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36379 上传时间:2016-11-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课件(朱卫)乙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乙型肝炎病毒( 澳抗 ” , 2627000 在于外衣壳上 在于内衣壳上,不易在血清中查到,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 动期 活动期 9000 离于血清中。表面抗原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 是 分亚型( a, d/y, w/r, 产生抗 1、 2及抗 - 1和抗 - 2核心抗原 仅存在于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 刺激机体产生抗 表明病毒在复制仅存在于 游离存在于血液中 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 产生抗 预后良好的征象 未感染过 + 乙肝已恢复或接种过疫苗+ + + “小三阳 ” + + “大三阳 ”传染性强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细胞培养成功 抵抗力抵抗力

2、强于 0乙醇灭活100 10 分钟可灭活免疫低下: 病毒变异:逃逸免疫 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 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 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流行病学方面 动物模型 病毒分子结构乙型肝炎 传染源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或无症状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不严格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文身等乙型肝炎的特点 我国约有 40%群曾受到过 表现急性乙肝的仅占 1%,亚临床 30%慢性乙肝 1%乙肝病毒携带 7% 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 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肝预防及免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人工自动免疫: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 ) 人工被动免疫: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