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40196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山东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2年山东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山东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山东大学附中高二数学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教时第十五教时教材:教材: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含两点间距离公式) 目的:目的:首先要求学生理解平面上的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两点 间距离公式并由此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并能够运用解决具体问 题。 过程:过程:一、提出课题: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二、平面上的两点间距离公式1复习: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1xxd2平面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11yxP),(222yxP从点 P1,P2分别作x 轴的垂线 P1M1,P2M2与 x 轴交于点 M1(x1,0),M2(x2,0) 再从点 P1,P2分别作 y 轴的垂线 P1N1,P2N2与 y 轴交于点 N1,N2 直

2、线 P1N1,P2N2与相交于 Q 点则:P1Q= M1M2=|x2-x1| Q P2= N1N2=|y2-y1|由勾股定理:2 122 122 22 12 21|yyxxQPQPPP2 122 12)()(yyxx从而得,两点间),(111yxP),(222yxP的距离公式:2 122 1221)()(yyxxPP3练习:已知 A(-1,5),B(4,-7) 求 AB解:1314425)57() 14(22AB三、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含意:cos()用、的三角函数来表 示1推导:(过程见书上过程见书上 P34-35)cos(+)=coscossinsin 熟悉公式的结构和特点; 嘱记 此公式对

3、任意、都适用 公式代号 C+2cos()的公式,以代得:cos()=coscos+sinsin同样,嘱记,注意区别,代号 C四、例一 计算 cos105 cos15 coscossinsin5 103 5 103xyP1P2M1N1N2M2 Q解:解:cos105=cos(60+45)=cos60cos45sin60sin45=462 22 23 22 21cos15 =cos(6045)=cos60cos45+sin60sin45=462 22 23 22 21coscossinsin= cos(+)=cos=05 103 5 103 5 103 2例二 已知 sin=,cos=求 cos(

4、)的值。53 1312解:解:sin=0,cos=0 可能在一、二象限,在一、四53 1312象限若、均在第一象限,则 cos=,sin= cos()=54 1356563 135 53 1312 54若在第一象限,在四象限,则 cos=,sin= cos()=54 1356533)135(53 1312 54若在第二象限,在一象限,则 cos=,sin= cos()=54 1356533 135 53 1312)54(若在第二象限,在四象限,则 cos=,sin= cos()=54 1356563)135(53 1312)54(五、小结:距离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六、作业: P38-39 练习 2 中(3)(4) 3 中(2)(3) 5 中(2)(4) P40-41 习题 4.6 2 中(2)(4) 3 中(3)(4)(6) 7 中(2)(3) 补充:1已知 cos()=求(sin+sin)2+(cos+cos)2的值。312sinsin=,coscos=,(0, ),(0, 21 21 2),求 cos()的值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