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2457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人教版高二生物下学期选修三教学案: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目标导航 1.结合转基因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转基因生物取得的重要成果。2.根据转基因生物对食物、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说出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阅读 P8788)1微生物方面(1)利用 DNA 重组的微生物进行基因制药。(2)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等。2转基因动物方面(1)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2)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

2、的蛋白质。3转基因植物方面(1)培育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2)种植最多的转基因植物有大豆和玉米,转基因棉花和油菜次之。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阅读 P8893)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2)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2转基因生物可能引起的安全性问题(1)食物安全问题: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2)生物安全问题:成为新杂草;成

3、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其他生物生存;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通过基因重组产生“超级杂草” 。(3)环境安全问题: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重组微生物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环境的中间产物;重组 DNA 与微生物杂交,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的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通过蜜蜂进入蜂蜜中,最后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应该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2)建立相应的法规,如我国在 1993 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 2002 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判断正误:(1)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4、 )(2)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3)对待转基因技术应该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4)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5)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答案 (1) (2) (3) (4) (5)一、转基因成果1转基因成果的种类(1)植物性转基因成果:如转基因小麦,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小麦高。(2)动物性转基因成果:如转入了人基因的牛,产生的牛奶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3)转基因微生物成果: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前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里提取,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经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生产。2转基因生

5、物的优缺点分析优点缺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值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能产生新病毒或新过敏原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的环境中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抗逆作物不能

6、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你所知道的我国转基因成果都有哪些?答案 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猪、牛、鸡、鲤鱼等,还有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1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下列不是转基因成果的一项是( )A抗虫棉花B能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C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D抗除草剂玉米问题导析 (1)转基因生物是指运用基因工程操作程序,即通过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对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等获得的转基因生物。(2)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答案 C一题多变想要获得既高产又抗病

7、毒、抗寒、抗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的农作物,下列的方法中能做到的是( )A细胞融合技术 B转基因技术C组织培养技术 D人工诱变答案 B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的内容(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观点存在安全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证据反对“实质性等同”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产生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实质性等同”只是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科学家对社会的负责态度 至今尚未发生食用转基因食品影响人类健康的实例,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可能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观点存在安全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证据可能成为野

8、生种类或杂草 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可能会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可能产生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扩散到种植区外很快死亡 存在生殖隔离,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备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花粉传播的距离和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观点存在安全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证据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对人类造成二次污染 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进入人体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 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9、量 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的土壤环境 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律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增强科学家的法律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1转基因抗虫玉米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案 减少了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如何理解实质性等同?答案 实质性

10、等同是指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征、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原等是否具有等同性。如果实质上是相同的,就应该将转基因生物与传统生物同等对待,视为安全。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害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

11、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问题导析 (1)阅读题干,获取信息: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2)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答案 B一题多变下列选项中是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的证据是(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答案 C1自从 1983 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

12、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答案 C解析 食用转基因的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造成不良反应,故 A 对;转基因植物是人造物种,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 B 对;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要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转入基因的扩散,故 D 对;基因污染是一种可

13、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故 C 错。2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答案 B3美国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某地的野生玉米后发现,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毒蛋白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 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 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自然杂

14、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转基因植物的基因传播到野生植物中,这样会对植物基因多样性构成威胁。自然杂交是通过授粉的方式实现转基因过程的,与转基因技术中通过重组质粒转基因有一定的区别。4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部分同学认为,这种转基因玉米不会对当地

15、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如果你同意这种观点,请列举出三条理由:_;_;_。(2)用转基因玉米加工的食品被摆在超市货架上,生产厂商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转基因生物标志,这样做是为了保护_。在有关标识中,应标注“_”或“_” 。如果该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应标注为“本产品为_加工制成,但本品中_” 。答案 (1)玉米与其他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玉米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 玉米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或其他理由也可) (2)消费者的知情权 转基因玉米加工品 加工原料为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 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解析 (1)转基因生物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理由有以下几点:转基因生物虽然具有某些新的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