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58713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调研(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关于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建建 议议近年来,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中央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粮食补贴政策,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可是,目前由于受到水、路等农村公益事业的限制,粮食进一步增产、农民进一步增收的空间有限。为摸清粮食补贴的落实情况、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现状,真实地了解基层政府、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看法和建议,我们进行了调研,并对沙洋县曾集镇的雷都村、蔡庙村进行了重点走访。 一、粮食补贴现状一、粮食补贴现状沙洋县从 2004 年到 2008 年的粮食补贴种类有粮食直补、良

2、种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 3 大类,补贴资金共计 31700.58 万元。具体发放情况为:沙洋县 2004 年2008 年粮食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元/亩补贴项目补贴项目五年总额五年总额 20042004 年年 20052005 年年 20062006 年年20072007 年年20082008 年年合计31700.58 4073.5 4240.2152798175836310523.43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标准早稻10,中稻 15早稻10,中稻 15早稻10,中稻15,早稻10,中稻15,早稻10,中稻15,晚稻 7晚稻 7晚稻 15金额6035.65 1232.11 1258.

3、79 1258.79 1143.72 1142.24标准10油菜良种补贴金额627.01627.01标准32.628.8528.8525.724.9粮食直补金额14807.18 2841.39 2981.42 2986.013026.12972.26标准1023.753.7农资综合补贴金额10230.741035.012786.86408.93粮食补贴政策与资金的落实,对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极大的导向与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连年稳步增产。(一)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粮食连年稳步增产。过去抛荒多年的农田恢复了耕种,种粮面积显著扩大,粮食生产呈

4、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沙洋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 2003 年的 97.41 万亩扩大到 2007年的 107.19 万亩,增幅达 10 %;单产由 479 公斤提高到 590 公斤,提高 23.2%;总产由 46.7 万吨提高到 63.22 万吨,增长 35.4%。(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2004 年以来,沙洋县种田农民共得到粮食补贴资金 31700.58 万元,相当于全县 11.6万户种田农民户均增收 2733 元(户平年均增收 546 元);49.25 万种田农民人均增收 644 元(年人均增收 128 元)。(三)发挥了导向作用

5、,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三)发挥了导向作用,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粮食补贴是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民从“取”向“予”转变的具体体现,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村干部也由以往的“收钱人”变成了现在的“送钱人”、“党的惠农政策的执行人”;过去因催粮派款形成的矛盾彻底缓解,“心平气和”代替了原来的“剑拔弩张”,党群、干群关系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虽然粮食补贴资金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政策效应不明显。(一)政策效应不明显。首先表现在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不明显。种籽、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而粮食增产有限,粮价涨幅不大。如:后港镇独

6、枣村 11 组万均英 2008 年耕种 3.7 亩田,获粮食补贴 403.19 元,而用于种籽、农药、化肥等农资支出因价格上涨达1280.77 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给予种粮补贴虽好,但只是杯水车薪,增加农民收入并不明显。其次表现在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效果不明显。农民最现实,种田以市场为导向,什么赚钱,就种什么,而且在申报补贴品种时可以“瞒天过海”、很难核实。所以,该种什么的依然种什么,相对农产品价格来说,惠农补贴微不足道,调动农民对补贴项目(品种)的种植积极性也就不明显。(二)补贴操作欠规范。(二)补贴操作欠规范。1 1、补贴对象有偏差。、补贴对象有偏差。一是补贴面积核实有偏差。政策规定以农户

7、的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发放粮食补贴资金,而对农民种植粮食作物面积最准确的统计方式是在农民播种后进行实地核实,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民种植的自由性很大,复种指数变化也大,很难准确掌握各农户的实际种粮面积。二是受益对象发放有偏差。按照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实际执行时,究竟是补给二轮土地的延包者,还是补给实际耕种者,却不好掌握。因而,实际工作中有补给承包人的,也有补给实际耕种者的,造成了执行政策的不一致。三是补贴标准理解有偏差。如今的惠农补贴项目多、品种多、标准多、次数多,如粮食直补就分早稻、中稻、晚稻、玉米、小麦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也分为早稻、中稻、晚稻、玉米、小麦等,良种补贴又分为早稻、

8、中稻、晚稻、油菜等,而且补贴标准各不相同,补贴时间有先有后,掩盖了最直接的亩平补贴标准,让人反而感到补贴标准不明了,易于混淆,使广大种田农民难以理解。2 2、补贴工作成本大。、补贴工作成本大。首先是人力成本高。一是工作环节多,程序复杂,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一次补贴工作做完一般要经历调查、核实、复查、公榜、汇总、上机、上报、审批、填卡、开票、上折、发放、登记、签字、清算、结算等 16 个程序,而且有的补贴还要分季按品反复核查(早、中、晚稻与小麦、油菜等),由于复种指数高(种中稻的水田套种小麦,种小麦的旱田套种玉米等),核查的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大。如沙洋县曾集镇耕地面积 9.32 万亩,由于

9、复种指数的存在,2008 年实际直补面积达 11.27 万亩。二是重复劳动多。比如,种植面积核定到户后,既要填发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张榜公布、上微机,还要分配现金或存折到户,签字画押。也就是说,一个数据,重复登记三四次;加之有些数据如种植面积、复种面积等每年每季都有变化,补贴时都要重新核实。其次是财务费用大。一是差旅费用大。由于农村广阔,点多面广,好多村组都在 10 多公里以外,下乡的差旅费用相当大。二是设备与办公费用增加。由于政策规定与软件设计需要统计的数据很多,上微机的工作量也就很大,加之一般时间要求都很紧,靠一台微机录入数据显然不够,不得不添置微机;入户的手写资料(如负担监督卡)也

