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1079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明朝君权的加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5 课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的加强【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1)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1)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2)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5江苏淮安15)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设立锦衣卫A B C D 【答案】D2(2015浙江温州17)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这一影响的史实有( )汉颁布“推恩令” 唐朝轻徭薄赋 北宋杯酒释兵权 明朝改土归流A B C

2、D【答案】C3(2015浙江台州15)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水体污染C土地荒漠化 D 森林锐减【答案】C4(2015山西省3)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答案】C 5(2015天津市3)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唐诗C资治通鉴 D宋词【答案】A6(2015内蒙古赤峰3)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

3、断加强。下面从图 1 到图 2 发生变化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C唐朝 D明朝 【答案】D7(2015广西百色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独裁”我国历史上与这一说法最相符的时期是(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隋唐【答案】C8(2015湖南永州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

4、理日益加强【答案】C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2015江苏苏州30)(6 分)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动都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

5、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3分)(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2分)(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1 分)【答案】30(1)三次厄运: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2)不同评价:材料一在肯定其对封建政权长期巩固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统一思想,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3)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背景下考量;要从不同角度评价人物活动。2(2015江苏常州15)(8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

6、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总之,所以稳定。明朱元璋皇明祖训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2 分)(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2 分)(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4 分)【答案】(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 分)(2)废除丞相制度,事归六部,最

7、终权力集中于皇帝。(2 分)(3)中国古代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利,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2 分)其本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2 分)3(2015湖北恩施28)材料解析题(8 分)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摘自汉书诸侯王表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 1380 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 3 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

8、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任然是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1)图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1 分)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1 分)(2)图二这种行政管理系统的名称是什么?(1 分)(3)材料二中汉武帝“下推恩之令”有什么积极作用?(1 分)(4)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明朝和清朝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皇权,在政治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各举一例,2 分)(5)简要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2 分)【答案】28(1)秦朝 郡

9、县制。(2)三省六部制。 (3)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政府的问题。(4)明朝:明太祖废丞相 (明成祖设内阁或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统治)。 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乾隆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5)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4(2015湖北荆门28)(7 分)整顿吏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丞相,秦官,金印紫授,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授,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摘自班固汉书卷一九九官公卿表材料二 唐太宗把都督、刺史(负

10、责监察各州主要官员和豪强地主及子弟不法行为的官员)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并把他们的政绩也写在上面,以便考察任用。刺史由他亲自选拔,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城官员推荐,贞观年间(627649),出现了一大批奉职守法的官吏。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三 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 80 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长官的官职名称。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2 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考察任用地方官的主要依据。他亲自选拔刺史主要说明了什么?(2 分)(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吏治建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3 分)【答案】28(1)丞相。(1 分)掌监察(或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1 分)(2)政绩。(1 分)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或重视地方的监察)(1 分)(3)重典治吏(或从重从严打击贪污腐败犯法行为)。(1 分)从制度建设到依法治国。(1 分) 要纯洁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依法反腐。要树德立人。要德法兼治。(1 分)(任意一点即可,有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