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_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41014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_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_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_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_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3-中国园艺文摘 2018 年第 1 期浅谈新型夯土墙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以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为例王丽萍,高希望 ( 秦岭国家植物园,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夯土墙技术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民居建筑中应用悠久广泛的施工工艺。在提倡绿色建筑 理念的今天,这种工艺越来越被更多的建筑师改良并应用在现代建筑、景观中。文章从景观角度出发, 梳理经过改良的表皮夯土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和技术改良研究奠定基础。关键词:新型夯土墙;表皮夯土;设计方法;施工工艺1 夯土墙的起源及应用 黄土高原是夯土墙运用的起源地之一。该地区黄 土厚度大,土质均匀,地层全而连续,以石英构成的

2、粉砂为主要成分。由于颗粒较细,该地区土质粘度较 高,粘聚力和抗剪强度较强,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稳 定性。加之该地区气候夏季干热而冬季高寒,常年干 旱少雨,造成该地区千百年来用 “土”这一低廉且丰 富的材料来建造房屋。 传统夯土墙多用于房屋建筑中,其原理是以石 制、木制锤等工具,在由木椽、木板组成的模板内, 将原状生土分层填筑、踩踏夯实以构建承重墙的建 筑。青海河湟地区的夯土庄廓,陇中、陇东和宁夏西 海固地区的夯土堡子,宁夏、甘肃陇中、陇东等地区 的夯土箍窑,以及广泛分布于豫西、山西、陕西、甘 肃及宁夏西海固等地区的坡顶合院民居等,都是运用 这一技术建筑而成。较为著名的有长城、山西平遥古 城和福建

3、土楼等建、构筑物。 2 秦岭国家植物园与夯土墙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 县境内,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总面积639km2, 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园。 当地民居多就地取材,以当地黄土夯筑墙体,建 造房屋。因此,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为了将新建构筑 物与原有建筑物更好地统一并形成对比效果,体现当 地地域特色,在大门广场的景观墙中应用夯土这一传 统工艺 ( 见图 1)。第一作者简介:王丽萍 (1983-) ,女,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建筑、景观项目管理工作。图 1 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效果图3 大门广场夯土墙设计理念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位于园区迁地保护区 北侧

4、中段,S107 省道以南,与水生植物区结合设置, 占地面积约为 13 万 m2。广场北侧紧邻 S107 省道, 为园区主入口,设置售票、集散广场及相关服务设 施。南侧及中心区域为水生植物区,环水域设置夯土 景墙及休闲设施。 设计时,以山、水、土、木、草等自然元素,结 合 “城” 、 “园”等地域文脉意象,通过对场景的塑造, 以景观夯土墙为连接纽带,将水生植物区围合、分 割,形成高山流水、聚水活木、万木成园、因园而 城、依城入山的景观结构与意象。并运用景观雕塑等 艺术手法及及夯土材料与传统工艺的使用,表达对自 然的敬畏和对地域文脉的尊崇与继承。 4 景观夯土墙的设计手法4.1 曲直对比 造园理论

5、中有 “水必曲,园必隔”的名言,故园 林多曲水、曲路、曲廊、曲桥。在秦岭国家植物园的 景观夯土墙中也充分利用 “曲”的元素,主要体现在 以下 3 个方面。-154-4.1.1 形态上的曲直对比 秦岭国家植物园景观 夯土墙形态不同于一般的直线型墙体形态,而是根据 场地情况和视觉感受在转角位置运用曲线型墙体。曲 型墙一方面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有一定趣味性;另 一方面也使得墙体转角更加柔和,空间感更舒适。4.1.2 墙体与背景的曲直对比 大门广场南边紧 邻秦岭山脉,后者的形态为起伏的自然曲线型,大门 广场景观夯土墙主要为人为的直线型,二者形态上的 对比带来空间上的层次变化,使自然人工巧妙地融为 一体

6、。4.1.3 墙体纹理的曲直对比 大门广场景观夯土 墙体采用两种颜色组成的曲线型秦岭山脉轮廓作为墙 体纹理,墙体外轮廓主要为直线型,形成墙体纹理与 轮廓之间的曲直对比。4.2 虚实对比 所谓 “实” ,顾名思义,是在空间范畴内真实的存 在,是人们可以触碰到的物体。而 “虚” ,就是指除 “实”以外的形态,不存在真实的物体,只能通过嗅 觉、视觉等去感知,比如光、影、香等。在秦岭国家 植物园大门广场景观夯土墙中, “虚”既体现在墙体 本身的形态中,也体现在水中的倒影里。墙体形态中 的 “虚”是相对于实体墙来说,局部墙体漏空采用柱 连接,可以让游览者视线通透,让景观空间互相渗 透,形成隔而不断、围而

7、不死的景观效果。而水中倒 影营造出来的 “虚”则让游客有 “花非花,雾非雾” 、似 梦非梦的悠远意境,使人对空间产生更多的想象力。4.3 高低对比 在园林造景中常用廊、墙等要素来进行空间的组 合和分割,以丰富空间形式,作为大门广场分割空间 的主要手段,景观夯土墙就是充分运用自身的高低变 化来营造 “近能观咫尺于目下,远借百里于眼前”的 景观效果,大门广场景观夯土墙最高约 13m,最低 0.5m。由于夯土墙紧靠环湖路设置,这种巨大的高 低起伏使游人在行进过程中空间感受在不断变化,时 抑时扬,错落有致。 5 施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5.1 表皮夯土施工工艺 本项目夯土墙采用表皮夯土的施工工艺,即先修

8、好承重结构,再在承重结构表皮砌筑夯土墙。砌筑前 每隔 50 60cm 向承重结构中打入 1 颗膨胀螺栓 ( 见 图2),在膨胀螺栓上连接钢筋,配置夯体的结构钢筋和 模板定位钢筋。然后支模,再根据设计好的图案依次向 模板内注入混合好的夯土材料。夯土材料采用骨料、中 粗砂、本地黄土混合而成,夯筑完成后外刷保护层。图 2 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广场夯土墙细部构造5.2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5.2.1 裂缝 夯土墙最常见的问题为表面裂缝,平 均每隔 2 3m 就有。裂缝宽度不大于 0.3cm 为正常,大于 0.5cm 则对结构稳定性不利。正常裂缝虽对结构无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夯土墙裂缝增加了建筑物的沧桑

9、感和厚重感。但外观因其破损、残缺等缺陷稍显品质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觉效果。5.2.2 施工工艺断层 对于夯土墙体来说,其力学 性质受到所用生土自身颗粒级配、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地区差异较大。同时夯筑过程中湿度、强度等很难科学的计量,主要以经验控制,而这又极大地影响夯土墙本身的内在强度和外观效果。随着老一辈匠人的离世,新一代继承者较少,导致目前拥有比较成熟技术的施工队伍越来越少,出现工艺断层现象。5.2.3 填筑夯土墙之前,采用现代土方施工的技术 对填筑土料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和土工夯实试验是 必要的,试验求得填筑土料的最大夯实干密度和对应的最优含水量并进行夯填试验,在填筑夯土墙时用作施工技术参数和质量控制指标,夯土墙填筑质量将会有效提高。5.2.4 添加适当外加剂和掺合料 为了提高夯土 墙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填筑夯土墙时,在土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活性材料是必要的。参考文献:1 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 王宝卿.夯土建筑材料耐久性实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园艺/花卉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