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29585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一中2013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8(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神奇的货币一、考点解读:一、考点解读: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5了解外汇和汇率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考点讲解二、考点讲解(一)(一) 、商品、商品1、从外延上看:、从外延上看:商品是个历史范畴;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物品是个永恒范畴。2、从内涵上看:、从内涵上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是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用于交换是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里的“交换”就是“买卖”,其近义词有

2、“销售”、 “出售”、 “交易”、 “贸易”等。在一定条件下,商品和非商品可以转化。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当作商品来买卖,这是特殊现象。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价值。商品交换的实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3、从属性上看:、从属性上看: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两个基本属性)a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b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c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交换劳动的关系)d 商品、价值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商品、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e 一切有用物品都有使

3、用价值;只有商品才有价值。f 一切劳动产品都凝结着无差别人类劳动;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才是价值。4、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日常生活中,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优质优价(优质产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的商品,其价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质量(使用价值)好,而是其包含的价值量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较多。、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大小。补充补充:优质优价:从生产

4、者角度提出的要求;质优价廉:从消费者角度提出的要求。价廉:是消费者从价值角度提出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价格);物美:是消费者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的问题(消费者看的是使用价值) 。总结:总结: A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强调产品质量) 。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B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二)(

5、二) 、货币、货币1、产生:、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四个公式:直接的物物交换:W-W(买和卖同时进行);商品流通:W-G-W(买和卖在时空上分离);商品交换”产生在前;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产生在后。注:货币和商品并非同时产生。a 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充当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b“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不是唯一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 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货币?金银具有充当货币的社会属性;d 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

6、,但将同时消失。2、含义:、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注意:金银之所以能够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的特点。(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3、本质、本质 a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 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弄清几对关系:弄清几对关系:第一、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第二、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产生时间不同;特征不同;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第三、等价物

7、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4、职能、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其他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其他职能A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含义、原因、货币单位、价格、特点)a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

8、成反比。b 货币(狭义)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无价格;其价值会发生变化。c 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对货币来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对商品价值来说,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d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有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B.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含义、商品流通、 “商品货币”阶段的重要性、特点、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 a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商品如何交换。b 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总量价格水平

9、货币流通次数c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只能用现实的货币。C.其他职能其他职能 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 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或“预支” ; 在世界市场起作用只能是世界货币;支付支付手段;收藏贮藏手段。定金、订金(预付款)首付。信用卡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手段(支付工具)注意:关于货币职能的执行注意:关于货币职能的执行:价值尺度:只是观念上(想象中)的货币;流通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货币。 (纸币可代替执行) ;贮藏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的)货币。 (纸币可代替执行);世界货币:一般说,只有金银才能执行,而纸币不

10、行,但是目前一些国家的纸币也可执行。(三)纸币(三)纸币(1)产生:)产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过程中产生的) (讲解:因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候,人们只关心它的实际购买力,并不关心它本身的价值,从而产生了没有价值的纸币。 )金银条块铸币(足值不足值)纸币(2)优点:)优点: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3)含义:)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a 由国家发行(我国:人民银行总行) ;现在正在强制使用。b 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c 纸币的面

11、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d 纸币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纪念币:面额价值:是由国家规金银纪念币:面额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本身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定的;本身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e 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4)纸币和货币的关系:)纸币和货币的关系:纸币是货币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没

12、有价值,货币有价值。(5)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

13、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 “热” 、物价持续上涨、贬值 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冷” 、物价持续下跌、升值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

14、远利益不利。对策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a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b 通货膨胀是宏观上的卖方市场;但卖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c 通货紧缩是宏观上的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不一定就是通货紧缩。d 不能说:只要纸币的发行量不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必然发生通货膨胀。e 通货膨胀: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通货紧缩: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扩张性的财政

15、政策(货币政策) 内容:财政政策:有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以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投资公共工程等) ;货币政策: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 。制定:财政政策:全国人大或常委会批准;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更灵活,通货膨胀时货币政策更明显;通货紧缩时财政政策更明显。(四)(四) 、结算与信用工具、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非现金)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信用卡、信用卡 A 含义: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

16、的电子支付卡,是一种信用凭证。B 功能: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为一体C 优点: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D申领程序、问题的处理 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特点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特点 P9P9 3、支票、支票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2)用途:转帐支票:付款单位开出转帐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上。现金支票: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五)(五) 、外汇和汇率、外汇和汇率1、外汇与汇率、外汇与汇率A外汇含义:外汇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服务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理解这个含义要注意四个问题。理解这个含义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第一、外汇执行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