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39411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wifi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9 卷第 2 期 电 子 与 信 息 学 报 Vol.39No.2 2017年2月 Journal of Electronics Multi-channel backhaul;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1 引言 为了提升数据服务能力,近年来城市内蜂窝基 站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和密集化部署,这就使得连接收稿日期: 2016-04-19; 改回日期: 2016-08-25; 网络出版: 2016-10-21 *通信作者:方旭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303),欧盟 FP7 QUICK 项目(

2、PIRSES-GA-2013-612652) Foundation Items: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61471303), EU FP7 QUICK Project (PIRSES-GA-2013- 612652) 蜂窝基站的回传链路更加密布。虽然有线回传链路 (如,铜、光纤等)具有可靠的稳定性,但由于其基 础设施的建设及维护需要投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及 财力,并且有线回传链路的安装会涉及私有房产和 土地敷设等问题,若未来 5G 网络中全部回传链路 均布设为有线线缆显然是不可取的。 在这种背景下, 使用无线回传链路来

3、取代部分有线线缆成为一种有 效可行的方案。这其中又以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的 WiFi 技术最受青睐1。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 利用 WiFi 技术实现 5G 网络中的高速无线回传。 336 电 子 与 信 息 学 报 第 39 卷 IEEE 802.11n/ac2,3利用静态/动态信道绑定技 术(Channel Bonding, CB)4实现了多个连续 20 MHz 信道的聚合。虽然 CB 可大幅提升传输速率, 但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静态 CB 灵活性不够且存 在由于部分频段质量不佳而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 的问题;动态 CB 虽具灵活性,但在用户密集场景 下一般很难找到几个连续的空闲信道。文献

4、5对各 无线网络中 CB 技术进行了归纳并指出了其存在的 缺陷。文献6通过将信道划分为更窄的子信道使频 谱聚合更具灵活性,但实现复杂度高。为克服连续 频谱信道聚合的不足,提高频谱利用率,部分研究 者对如何实现非连续频谱信道的聚合进行了探讨, 但其中大多数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如文献7提出 的非连续频谱 CB 方案需对 WiFi 协议中帧结构及 MAC 作一定的修改,不易实现。同时,现有 WiFi 协议中 AP/STA 采用单射频单信道配置,而随着无 线用户对 QoS 及 QoE 要求的提高,利用单信道进 行回传已越来越难满足这一需求。随着无线射频收 发器硬件成本的降低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同一个

5、AP/STA 上装备多射频利用多信道传输正在逐渐成 为可以接受的提高 5G 网络性能的技术选择。目前 绝大多数考虑利用多射频多信道的研究均是针对无 线 Mesh 网络的8 10,而对其在回传网络中的应用 研究甚少。 本文第 2 节介绍了 5G WiFi 多信道聚合的高速 回传系统架构;第 3 节详细描述了所提高速同步回 传方案,包括:多节点联合信道扫描、多信道同步 控制及基于系统吞吐量及信道占空比信息的多信道 干扰检测;最后,本文所提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并 通过搭建的原型验证系统测试了其有效性及可行 性。 2 WiFi 多信道回传系统架构 对于 5G 网络中 P2P WiFi 多信道回传系统,

6、假设 AP 与 STA 上均可配置 N 个射频器(如,N 张 无线网卡), 每个射频器分别工作在 5 GHz 频段的不 同 WiFi 信道上,并且两节点不具有移动性。为便 于说明, 本文将 AP 与 STA 均看作 N 个位于同一位 置的虚似节点(virtual AP/STA, vAP/vSTA)且各 vAP/vSTA 上均只配置有一个射频器, 如图 1 所示, 其中,各 vAP 与 vSTA 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 由于回传网络中 vAP/vSTA 是集中布置的, 若 不进行有效的收发控制,当多信道同传时会产生严 重的邻道干扰(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AC

7、I)11,12,致使吞吐率下降。本文通过将同一节点 上的多个虚拟节点控制在相同的收发状态来抑制这 图 1 5G 网络中 WiFi 多信道回传系统架构 种干扰。另外,由于 WiFi 网络采用 CSMA/CA 机 制,即只有当节点检测到信道处于空闲时才能发送 信息,那么,一个处于发送状态的虚拟节点(如, vAP1)可能会引起同一节点上的另一虚拟节点(如, vAP2)的 “假载波侦听” 。 如当 vAP1-vSTA1 在信道 A上 通 信 时 , 可 能 会 有 部 分 能 量 泄 露 到 vAP2-vSTA2 所在信道 B 上,导致 vAP2 判定信道 B 处于忙碌状态从而延迟发送,而实际上此时信

8、道 B 是空闲的。本文通过多信道同步传输来避免出现 这种情况,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 3 WiFi 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案 3.1 多节点联合信道扫描机制 由于 5G 回传网络中 AP 与 STA 所处地理位置 不同,其所处电磁环境也不同,那么二者对于同一 信道进行扫描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因此,为了能 选择到对 AP 与 STA 都有较好传输性能的回传信 道,区别与 WiFi 协议中单节点扫描,本文中信道 扫描是由 AP 与 STA 联合实现的,如算法 1 所述。 算法 1 联合信道扫描 (1)判断本次是否为初始化扫描。若是,则执行 下一步;若否,则转向步骤(3); (2)vAP1 与 v

