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0768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把握六大要点 有效处理教材苏州教育实践与研究11 年第 1 期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所以,教师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根据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一、德育渗透点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但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这是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违背的。地理教材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教师只有在教材处理时有意挖掘,授课时才能对学生进行灵活渗透。如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的素材应用能让学生关注到我国科学技术的现

2、状和发展历程,从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绿色食品知多少的素材应用能让学生关注食品生产与消费,从而渗透了环境保护教育。二、探究兴趣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指出:“如果人吃饭无食欲,勉强把食物吃到胃里,其结果只能是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翅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源泉。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把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践、时事热点等巧妙设置成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如用“红灯停、绿灯行” 、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 “日不出天以亮、日落天不黑”创设探究“大气散射作用”的问题情境;用“丝瓜爬树”创设探究“喜光植物的向阳性”的问题情境;

3、用“太湖蓝藻事件”创设探究“水污染”的问题情境;用“08 年北京绿色奥运”创设探究“大气污染”的问题情境;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创设探究“宇宙资源开发”的问题情境。三、思维障碍点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学生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的现象,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点,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消除“障碍” ,提高其学习效率。如在“锋与天气”教学时,教师可将认知目标分成五个水平进行设问,进而降低了思维的难度。设问如下:识记水平什么是锋面?锋面分哪些类型?理解水平列表比较冷锋与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天气状况的异同?

4、运用水平画冷锋与暖锋过境的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水平分析我国锋面雨带进退的规律。综合水平根据 08 年“雪灾” ,判断受冷锋还是暖锋影响?为什么?四、能力生长点新课程标准不仅提出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且提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精心设计学科能力的生长点,强化训练,促进学生的能力再生、智力发展。如在“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图解,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引导学生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的过程,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五、知识整合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5、知识整合,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可形成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网络,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从横向和纵向 2 个方面去揭示地理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化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提高其思维能力。如 在“地壳运动”教学时,应建立大洲(大洋)的分布板块构造的分布世界地震(火山)的分布世界主要高原(平原)的分布世界大河的分布等知识体系;在“农业知识”教学时,应建立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纬向分异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等知识体系。六、现实连接点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地理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教师处理教材时只有最大限度地连接现实,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把知识学“活” ,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适应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污染、能源等全球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原理,从理论上大胆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取向。总之,教材处理是项富于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教师只有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才能灵活创新地处理好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