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世界尖端技术为民族争光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2889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5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挑战世界尖端技术为民族争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挑战世界尖端技术为民族争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世界尖端技术为民族争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姻圆园10年8月25日姻主办院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姻科学时报社出版姻国内统一刊号院悦晕员员原园园愿源姻邮发代号院员原愿圆人物访谈近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 致公党中央主席、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代表致公党中央在河南考 察区城创新体系期间, 莅临宇通, 调研宇通的新 能源客车发展情况,受到了宇通集团总裁汤玉 祥的热情接待。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 钦敏, 河南省委常委、 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 河 南省副省长徐继超,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赵琛, 郑 州市委常委、 市委秘书长孙金献, 郑州市副市长 王跃华等陪同调研。 在汤玉祥的陪同下,万钢一行乘坐宇通混 合动力公交

2、ZK6126MGQB9 参观了宇通工业园 区、 承装二车间和试验中心。参观途中, 万钢向 汤玉祥详细询问了宇通新能源客车研发与应用、 科技创新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情况。 在腾飞广场,宇通的各款样车吸引了万钢 的目光。在 10 米纯电动景区观光车内, 万钢高 兴地说:“这车设计好!很有想法, 也应该很有市 场前景!” 看到宇通针对性开发的 6602 学童车, 万钢兴之所至, 亲自启动车辆试驾。他边熟练操 作, 边说:“我 18 岁就会开大客车了, 也是老手 啦! 这车开着很顺手, 特别是动力很充沛! ” 下车 后, 他还连连夸赞车辆的性能。 临行前,万钢对宇通的科技创新工作表示 肯定,对宇通在新能源

3、客车研发上取得的成就 表示祝贺, 并对公司未来的科技发展, 特别是新 能源产品的开发提出了宝贵建议,并祝愿宇通 的发展越来越好。(席蕾)科技部部长万钢调研宇通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郭 孔 辉 :我 国 应 优 先 发 展 低 速 小 型 电 动 汽 车阴本报记者 马晓岚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我国 着重扶持纯电动汽车的路线图逐渐清晰。但 由于价格高、 动力电池性能不够稳定等因素, 纯电动汽车当前迟迟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热 政策” 遇到了 “冷市场”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 展的方向在哪里, 如何打开电动汽车向社会普 及的大门? 日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汽车工业著 名专家郭孔辉接受了本

4、报记者的采访。“低速” 、“小型” 值得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谁 能够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在金融危机后的复 兴期内, 率先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 在郭孔辉 看来, 金融危机之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 很强劲, 金融危机之后, 这一势头更加迅猛。 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都在加大对新能源 汽车的扶持力度。 对于高端纯电动汽车普及难的问题, 郭孔辉深有体会。 他 表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后, 国家重点支持纯电动汽车 的思路逐渐清晰, 但当前国家政策鼓励的纯电动汽车大都是高 端电动车, 价格大都在15万元以上, 甚至有的达到20多万元, 即便是享受5到6万元的补贴, 也很难说服消费

5、者去购买。 特 别是在当前充电站等配套设施不齐全, 电池性能得不到老百 姓信任的条件下, 继续靠政策单方面推动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发 展, 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结果。因此不妨尝试优先发展低速小 型的电动车, 因为这种电动车, 无论从消费市场的需要程度、 使 用的便利性、 技术的可支撑性和污染的可控性等看都是最成熟 的, 以此为突破口最容易实现量产。(下转 B2 版)中 瑞 经 济 文 化 合 作 展 开 新 篇 章瑞 典 政 府 投 资 促 进 署 与 吉 利 控 股 集 团 签 署 合 作 谅 解 备 忘 录日前,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 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简 称吉利控股集团 ) 合作谅解备

