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25472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版政治选修二:2.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导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 3 课时课时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学习目标】 明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要清楚剩余价值的生 产、实现及分割,明确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一、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 (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_和_。 (2)资本主义工资实际上是_的货币表现。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 价值,是_。 (3)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剩余价值是由_创造的被 _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_和 _。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1产业资本的循环

2、 产业资本在运动的过程中,要依次经过_、_、_三个阶段,分别采 取_、_和_三种形式。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 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_,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2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_。_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 _状况以及_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社会化生产顺利发展的条件 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客观上要求_之间、 _和_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三、剩余价值的分割 1商业资本家与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是专门在_领域通过商品的_来获取利润的资本家。_ 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借贷资本与利息 借贷资本是为了获

3、取_而贷给他人使用的_资本。利息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借 贷资本的_而让渡的_的一部分。 3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从事_与_业务,并从中获得_的企业,其资本由两部分构 成:一部分是_,另一部分是_。银行利润实质上是 _的一部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 资本家所有,它要在_资本家、_资本家、_资本家和_资本家之 间分割。 4资本主义地租农业资本家获得的_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_都来自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_和_之间分割。 四、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_,资本主义 生产的实质是_的生产。 2剩余

4、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_和_之间的关 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_、提高_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1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角度阐释剩余价 值的生 产剩余价值的本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二是相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 值的实 现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 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产业 资本家要使其资本循环顺利进行,一方

5、面他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 分成三个部分,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另一方面,他还 必须使不同部分的资本依次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保持资本三种 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转化。 资本周转:生产周期的长短、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 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 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 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比例关系: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 客观上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被破 坏,这使得

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难以顺利实现剩余价 值的分 割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割。产业 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 的利息、银行资本家获得的银行利润都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和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都来自农业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2)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 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7、,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几组易混概念的理解 (1)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含义雇佣工人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雇佣工人超出为自己生产所必需的生活 资料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生产剩 余价值的劳动所需要的时间结果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 值是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 值联系共同构成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2)新商品的价值、商品的新价值、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新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即(CVM),其中,C 是指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 价值,V 是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8、,M 是指剩余价值。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即商品的新价值包 括两部分,一是劳动力价值,二是剩余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比较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概念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 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 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 多剩余价值的方法历史 阶段在资本主义早期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主要地位区 别手段靠延长工作日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4)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

9、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前者侧重资 本的职能形式转变的关系,后者侧重资本的循环速度,即周转时间和次数。 (5)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农业资本家的利润、地租领域分类本质共性产业 利润产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通过投资于物质生产而获 得的利润,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 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通过专门在流通领域进行 商品买卖而获得的利润,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 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利息是资本家为了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 给借贷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主 义工业 商业金 融领域银行 利润银

10、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通过专门从事存款与贷款 业务而从中获得的利润,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 余价值的一部分都是由雇佣 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的 一部分,是 剩余价值在 不同资本家 之间的分割, 均体现了资 本家与雇佣 工人之间的 剥削关系农业资本 家利润农业资本家利润是农业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投入 到农业领域而获得的利润,它是农业产业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 主义 农业 领域地租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 地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 农业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进入生产过程,在

11、生产过程中,购买生产资料 的那部分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在量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购买劳 动力的那部分价值,通过劳动力的劳动,生产出比自己价值本身更大的价值。可见,剩余 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 分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工资是( ) A劳动的价格 B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 C剩余劳动的报酬 D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2有关剩余价值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价值是在资本家“贱买贵卖”中产生的 B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C剩余价值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

12、产生的 D剩余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 3资本家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 )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扩大再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平均剩余价值的 生产 A BC D 4相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工业中的剩余价值率是不断上升的,美国:1935 年为 200%,1947 年为 210%,1955 年为 235%,1958 年为 267%;法国:1938 年为 162%,1952 年为 315%。而同期,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是下降的,1962 年,美、英、法、德等国家工人工作 周平均长度为 47 小时,战后美国为 41 小时,英、法、德平均为 46 小时,1970 年美国更 是缩短为 40 小时

13、。这表明(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逐步降低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主要是靠增加相对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 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已经不再 攫取绝对剩余价值 A BC D 知识点二 剩余价值的实现 5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 与资本循环不同,资本周转理论着重阐明的问题是( ) 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 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生产资本的构成问题 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A BC D 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 生产周期

14、的长短 企业内部管理状况 市场供求状况 生产资本的构成 A BC D 7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知识点三 剩余价值的分割 8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商业销售人员和银行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银行存贷款利息的差额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职工、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所在企业资本家所有 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 C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D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全部新价值 10产业、商业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为( ) A利息和企业利润 B租金和企业利润 C工资和剩余价值 D利息和超额利润 11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_转化而来的(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知识点四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