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925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学校是县级学校,县里的许多好学生都到州属重点去就读了,导致我们学校的学生生源有点差。经过几周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知识板块还存在问题。过渡衔接:过渡衔接:(1)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在初中已不作要求,高中却没有专门的内容讲授,但却经常会用到,而且被列为重要内容,需要补充教学。甚至许多学生不能记忆求根公式,建议用配方法推导二次方程的解,同时复习判别式与实数根的个数关系。并推广到两根都为正根,都为负根,一正根一负根的等价条件。 (2)二次函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二次函数的要求是: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

2、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初中对二次函数的要求是比较低的,但二次函数却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配方、作图、单调性、最大值与最小值(尤其是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的最值)都应该作适当的拓展与补充,并应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对二次函数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把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离不开二次函数的作图,但许多学生不会作图,所以在学习这部分时,应先认真复习作图,必须人人过关,否则,这个坎不易翻过。(3)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已不作要求(如的分母有理化),高中应适当补充,对有理化作深

3、入探讨,因为在函数的某些练习中也曾出现有理化的问题,如求的值域,需分子有理化为,分母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且为正数,所以函数为减函数,易求得值域。 (4)十字相乘法在初中的要求很低,或没有讲。高中却常常要用到,如解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等知识,因此这方面内容也需衔接。(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该数的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根式问题:如果 =a,则 x 是 a 的平方根,记着 x= ,(a),是 a 的算术平方根,如果 x =a,则 x 是 a 的立方根,记着 x= ., 初中学习了(1)三个重要的非负数,有重要

4、结论: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等于 0(2)若,且,则,这种由不等关系向等量关系转化(夹逼法)要认真体会(6)含有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初中基本上不作要求,只限于定量的研究,高中则是重点,尤其是与方程、函数、不等式结合在一起,常需转化和分类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方程思想中,设、列、解、答仍然是高中的重要基础。(7)图象变换:这其中包括对称与平移的变换。初中虽然也详细介绍了图象的变换,但是只限于平面图形,用代数方法又如何处理呢?初中涉及的只是一小部分,如左右与上下平移,但不作深入探讨,这需要在讲授函数图象时加以延伸,如两个函数图像关于原点、直线的对称问题,图象的左右

5、平移及上下平移等。(8)几何中高中应复习强化: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传递性,梯形中位线,圆中垂径定理及逆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弦定理,两圆连心线性质,平行、垂直的定义,判定,性质,三角形的认识、三角形的全等、相似,三角形的的心,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定义、性质等。(9)统计中已学习平均数,中位数(中间位置的数,如 50 名学生右眼视力的中位数指第 25,第 26 个数的中间数,如 51 名学生右眼视力的中位数指第26 个数),众数(指总体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根,单位与原数据相同,反映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统计图常用条形、折现、

6、扇形统计图,还引入了事件的分类,概率的概念,高中理科还需学习期望和方差。我个人认为初高中数学过渡的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个人认为初高中数学过渡的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义务教育的需要,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了大量削减;而高中教学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考大纲,作为一张罗织紧密的网,又牢牢地为高中数学规定了现行教材、现行课时、现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高标准。2.作为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无论从基础知识的广度、难度,能力要求的强度,思想方法要求的深度都远达不到现行高考的要求水平。即使如此,它仍远远高于初中合格毕业生所具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素质

7、水平。3.为了尽量减少目前高一学生完成从初中义务数学教育到高中数学过度中的困难,必须首先补足他们初中数学中被砍部分中的有用的基础知识,并注意从学生初中数学的实际水平较自然地过渡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为此有必要对现行高中教材的起始部分进行研究。初中数学知识少、浅、易、知识面窄,要求低,进度慢,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教师可以反复多次讲解演练。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和升华,要求高,进度快,信息广,难度大,教师不可能象初中那样反复强调,反复演练,高中教师更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和严格的论证推理。又由于多数高中老师是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多数刚带完高三

8、,突然的对象变化使他们在教学时有意或无意间要求偏高。因此形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较大反差。在学习方法上、自学能力上、思维习惯上,都对高中学生有了较高的要求。台阶太高,缺少一个缓冲过渡。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很快就表现出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所以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必要的过渡准备对多数普高的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与高中知识联系较密切的初中知识和初中删节知识,按照所选内容,内在的关联顺序,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主动学习和质疑的习惯。力求通过我们教师的指导衔接,尽快达成学生从初中学生到高中学生的角色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