10、很多。因此,粮食补贴财务费用支出大。据统计:沙洋县财政系统 2008年用于粮食补贴工作的费用支出达 450800 元;2005 年实行“一折通”的形式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后,沙洋县信用联社用于换折、补折等的成本高达 65 万元。3 3、部分粮补未用于发展生产、部分粮补未用于发展生产部分农户将国家发放的粮补资金用于其他非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甚至用于消费、娱乐。沙洋县曾集镇蔡庙村二组村民王寿林告诉我们:“虽然大多数农户将粮补资金用到了正当(指发展生产等)方面,可是也有大约 10%的农户将粮补资金拿去吃了、喝了、玩了。”二、农村公益事业急需建设资金二、农村公益事业急需建设资金与粮食补贴逐年增加形成鲜明对比

11、的是村组公益事业建设乏人问津。由于国家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又逐年加大粮食补贴的力度,在某种意义上养成了农民“两眼向上看”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对农村公益性事业建设的投入意识。小型农田水利、村组公路、机耕道、农家书屋等的建设应由农民自己负担或经“一事一议”通过的事项,因其过度依赖国家投入,没有了积极性。部分公益事业往往也因少部分农户不愿意出钱、出力而搁置,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由此也形成春耕、秋播季节或遇到旱灾时,农业生产陷入群众盼望、村干部需要、上级希望却又筹钱无门、投劳无人的两难境地。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以前人畜饮水、农田灌溉依靠漳河三干渠及小水库、堰塘等,用水情况较好。可是现在天旱有水

12、也用不上。原因是很多小水库实行经营体制改革,有的拍卖、有的转包。到多雨季节,堰塘和水库说放水就放水;到用水季节,就划定放水控制线(供养鱼),给钱也不放水,眼睁睁看禾苗枯死。而漳河的三干渠支渠长期无人管而淤塞并长满杂草,水难以放到渠尾田里,靠一家一户集资放水,水还没到田里钱就用光了。该村 10 组村民李卫东说:“到我们村里的支渠总长不过 1.5 公里,可是水从支渠到田里要 1 到 2 天,如果加上水在三干渠里走的时间就要 6 到 7 天,又浪费水又浪费时间。”我们得知沙洋县每个镇、每个村都有一些迫切需要维护建设但目前又无力(主要是无钱)建设的公益事业,这些公益事业主要分布在水利、道路、文化娱乐等

13、方面。如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目前急需修建“七分渠”(4 公里“U”型渠、预计要 30 万元)、“柒米岗渠”(0.8 公里“U”型渠、预计要 6 万元)、“六组泵站”(预计要 16 万元),预算共需资金 52 万元。目前均不够申报立项的条件,就得不到上级的专项资金;“一事一议”在该村也筹不到钱;唯一的希望是争取外援,估计到顶也就 10 万元,尚有 42 万元缺口。因此,雷都村选择了需要资金最少的“柒米岗渠”开始修建,而另两个项目则无法动工。再如沙洋县曾集镇蔡庙村今冬明春急需修建“十组泵站”(灌溉面积 200 亩、预计要6 万元),维修“五组泵站”(灌溉面积 250 亩、预计要 10 万元),修设

14、1 组至 5 组公路(3 公里长,贯穿 4 个组、预计要 8 万元),共约需资金 24 万元。除“十组泵站”沙洋县水利局准备解决 2 万元外,其余 22万元尚无着落。经估算,沙洋县迫切需要维护建设的村组级公益事业项目约有 10250个,需资金 81050 万元。预计通过申报立项争取项目资金 40000(主要是大、中型水库维修等大项目)万元;沙洋县配套资金 10000 万元;通过“一事一议”等形式预计筹资 100 万元;向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争取支援,预计筹资 100 万元;尚有缺口资金 30850 万元。可以看出,农村在小项目的村组公路、小农田水利等公益事业建设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需求,而资金来源又

15、十分有限:“一事一议”筹不到资金,申报立项争取上级资金可能性非常小或几乎不可能,只有靠争取外援这一条路,而外援资金又十分有限。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农村公益性建设事业由于受资金限制,路越走越窄,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三、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设想三、将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设想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基层要求将部分或全部粮食补贴资金转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种田农民有期盼。我们在沙洋县曾集镇蔡庙村走访二组村民王寿林、蔡代金时,他们一致说:蔡庙村至少有 90%以上的农户认为把部分(一般是 50%)粮补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办村组水利、修路等公益事业,比发到一家一

16、户还好一些。我们在该镇走访雷都村 4 组陈方银、6 组叶军、10 组李卫东时,他们说:国家不要我们交农业税我们已经很高兴了,现在又发放粮补我们更高兴;可是目前我们种田没有以前便利了,主要是水和路。天旱用水时很不方便,因为泵站、渠道在税费改革后无水管,出不了水;路呢,有些地方还是泥土路,下雨时无法走车,有时收获的粮食、油菜(籽)在价格好的时候不能运出去卖;要是把粮食补贴拿出一部分来搞水和路的公益事业建设,我们没得任何想法;就是粮补不给我们,只要能把水、路这些公益事业搞好,我们也想得通。基层干部有建议。曾集镇雷都村支部书记官兴权、蔡庙村支部书记王胜文认为:现在农村水、路、文化等公益性事业建设严重缺资金,“一事一议”筹不到多少资金,而且也没有搞,许多小的公益事业不可能都申报立项获得上级资金支持;争取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资金也毕竟有限,用于村组公益事业建设犹如杯水车薪。但是如果能把发放的粮补资金全部或者大部分、既使只是 5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也恰好每村每年能建好一到两个公益事业项目(注:前面说过这两个村迫切需要办的公益事业缺口资金是雷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