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6865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正刚: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刘正刚(暨南大学历史系 510632)内容提要:天津城市的发展,与明清以来商人集团的长距离贸易密不可分,其中闽粤海商所起作用不容忽视。清前期粤商利用政府的宽税政策,大举进入天津,从事南北民生物资商贸活动。近代开埠以后,粤商在天津不仅工商业经营范围广泛,而且充当买办人数众多,经济活动多元化发展,并常在工商业活动中居领先地位。粤商以闽粤、 广东会馆为中心开展的商业社会活动,在天津城市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关键词:天津 广东商人 城市 经济活动天津作为北方的通商巨埠,水陆辐辏,殷繁富庶,是在明清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元代仍为“海滨荒地” 的

2、天津,由于成为漕运的必经之地,政府在此建立了仓储和码头,各地货物与商人逐渐汇聚,城市格局初显端倪。明清时期政治中心北移,天津成为扼南北漕运与海运的咽喉,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并趋于繁荣。明清以来,广东商帮以海商名著于世,所以天津城市的发展,留下了广东人的不少痕迹。这一问题,学者关注较少,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管窥清代以来广东人在天津的经济活动,以此说明城市的发展是与人口尤其是商人流动密切相关。一、 广东人进津的背景广东人至迟于清康熙年间已进入天津从事商业活动,乾隆 澄海县志 卷8称:“邑自展复以来,海不扬波,富商巨贾操奇赢兴贩他省,上溯津门”,糖商于春季 “租舶艚船,装所货糖包,由海道上苏州、 天津

3、”,至秋又 “贩棉花、 色布回邑”,下雪琼等府售卖。天津文献资料也说:“溯当前清初季,海禁大开,闽粤两省商人来津贸易者日众,其时均乘红头船,遵海北来,春至冬返。 ”闽粤商人长途跋涉抵津后,“嗣因客货抵津,寄顿无所,加以海船惯习,人口出口均须虔祀天后,报答神麻”,于是两省旅津商人集资在天津城北的针市街共建闽粤会馆。闽粤商人借助船舶从海上到达天津,“建帮之船头绿色,潮帮之船头红色,故有绿头、 红头名称,先泊于闸口,后移于葛沽,其船由南至北远涉重洋,故津人又名之曰洋船。 ”在清代的官方文献中,也屡有 “闽粤洋船” 之称谓。清代至20世纪30年代以前,天津的商业中心在今红桥区北门外大街(俗称 北大关)

4、一带。清代天津北门外大街的南运河边设有常关,往来天津的船只都要到此停泊验关纳税,常关河沿成为各船只卸货、 装货之地,由此发展成为商业中心。49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096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册,第2 100页。清代中央政府坐镇北京,积极鼓励南方的闽粤商人北上,促进南北物资的交流。为此中央 政府专门批准了天津地方政府施行的一系列优惠宽税政策,天津闽粤会馆碑文有较详细记载。乾隆三十六年六月长芦等处盐院管理天津钞关重申以前的宽税政策:“照得闽粤商船来贸易, 历任念其远涉重洋,风涛颠险,均有宽税之条。糖包每大包准

5、除皮十斤,每小包准除皮五斤,其红白糖内每大包优免十斤,每小包优免五斤,往来船料并免报纳。至水手所带零星货物税银不及一钱者概行优免,仍于税银内每百两克银二两,以示优恤。复念该商在津贸易,洵属循良,又 于税银百两再加免银二两,以示格外柔远之意,屡经出示在案 为此示仰闽粤商人等知悉:所有一切加恩优恤之处,本院循照向例举行。 ” 当然宽税的目的是希望闽粤商人 “安分守法,据 实报纳,不得稍有隐漏 倘有违犯,一经拿获,定行按律究治,决不宽贷。 ” 为了杜绝闽粤商人偷漏税,乾隆四十三年七月针对 “乃有私挟偷税者”,再次加大宽税额,“示仰闽粤洋船商户舵水人等知悉:天津海关本系落地税银货物循例折扣照依时价,每