6、忘录 在北京正式签署, 瑞典投资促进署 副署长兼驻华首席代表陈永岚和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共同 出席签字仪式。 该谅解备忘录的签 署将进一步促进吉利在瑞典合作 项目及业务的顺利展开, 并为瑞典 吸引中国投资及合作项目树立典 范。 根据此合作谅解备忘录, 瑞典 政府投资促进署将协助吉利与瑞 典汽车行业展开深入合作, 为吉利 提供政策、 流程、 人力等方面的咨 询与协助; 吉利集团中国总部及其 瑞典分支机构将全面支持瑞典投 资促进署在中国的工作, 双方将保 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副署长 兼驻华首席代表陈永岚对此次合 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给予了积极 的评价:“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

7、录将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友好关系, 值此吉利顺利完成收购沃尔沃之 际, 以吉利和沃尔沃两个品牌的紧 密合作为契机, 推动两国汽车产业 更广泛、 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表示:“我们很高兴和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达 成合作意向, 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对瑞典的政 策、商业环境和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理解, 对 促进吉利与瑞方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有力的 促进作用。 希望以此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契 机, 双方深入沟通、 精诚合作, 继续积极地推动 中瑞两国经济、 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 2010 年 8 月 2 日正 式完成了对瑞典沃尔沃轿车的收购。 此项交易 已经成为了中

8、瑞深入开展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江峰)汽车的心脏是发动机, 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是高压共轨系统, 然而, 作为全世界生产汽车柴油机第一大国的中国, 柴油机的 核心零部件高压共轨系统, 几乎全部被外国公司垄断, 外国公司赚取的是高额利润, 我们却耗去了大量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 力作为代价中国的柴油机厂渴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 面对技术难度大、 投资大的尴尬, 一个不知名的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个行业的民营企业辽宁新风企业集团却敢于挑战高 精尖技术。为什么是新风这个行业的无名之辈如此敢作敢为?为什么在辽阳这个欠发达地区会刮起一股共轨的飓风?日前本报 记者采访了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凯。 挑战世界尖

9、端技术 为民族争光 访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凯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0 万套高压 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投产, 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 震撼。这项国际领先的尖端技术, 国内很多大 企业和专业的研究机构目前都处在探索解决 方案的阶段, 有些企业的产品研发虽然取得了 突破, 但由于看不到批量配套而形成量产的前 景, 也仅仅处于小试牛刀的阶段而已。而新风 集团却投入巨资全力以赴地真刀真枪去拼, 经 过 5 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产品性能、 产业 化和匹配效果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中国汽车 : 新风为何投资开发高压共轨 项目? 康凯: 2006 年 1 月 27 日,我们与德国利 勃海尔旗下

10、 CRT 共轨技术公司签订了引进 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协议, 在这个技术引进 的过程当中,我们用了半年时间进行消化吸 收, 当时有一百多位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只睡三 个多小时的觉, 来分析技术资料。 到了 2006 年 8 月,我们基本掌握了控制技术一些关键要 点, 然后就开始结合中国的柴油机技术, 进行 二次创新和改革。 整个研发过程得到了国内柴 油机行业的支持, 包括朝柴、 东康等企业。在 2009 年 2 月, 我们进行了一期的投入, 并进行 生产和工程验证。当时投资是 4 个亿, 经过验 证,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我们看到的 ECU, 就是我们公司自己研发的, 已经用在国 内几个柴油机厂和

11、汽车厂的产品上, 可以说大 获成功。这项技术我们拥有全套的生产权, 在 2009 年下半年, 我们开始进入二期工程, 二期 整体投入是 11.8 亿元, 整个一期、 二期加起来 14 个亿还要多,今天我们看到的厂房就是二 期的投入和建设,整个建筑面积是 415 亩, 总 建筑面积 145 万平方米。一、 二期建设得到了 国家部委和省市领导以及县领导的大力支持。 新风集团的制造业由军工技术背景的三 个兵工厂组成。改制前老板是做房地产出身 的, 收购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房地产的内 容。 这几个军工企业被收购之后并没有改变企 业的本质, 董事会承诺收购企业之后还是立足 机械产品本身, 用不断创新来

