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52547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认、读、写 610 各数, 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能用“”“”“6你是怎么知道 6 小于 7 的?(数的,6 个点子比 7 个点子少,所以 6 小于 7。想的,因为 6 再添上 1 是 7,7 比 6 多 1,所以 7 比 6 大)5 和 6 比又怎样呢?独立完成 56,65,然后交流。请你说出比 7 小的数。(06 都可以)请你说出比 5 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3.学习 6、7 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投影出示教材第 40 页的金鱼图)老师指导学生

2、完成。(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如从左边数第 3 缸有几条鱼?从右边数第 5 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4. 6、7 的书写。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提问:你看 6 和 7 分别像什么?(6 像小哨嘟嘟吹,7 像镰刀手中拿)6 和 7 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或电脑显示书写过程)然后描写 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5.学习数的组成。(1)教材第 41 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 个)涂了几个?(5 个)这 6 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 和 1)老师引导学

3、生说出:5 和 1 组成 6,同时填 6 的组成。(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和)(5)学习 7 的组成。先让学生拿出 7 个木块,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板书: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学生甲:6 和 1。学生乙:组成 7)1.教材第 41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根据 6 和 7 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2.教材第 41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老师讲解第 1 幅图,

4、图中有 5 个圆圈,5 和 2 组成 7,再画 2 个圆圈就是 7 个圆圈。学生独立完成后面 3 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3.练习九的第 1 题。4.练习九的第 2 题。5.练习九的第 3 题。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新 课 标 第 一 网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 6 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查。6.练习九的第 4 题。根据 6 和 7 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1.填数。242.在里填上“”或“57576(从中任选两个即可)5.略6.从左到右依次填:5443654654思维训练1.012345672.

5、3.2713最后一个答案不唯一,可以填 1 和 5,2 和 4,3 和 3,4 和 2,5 和 1。6、7 的认识与组成6 和 7 的写法:书写 6 时,下半部分要圆,充满下半格。书写 7 时,起笔在上半格上部,竖要倾斜一点儿。6 和 7 的组成: 1.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2.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

6、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6 和 7 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 6 和 7、7 以内的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 6 和 7、6 和 7 的组成等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 15 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 和 7 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 6、7 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使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教材在第 39 页安排了一幅主题图,这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

7、感培养为一体的生动画面。可先数出教室里面有 6 个人在打扫卫生,门口又走进一个打水的小朋友,从 6 再数到 7 得出一共有 7 人;还可以先数椅子或桌子。认数的内容,教材将人物图、点子图、数小棒和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 6 和 7 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在第 40 页通过计数器和直尺图以及点子图,直观地说明:5 增加 1 是 6,6 再增加 1 是 7;6比 5 大 1,7 比 6 大 1。由此让学生直观地发现 5 和 6、6 和 7 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第 40 页不仅安排了 6、7 的序数意义,同时还要求学生区别 6、7

8、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区分第 6缸和 6 条、第 7 缸和 7 条),这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写数字 6 和 7 的编排与 15 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教材在第 41 页集中安排了 6 和 7 的组成,先讨论 6 的组成,然后学习 7 的组成。先让学生给圆圈涂色,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 6 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填出 6 的组成。7 的组成,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的,教材只出示了三种分法,其余三种分法让学生去联想前面的分法从而自己得出。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引导学生从 0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2.出示 05

9、六个数字,读数。3.按顺序读数:()()2()4()。【设计意图: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1)出示教材第 39 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 6 张桌子、7 把椅子,6 个人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女同学。(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老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3)交流、汇报。老师:图上有些什么?学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老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学生:图上有 6 张

10、桌子,7 把椅子,7 个人。老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学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 6 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 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再数老师,一共 7 人。老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学生:先数已放好的 6 把,再数又搬来的 1 把,一共是 7 把。(对表现好的学习小组在黑板上粘贴小红花奖励,下同)【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桌子的数量、学生的人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6 表示)板书:6椅子的数量、师生

11、的总人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7 表示)板书:72.根据 6、7 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2)小组合作,分别用 6 或 7 根小棒或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3)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 6、7 两数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 6、7 的基数意义】3.教学数序。(1)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 颗)再拨 1 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 6 颗。再拨 1 颗是多少呢?(7 颗)(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7 的顺序。老师将直

12、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提问: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7 以内的数的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上明确 6 与 7 的大小关系】4.比较大小。(1)利用学具,先摆 5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6 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 个圆片比 6个圆片少,6 个圆片比 5 个圆片多。板书:55(2)利用学具,先摆 6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7 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 个圆片比 7 个圆片少,7 个圆片比 6 个圆片多。板书:665.明确 6、7 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1)

13、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 1 缸数到第 7 缸,再观察第 6 缸里有几条金鱼。(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 6 条金鱼的鱼缸,再从左边数出装有 6 条金鱼的鱼缸是第 4 缸。(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7 缸,再数一数缸里有多少条金鱼。【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 6、7 的序数意义】三、巩固练习1.做抢答练习。5 后面的数是几?6 后面的数是几?7 前面的数是几?2.结合黑板上的小红花,说一说第一小组得了几朵,哪个小组得的最多,第四朵小红花是哪个小组得的。3.完成练习九第 3 题。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 只”和“7 只”作比较,

14、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紧跟教材教学内容,使学生巩固对 6、7 意义的理解】四、指导书写1.图片展示 6、7 的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象 6 和 7 像什么。(6 像哨子,7 像镰刀等)2.图片展示 6、7 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3.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 6、7。学生在教材上的田字格中描出 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 6、7 的笔顺,帮助学生掌握 6、7 的写法;启发学生想象 6、7 像生活中的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6、7 的加减法教材

15、第 42 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 57 题。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掌握得数是 6 或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掌握得数是 6 或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6 根小棒,7 个圆片,7 朵花等。1.口算。2+1=1+2=3+1=2+2=4+1=1+4=2+3=3+2=计算后指定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2.填空。1.老师谈话。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 2、

16、3、4、5 的加法和 5 以内数的减法了。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学习有关 6、7 的加减法。板书:6、7 的加减法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1)学生摆圆片。(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人摆)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 5 个,另一边摆 1 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说意思,并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老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提示学生观察: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不完全相同)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呢?两人一组互相说说,然后集体交流。学生甲:因为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 5 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 1 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 5+1。学生乙: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 1 个圆片,后看到的是右边的 5 个,所以我写的算式是 1+5。老师说明: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同学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