6、两抽税三分。且念远商冒险而 来,每加优恤,于大糖包每包除皮十五斤,小糖包每包除皮七斤半之外,大包红白糖每包恩免十斤,小包红白糖每包恩免五斤。又于共计正项税银之内,每两又复恩免三分,以恤舵手之艰劳。 ”嘉庆十二年十月政府又对 “闽粤洋船商户人等” 晓谕宽税:大青糖每包310斤,准除皮15斤;大白糖每包300斤,准除皮15斤;小红糖每包180斤,准除皮?斤;小冰白糖每包117斤。槟榔等货照上开分两数目对扣税。以上红白冰糖、 槟榔等货,每百斤上税50斤,按时估 价,每两抽税银3分,每税银百两折收银76两,每两又免3分。这些政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政府还会根据商人的建议,适时地加以调整。如嘉庆二十二年

7、冬,“闽粤众商邱正吉等具禀,历来洋船载货到津,须候定准时估价值后,始输纳税银出口 回洋。近年各处买客因买卖萧索,来津买货甚迟,又兼货色高低不齐,时价未能即时议定,以致洋船在津耽延至秋末冬初始得出口,不及赶潮乘风,船伤人溺,殊堪怜悯。请将各货查照前三年在关报定时价酌中比较定议,俾一面起货纳税,一面放船出口,免致守候返延等情。 ” 各级地 方政府非常重视这一情况,直隶总督指示天津道 “按照前三年报定时价酌中比较定价,随时纳税报查。 ” 天津道立即出示晓谕闽粤商人:“洋船到津将所载各货物按照议定价银随时起货纳 税,以便即时放船出口,免致守候误时冒险回洋。 ”近代以来,随着国运的衰落,商业也陷入困境之

8、中,为刺激闽粤商人的积极性,光绪七年直隶津海关道仍晓谕闽粤会馆董事:“嗣后闽广商船所带货物,无论按斤按件,统按税减二成,以斤计者每百斤作八十斤,以件计者每百件作八 十件,应除皮者仍照向章除皮计算,其税银仍按九六征收,其往来船料以及水手小货,税银不及一钱者,照旧免征。 ”有清一代,闽粤商人北上天津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其他商人所没有的,为此一些外省货物专雇闽粤商船运货,“凡闽粤商船运货至津海关报税,原例三抽七六扣。蒙恩准闽粤加以对折上税 道光二十年间,江右货物亦雇闽粤商船运津,跟同对折上税。 ”天津地方政府对广东商人进津高度重视,每当闽粤商船抵津时,知县官服率属,鸣鞭炮、 奏59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

9、19121928) ,第2册,第2 112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14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11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10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08页。鼓乐,到海河沿岸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除贯彻执行有关宽税政策外,天津政府还想方设法为闽粤商人解决实际困难。如为闽粤商人卸贮货物的便利,设立洋货局栈,闽粤洋船到津贸易,“恐人地生疏,设立洋货起卸行,代客评价出售。 ” 闽粤货物到津查验后即须卸贮,以便归帆。嘉庆四年因洋行房屋不多,所来货物不能及时起卸。

10、 “是以又有开设洋货局栈之九家。 ” 洋行局栈向来任听客商自行投卸。天津开埠以前,闽粤商船春来冬返,所有买卖均由跑合代理。所谓跑合,据杂货商议德福陈述:杂货各铺 “历来向潮建广三帮买货,津邑专有内行人代为买卖者,名为跑合。事成之后,图得谢资,习气日久,直将谢资改为要用。 ”据天津籍商民冯树荣等15家商号称,针市街的洋货局,买卖货物向系认客投主,“自前清道光年间,遵前天津县谕,每年纳规费银四百两,按四季照纳,从无拖欠。近年潮建广三帮来货日少,加以恰和、 太古、 东洋各行糖货输入日多,而商号等生意异常淡薄,只有勉强支持之象。 ”道光年间,天津社会治安较差,闽粤糖商货物屡屡被盗,商人受损严重,“致亏

11、血本” 。闽粤商人在葛沽起剥时,“剥船贪餮成性,如食饵有味,每年被偷之糖货,两帮统计多尚数万斤,少数千斤。 ” 天津政府立即决定:“嗣后如有剥船偷窃客货,先将剥船封于码头,派役看管,责令全数赔偿货物,如有赔不足数,即将剥船变价赔补,仍治以应得之罪,以示惩儆。 ”天津实行的种种宽税优惠措施,吸引了众多的闽粤商人北上。尤其在天津开埠以后,其不但成为京师门户,而且是北洋重镇和华北工商业重心。广东商人利用毗邻港澳进出口货物顺畅的优势,大举北上天津。粤商通过香港的南北行,进口米糖、 杂货,出口北方的山货、 药材、 花生和豆类。太平天国起义期间,陆路运输令商人顾虑不安,粤商的海运北上因此而盛极一时。据载咸

