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62411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县传统产业“转”出一片新气象转型升级是篇“大文章”,该往哪里转型,又朝什么方向升级?知难行更难。面对这个命题,和县从传统产业破题、发力,粗转精、低转高、散转聚、大转强,蔬菜、化工、泵阀、建材一个个传统产业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 “转”出了发展加速度, “转”出了一片新气象,演绎一个又一个破茧化蝶的精彩故事。蔬菜产业: “接二连三”天地宽往年农历五月,和县历阳镇大荣村的菜农们就忙着翻地、播种、育苗,为种植新一茬辣椒做准备,而今年却有些不同,田地里一片安静。6 月 8 日下午,当记者走进紧邻大荣村的安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前来订购辣椒苗的菜农络绎不绝,自动化播种机正加

2、紧生产,一排排新建的工厂化育苗温室也即将投入使用“这是我第二次到这里订苗,省时又省力,价格还便宜。 ”尝到甜头的大荣村菜农芮怀树这次一下子订购了 10 多亩地的辣椒苗。“政府补贴,企业乐意,农民受益,短短几个月,我们就收到了 1000 多万株的菜苗订单。 ”新源科技公司负责人乔德玉告诉记者,工厂化育苗的好处在于运用自动化、标准化手段,更新了传统的育苗方式,也有效提升了蔬菜的品质。为了推广工厂化育苗,和县有关部门还积极帮助育苗企业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提供贷款担保,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除了新源科技公司,常久农业、绿缘科技等一批和县蔬菜龙头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工厂化育苗项目。发展种苗产业,是和县做强蔬

3、菜产业下的一招“好棋”。长期以来,作为蔬菜大县,和县只是“大”在种植,产业结构单一、加工技术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一直是和县蔬菜产业的“短板”。谋定而后动,近年来,和县立足打造蔬菜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种子研发、种苗繁育、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推动蔬菜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本文由上海五岳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协助转载分享,上海五岳为专业的安全阀厂家,主要生产各类弹簧式安全阀,先导式安全阀,并终身为使用单位提供相关产品技术支持。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和县各个蔬菜基地都会迎来众多游客,逛“菜园子”、赏花摘果、吃农家饭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新时尚。和县依托优质蔬菜资源,发展休闲观光

4、旅游,既给市民提供了一片“欢乐田园”,又为农民开拓了一条致富新路。前不久在和县召开的全省都市现代农业暨蔬菜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推动农旅融合、做活蔬菜经济的“和县模式”受到与会人员的关注和好评。蔬菜博览会、蔬菜嘉年华一个个蔬菜节会品牌,让“和县蔬菜”变得魅力十足。在“接二连三”中,和县蔬菜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今,和县正在经历一场由“蔬菜大县”向“蔬菜强县”的嬗变。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壮“块头”与蔬菜产业“遍地开花”不同,和县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走进位于和县乌江镇的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看不到烟囱,闻不着异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花园式的工厂。入驻的 35 家大中型企业,产品涵盖化工产业多

5、个领域,2015 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208 亿元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集群方式快速发展。说到和县化工产业,不能不提华星化工,从当年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农药小厂,一步步发展到今天涵盖农药生产、成品油贸易、液化气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的上市公司,是安徽省精细化工基地当之无愧的“元老”级企业。华星化工的存在,为和县化工产业的发展铺就了基石,更带来了底气: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加快集聚,形成带动一批、兴起一片的联动效应。一个企业催生一个产业,华星化工是很好的例证。海德化工、同心化工、中电熊猫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近年来,安

6、徽省精细化工基地通过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带动相关企业向基地靠拢、向园区聚集,加快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量质齐升,让和县化工产业的“块头”变得更加健壮。泵阀产业:科技创新添活力在世界阀门制造行业,丹麦 AVK 集团首屈一指。就是这样一家知名企业,自 2006 年落户和县乌江镇以来,连续七次增资,致力于打造亚洲最大阀门生产基地。行业翘楚如此“钟情”滨江小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重和县良好的泵阀产业基础。和县的泵阀产业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已渐成规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和县泵阀”已从原先的几家传统手工小企业发展到如今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产业”,成为和县

7、一大传统特色产业。伴随着近年来泵阀技术的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 “和县泵阀”也面临“成长的烦恼”: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盈利能力弱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升级,路径很重要。在乌江工业园,与旁边的企业相比,科嘉阀门铸造有限公司的门脸显得有些“寒酸”。然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企业,却手握欧洲市场“准入证” PED 材料认证,产品全部用于出口,供不应求。前几年,当很多阀门企业为订单不足苦恼时,科嘉阀门却为产能保证不了订单而发愁。 “生产设备落后,造成产量不够,我们不得不放弃大量产品订单。 ”科嘉阀门总经理黎宏深有感触地说。为了打破现状,2015 年 8 月开始,科嘉阀门投入4000 多

8、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扩能,建设自动化生产线。不用多久,技改投入将为科嘉阀门带来可观的收益:人工成本减少八成,企业产值增加四倍多,突破 1 亿元。科嘉阀门是“和县泵阀”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在和县泵阀行业,还有很多类似科嘉阀门的企业从事着传统产业,却打破了传统观念、传统工艺、传统管理方式的桎梏,靠科技增动力,以创新添活力。科技创新,需要“企业唱戏”,更离不开“政府搭台”,成立于2015 年的安徽联合泵阀产业研究院就是一个佐证,通过院企联姻,借助产学研合作,泵阀企业在家门口攀上”科技高亲”,让“和县制造”走向“优质制造”、 “精品制造”。建材产业: “绿色崛起”正当时和县建材产业相对年轻,10 多年的发

9、展历程中,由传统的水泥制造,逐步转向绿色新型环保建材,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共赢”。2014 年,绿色建材产业园落户和县石杨镇,先后吸引了皖能天然气、龙顺环保、中新市政等优质企业入驻,总投资 3.8 亿元。园区在招商引资门槛上秉承着环保高标准,引“新”招“绿”,对新型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企业,坚持重点、多点发展。2015 年,园区内实现工业产值 17.5 亿元。打破传统经验的桎梏,转型发展可谓“身形轻盈”,和县明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0 年,明生环保弃传统黏土砖生产工艺,走绿色集约化之路,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原料,通过电子配料、自动焙烧工序投产空心砖,产品供不应求,效益节节攀升。明生环保总经理艾明生介绍,为配合自保温砌块研发,今年企业斥资 300 多万元引进了一套国际先进的码坯机器人,既有效提升了成品率和均匀度,又节约了成本,据测算机器人投产后,约降低 18%的能耗,可代替 20 多名工人。“目前,和县建材产业发展是快马加鞭、不落人后。 ”艾明生自豪地说,和县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敏锐、方向准确,就拿制砖行业来说,许多建材企业闻风而动,向先进地区看齐,加快实施“机器换人”,大力研发新型环保建材,在你追我赶中,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向前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