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历史传承文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76081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验历史传承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历史传承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验历史 传承文化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设计意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简要介绍一些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历程,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算筹的计数方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小棒、阅读资料教师:课件、磁性小棒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谈话: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

2、回到历史的长河中探寻一下计算工具的发展(出示课题: 计算工具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走进远古时代,了解计算工具的起源。二、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1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工具。、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工具。(1)配音动画: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他们常用下面的方法来计数。师:有哪些计数方法?2生:结绳计数、用石头计数和刻痕计数。师:石头、绳子等,这些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样?生:携带不方便。(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知最古老的的

3、计数工具产生的需要,并向学生展示各种最古老的计数工具。 )2 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1) 、认识 1-5 (每个学生发五根小棒,把它当成算筹)师:是啊,这种计数工具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不能记录大数目。于是,我们的祖先在这些计数工具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 。(图)瞧,这是西安出土的算筹。有关算筹方面的知识,请大家根据阅读提示,来阅读材料一。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些什么?生 1:我知道了算筹的形状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 0203cm。生 2:我知道了算筹的形状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

4、生 3:我知道了算筹最早出现在何时,已经不可查考了,但最迟到春秋战国,算筹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师:请你猜猜,古人用这些算筹是怎样来摆 1、2、3、4、5 的?生:1 就摆 1 根、2 就摆 2 根 师:是的,古人摆放 1、2、3、4、5 非常直观形象。(2) 、探究 6 的摆法师:那 6 又该怎么摆呢?动动脑,拿小棒当成算筹来摆一摆。展示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 生 1:我是用阿拉伯数字的写法来摆的。 (如图 1)师:你们觉得怎样?生 2:我觉得不对,那时候还没有阿拉伯数字呢,未免意识太超前了。生 3:(如图 4)下面一根表示 4,上面一根表示 1 加起来是 6。(1) (2) (3)

5、(4) (5) (6) 3师:他想到了用一根表示 4,这个主意真棒!生 4:我想用一根表示 5,所以我就摆成了图 5 这样。生 5:我跟他想的一样,也是用一根代表 5。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生:第 3 个、第 4 个、第 5 个。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洁的符号。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竖着的表示 5,下面的一根横着的表示(出示 6 的摆法) 。这样 7、8、9 也就好理解了。 (屏幕直接出示)师:像这种 1-9 的摆法,称作算筹的横式。古人还发明了算筹的纵式摆法。出示 1-5。横式和纵式摆法有什么异同之处?那么,纵式的 6 应该怎么摆呢,请你上来试一试?你有不

6、同想法,请你来试一试。你为什么这样摆?生:纵式和横式正好是反过来的。师:有道理。(3) 、总结摆法,摆大数师:用算筹可以摆出 1-9 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出示:孙子算经)请大家来读一读。这里的“一从”就是指个位的算筹采用纵式来摆,那“十横”指千位采用横式;“百立千僵”指百位采用纵式、千位采用横式;“千十相望,万百相当”的意思是指千位和十位采用相同的摆法,万位和百位也采用相同的摆法。(4) 、合作摆大数师: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用算筹摆数过程吧!6728(出示:“一从” )个位采用纵式摆 8, “十横”十位采用横式摆 2, “百立”百位采用纵式摆7, “千僵”千位采用横式摆 6。

7、想摆一摆吗?请同桌合作摆出:136。师:说说你是怎么摆的?生:“一从”个位就摆纵式的 6, “十横”十位摆横式的 3, “百立”百位是纵式的 1。师:真聪明,已经学会跟着古书摆数了。看来这个难不倒大家,那就来个难一点的:1702。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再摆一摆。师:你是怎么摆的?有不同的摆法吗?(展示 2 种不同摆法:0 用空位、0 用阿拉伯数的形式表示)你认同哪种摆法?生:空位表示,因为那时还没有阿拉伯数字。4师:的确,古人也是用空位来表示 0 的。(6) 、介绍加法师:我们的祖先除了用算筹来计数外,还能用算筹进行计算,用算筹来计算称作为筹算。瞧,这是一道加法的筹算过程,首先来看第一个框子,它表

8、示哪两个数相加?生:12 和 23。师:又是怎么算的呢?生 1:个位和个位加起来,十位和十位加起来。生 2:我不同意,它先算个位的,十位还没算,第三个筐子里才是算十位上的数的。师:你观察得真仔细!(8) 、激发兴趣师:其实,算筹不仅可以进行加法运算,还可以进行其它运算,就连圆周率也是借助算筹计算出来的。 (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生 1: 算筹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计算。生 2:我们的祖先真聪明!生 2:计算时算筹摆了一大片,容易混乱。师:是的,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渐渐地产生了把容易凌乱的算筹固定起来的愿望,于是算盘也就取代了算筹。(学生生活的基本形式是认知、体验、感悟。体验和感悟是

9、时刻伴随认知的两种生活形式,体验和感悟是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为他们创设体验和感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鲜活的材料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在认识算筹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算筹;而在介绍算筹的计数方法时,安排了学生经历再创造的活动。学生在创造 6 的摆法时,完全可以异想天开,充分地创造,对于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教师不轻易的否定,而是加以赞赏、肯定,保护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模拟古人探索计算工具的过程中体验5创造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快乐,感知古人的智慧,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3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小组

10、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1)汇报交流,认识名称。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阅读材料二,来进一步了解算盘。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能填一填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吗?生:上珠、清盘器、下珠、梁、计位点师:同学们阅读得真仔细!算盘又是怎样计数的呢?这个数是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7,先看个位上是 7,再看它前面一位是 1。师:说得真有条理!同学们知道吗?就在 2013 年,我国的珠算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放视频)。(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不能把数学仅视作一件实用工具,而要通过数学教育达至更广阔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中获得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大发展,让学

11、生在对数学文化的欣赏和再创造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以及对文化的敬仰和尊重。我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阅读、观察、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计算工具文化发展史的自主研究中获得大智慧。 )4、计算器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先喝彩,他们太厉害了!师:的确,几百年来,珠算在我国流传得相当广泛。你知道是什么计算工具替代了算盘呢?生:计算机。师:是的,1642 年,19 岁的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用算盘的原理发明了第一部机械计算器(ppt) 。20 世纪 50 年代,有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如今,计算机

12、几乎每十年更新换代一次。2006 年,研发的云计算让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一起来了解一下云计算。 三、再次体验,总结提升师:就这样,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这节课的6学习,你想说些什么?生 1:我们的祖先很了不起,我们要学习他们!生:我们要学习我们的祖先,研究出更好的计算工具!师:各种计算工具都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被人们发现不足,然后不断更新换代。我们今天的计算机也同样有它的不足,就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去完善。(计算工具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类不断创造和探索的过程,凝聚着人类的心血和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数学文化。这节课我以计算工具的文化发展史为纽带,营造了一种数学文化的氛围,并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充分的体验、感悟、思考、再创造,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