9、STA1 分别对 5 GHz 频段上所有 信道(个数记为ToM)进行扫描,并记录信道m (1 To)mM的 扫 描 数 据AP/STAactive_timem, AP/STAbusy_timem与AP/STAtx_timem;转向步骤(4); (3)vAP1与vSTA1分别扫描除BaM个回传信道 以外的其他各信道,并记录信道To(1mmM Ba)M的扫描数据AP/STAactive_timem, AP/STAbusy_timem 与AP/STAtx_timem; (4)vAP1 与 vSTA1 分别计算信道1mmToToBa, , M MMM= 初始化扫描其他的干扰因子: APAPAPAPbu

10、sy_timetx_time active_timetx_timemm m mm=(1) 第 2 期 薛 青等: 一种 WiFi 多信道聚合的高速同步回传方法 337 STASTASTASTAbusy_timetx_time active_timetx_timemm m mm=(2) 从而可得 AP 与 STA 各自的信道扫描列表 list A 与 list B; (5)若步骤(1)中判断为是, 则执行下一步; 若否, 则转向步骤(8); (6)AP 在 list A 中为 vAP1 选取满足条件 minm的信道(若有多个满足该条件,则任选其 一); (7)vSTA1 连接 vAP1 并上传

11、list B;转向步骤 (9); (8)STA 通过 vSTA1 以外的虚拟节点(如 vSTA2)上传 list B; (9)AP 通过函数12( ,)mf 对 list A 与 list B 作 联合处理,即 1212( ,)()()mmmmmf =+ (3) 其中,101, 201且121+=, 可得联 合扫描列表 list C; (10)假设干扰阈值为, 统计 list C 中信道质量 良好的信道个数GM。 令G0M=; For 1m =to Mdo If 12( ,)mf then GG1MM=+; End if End for (11)将上述GM个信道按干扰因子由小到大排 序并记录相

12、应的信道编号NumChi(G1iM), 得可 用信道列表 list D。 其中,AP/STAactive_timem, AP/STAbusy_timem与AP/STAtx_timem分别表示 AP/STA 扫描信道m所得 的活跃时间(即观测时间)、处于“忙”状态的时间 与发送状态的时间,1和2为干扰因子计算权重。 步骤(9)中干扰因子之和越小,表明该信道综合质量 越好;相应地,干扰因子之差越小,表明该信道对 回传两端而言的传输性能差异越小。 因此,12( ,)mf 的值越小, 表明 AP 与 STA 在信道m上的回传性能 越好。 在 AP 与 STA 完成初始化联合信道扫描得到 list D

13、后,由 AP 为回传网络进行统一的信道分配: 若GMN,为降低 ACI,(1)选取12( ,)mf 尽 量小的信道;(2)所选的多个信道相隔尽量远。 若GMN,则将此GM个信道作为回传信道。 特别地,若GMN,那么异态传输时的 ACI 势必远大于同 态传输时。换而言之,同态传输性能要优于异态传 输。 3.2.2 多信道同步控制 本文通过对 5G 多信道回传 网络进行同步收发控制来防止同态传输时的“假载 波侦听” 现象。 通过对处于发送状态的各 vAP/vSTA 进行时钟同步校准,可以很容易实现多信道同步发 送;对于多信道的同步接收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 着手进行了研究,以下行为例: (1)根据不

14、同信道的传输能力来控制多信道数 据分流(如图 3(a); (2)利用帧聚合14的思想进行多信道数据对齐 (如图 3(b)。 信道的传输能力可由其所选 MCS 所对应的 PHY 数据速率(记为PHYRaten, Ba1nM)来衡 量,即 wlani与 wlanj的数据分流比例:ij PHYPHYRate: Rateij=。在一个同步周期内,为使各 信道发送一个聚合帧的时间相等,即ijtt=(1, i BajM, ij),应对回传网络中各信道的帧聚合 长度进行控制。 首先, 将满足条件PHYmax Raten的 信道作为参考信道,按其最大聚合能力完成本周期 内数据的聚合,计算其传输时间xt;然后,

15、令nxtt=(nx), 依次估算其余各回传信道的帧聚合 长度。 注意:一个回传周期内最后的 BACK Req 帧与 BACK 帧(如图 3(b)所携带的信息与 WiFi 协议中 相应帧有所区别,需在原有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扩 展或修改。 这两个帧携带有本回传周期内数据发送/ 接收结束的标识位,也是下一同步回传周期准备开 始的标志。 3.3 多信道干扰检测机制 本文通过周期性统计 5G 回传网络中的系统吞吐量及各工作信道的占空比状态,评估各信道质量 并监测回传网络是否受到外界干扰, 如算法 2 所述。 由于 5G 网络中无线数据业务需求巨大,本文假设 各工作信道均为满负载传输。 算法 2 多信道干扰检测 (1)统计一段时间内总吞吐量Th,同时记录各 信道的传输状态:active_timen, busy_timen, rx_timen与tx_timen(Ba1nM); (2)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