(3)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4)平衡力的效果使物体平衡,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则分别产生各自效果。重点突破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应用应用 1】1】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白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此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若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

6、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1)是事实, (2) (3) (4)是推论B、 (2)是事实, (1) (3) (4)是推论C、 (3)是事实, (1) (2) (4)是推论D、 (4)是事实, (1) (2) (3)是推论导示导示: : 正确的顺序排列是(2) (3) (1) (4) ;B 选项正确。知识点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1、四相同:、四相同:大小相同;具有同时性,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

7、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不同、三不同: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应用应用 2】2】(常州高中(常州高中 0808 届高考物理模拟卷)届高考物理模拟卷)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B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时刻相等;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导示:导示: 选择 B。从图象可以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8、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消失和变化。方法探究类型一类型一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例例 1】1】请根据图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导示:导示:根据图中的情景,在图(1)中车子突然减速(或刹车) ,在图(1)中车子突然加速(或启动) 。在图(1)中,车子突然减速(或刹车)时,人的脚随车一起减速或停止,而上身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因此人的身体要向前倾。在图(2)中,车子突然加速(或启动)时,人的脚随车一起加速,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因此人的身体要向后倒。虽然惯性与很多现象相联系,但大多是陷阱,因为它“只与”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的“唯一

9、”量度。对惯性的常见错误认识如下:认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有惯性,一旦速度改变,惯性就没有了;把惯性看成一种力,认为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认为物体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就越大等等。类型二类型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例例 2】2】党的“十六大”之后,在农业上加大了改革力度,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农村利用拖拉机进行大面积耕地,下列关于拖拉机和犁之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拖拉机拉犁前进,所以拖拉机拉犁的力大于犁拉拖拉机的力B由于犁在泥土里,所以犁拉拖拉机的力大于拖拉

10、机拉犁的力C只有二者匀速运动时,二者的拉力大小才相等D无论怎样运动,二者的拉力大小始终相等导示:导示: 选择 D。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中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可知。【例例 3】3】(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 08 届高三期中考试)届高三期中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B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C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D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导示:导示:

11、选择 BD。(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高考的热点主要是针对其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错觉”进行考查,另外,其与平衡力的区别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被作用的效果无关,如“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而石头却“安然无恙”,但鸡蛋与石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依然是等大反向的。成功体验1、如图所示,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当车向前开动时气泡将向_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_运动,其原因是_具有惯性。2、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思想是( )A、树欲静而风不止 B、顺水推舟C、楚霸王不能自举其身 D、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3、在地球赤道上的 A

12、处静止放置一个小物体,现在设想地球对小物体的万有引力消失,则在数小时内,小物体相对于 A 点处的地面来说,将( )A、水平向东飞去 B、原地不动,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消失C、向上并渐偏向西飞去 D、向上并渐偏向东方飞去4、 (无锡市(无锡市 0808 届高三基础测试)届高三基础测试)如果正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 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如图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中的水平桌面上放一乒乓球,突然乒乓球沿如图轨迹运动,试说明此时列车在作何种运动?答案:答案:1、前、后、液体 2、AD3、C 4、C 5、列车在减速左转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