12、丰年间,仅广帮在津人数就达5 000余人,到光绪年间,聚集于天津的广东人已超过1万以上,广帮的大小商号达200家以上。天津的广帮商号所用职工,90 %以上是广东人。另据记载,咸丰十年六月,在山东烟台有 “洋船驶到,洋人、 广东人约共一万四五千人、 马一千一二百匹、 骡七十余头、 大车四十余肆、 独轮小车一百余轮、 木桶、 木箱、 麻袋等多件。委员问以现居烟台何事,答以避暑,七月后即赴天津。该洋人复探听烟台至利津、 利津至天津水陆程途远近。 ”相信这批人马中,广东人至少占一半以上。洋人进入中国以后,培养一批通晓英语且懂洋务的中国人,为其经商、 侵略服务,地邻香港的广东人又占天时地利之便,天津的洋

13、行买办多由广帮充当。对于内地而言,洋人与广东人在某种情况下也许是等同的。二、 广东人的商业活动广东商人远涉重洋,在天津从事的商业活动,基本上都是与民生相关的工商业。据档案记载,早期闽粤会馆中的18家商号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针市街经营糖杂货。天津开埠以后,经营的范围仍以糖杂货为主,但已注意开拓新领域。兹据1916年3月美国总领事请各会馆调查69 民国 天津政俗沿革记 卷16外事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12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4册,第3 757页。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031911) ,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

14、89年版。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第2册,第2 109页。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情形,将广东会馆的商号及职业列表如下:旅津广东会馆职业一览表会馆名称姓名何项商业或工业商号名称商号地址广东会馆罗裕堂机器铁业工厂德泰英租界小白楼张公沩绒毡工厂华北城毡公司法租界罗金秀机器铁业工厂建安日租界河边邓毅亭露酒药酒工厂广兴居英租界大沽路中邓文显洋广杂货广隆泰法界任德洋中外印务局怡泰法界陈恒爵中外牛皮庄广生利法界杨瑞云中外印务局发兴法界简云章外洋钢铁食品油漆简泗合盛法界杨文昭中外牛皮各种南木广发源法界邓云涛糖食杂货药材福利和针市街萧仰宣糖业永生发针市街崔墨农办

15、花生豆永兴号针市街张乙照花生杂货裕德号针市街麦云罗杂货德拜太针市街林祝南杂货恒丰盛针市街谭次珊药材公成利针市街易德泉花生杂货宜兴昌针市街易伟堂花生杂货信诚昌针市街李序东糖食杂货药材恒和昌针市街钟伯勤杂货宏裕公针市街郭康朝花生豆有昌隆针市街张铸颜杂货生和泰针市街邹泽樨杂货糖业明记针市街何沛芬花生业昌记针市街黄培之杂货糖业永利威针市街陈作聪杂货糖业宠恒针市街甘爵一杂货生源针市街黄溪臣杂货糖业福盛针市街杜焕臣杂货糖业万益成针市街谭仲余上海公司水火保险上海公司针市街谭仲余杂货公裕号针市街谭仲余杂货巨成号针市街陈香轮杂货致益隆针市街陈福贞杂货糖业全兴号针市街79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 ,

16、第2册,第2 1272 129页。从上表可以看出,晚清以来,粤商除以传统的糖杂货经营为主外,已开始投资设厂并经营 保险行业。地点仍以针市街为主,但也扩展到英法日租界中。广帮在天津的商业经营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影响、 有特色的商号:11 裕记,道光年间开业,1926年结业。北运木材、 糖类,南运花生、 豆类。资东坐镇广州发号施令。21 东盛和,南海人叶雨田于光绪初年开业,在 营口设有粮栈,来办关外的豆类、 人参。为周转资金,曾在关外发行自己的钞票达600余万两。31 永利盛,道光初年开业,经营露酒出口,行销南洋、 南北美洲。41 德泰,三水人罗三佑于光绪 年间开业,做机器铁工,包修轮船、 矿厂的铁工活,为天津第一家机器铁工厂,其业务扩展到关 外,在锦州成立通裕煤矿公司采煤。但因始终不能解决矿水问题而倒台。其徒弟遂在天津各 自开展业务,天津的机器铁工厂从此发展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