12、弥补原来技术与 产品的不足。我们原来是进行大机械加工的, 由于我们是老军工企业, 设备比较陈旧, 导致 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主导性, 基本是以给人代 工为主, 这样使得企业产品的利润和发展都受 到制约。2005 年机械加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代工的几家公司的内部矛盾也是错综复 杂, 我们决心研发自己的产品, 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必须是世界一流的产品才能把新风 挽救过来。 在我们这个行业里目前最领先的技 术就是高压共轨,所以在 2006 年我们就面向 世界引进这个技术。 中国汽车 : 为何选择德国利勃海尔公司 的这个共轨产品? 康凯: 世界共轨技术的源头是瑞士的联邦 理工学院, 苏伊士联邦理工

13、学院的共轨研究所 被利勃海尔收购,组建成 CRT 共轨技术有限 公司, 它的第一代产品卖给了菲亚特, 菲亚特 转卖给了德国的博世, 我们引进的是他们的第 三代产品, 我们找技术就要找源头。这项技术 事实上产业化在全世界也就四家,德国的博 世、 西门子、 美国的德尔福、 日本的电装, 这四 家企业在当时不可能对外卖技术, 因此我们不 可能从他们那里引进技术, 包括他们在中国投 资建厂也没有把技术带到中国来, 因此我们只 能找他们的技术源头。 一期经过两个多亿的预 投产,预投产不是根据产业化进行布局的, 是 按照工艺试制、 产品设计和配套试研这三方面 来达成生产线。当生产工艺趋于稳定后, 我们 才

14、筹备二期工程, 二期对我们来讲就是产业化 的需要, 我们的整个生产布局都是按照市场化 进行布局的,虽然在短时期内 40 万套不容易 达到, 因为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 员工也需要 有个适应的过程,内部的管理也会随之变化, 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我们公司已 经通过了汽车体系 TI1 认证。 中国汽车 : 新风敢于挑战自我的动力是 什么? 康凯: 我们的产品是分阶段来做的, 一期 主要是验证,不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投入到二 期, 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不落后, 但是在管理 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新风投资这么大不 可能知难而退。就像家电市场, 原来的家电是 国外一统天下,现在国内市场也已经改变。

15、 ECU 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并没有给我们 ECU 的源代码,也就是在开发时的现成软件 没有给我们, 造成我们要修改数据需要国外帮 助我们进行修改。从去年我们开始自主开发, 到今年 2 月我们成功开发出我们自己的 ECU, 功能性和国外不相上下。比我们原先引 进的技术高出 3 个等级。 新风从濒临破产的企 业经过 7 年的发展, 到现在的局面依靠的就是 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中国汽车 : 高压共轨产品的核心技术是 什么?如何保证产品的性能及一致性?康凯: 我们现在用 的设备都是博世在使 用的, 这些设备不是博 世专用, 而是国际化的 共同体。 现在国外在设 备上对我们已经不进 行封锁和控制, 共

16、轨产 品最核心的内容是机 械系统与液压电控的 结合体。 这个结合体包 括电控的传感器。 我们 国家的现状在液压方面是精通的, 在机械和电 控方面都不太精通,所以缺少系统性的结合。 但因为新风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所以从骨子 里就是系统化的集成, 这是我们的产品能很快 成熟的先决条件。 中国汽车 : 如何吸引人才到辽阳并留得 住? 康凯: 我们有民族企业的大旗, 而且我们 不请明星, 我们倡导的是团队化合作。老军工 企业有很深厚的积累,因此能将国内比较知名 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新风来, 例如由在德国博世, 摩托罗拉、电装、德尔福等工作过的人来到新 风。新风讲究事业留人、 感情留人, 而物质留人 是最后一条,我们在大连建立研发中心吸纳各 路人才。 新风吸纳人才不是拘于形式的, 新风从 上到下贯彻的是有爱心才会有员工、有员工才 会有公司, 有公司才会有老板的企业文化。 中国汽车 : 产品性能有保证了, 那么如 何配套呢? 康凯: 新风 40 万套生产能力刚刚形成, 实 际还没有那么大的供应能力。 中国汽车 :共轨产品项目投资时间长, 投资大。新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