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5473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VVV 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第第 1 单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历程:儒学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形成;西汉时期西汉时期, “罢黜 独尊 ” ,儒 学成为正统思想;两宋时期两宋时期,儒学形成新的体系理学;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滋长,传统儒 学受到批判,但仍为主流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 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具体表现在: 经济上:铁器牛耕运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V 分封制崩溃,新兴封建阶级正

2、在形成。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活跃,备受统治者重视。 文化上:教育和学术下移, “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兴起。 2 2 百家争鸣意义:百家争鸣意义: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 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3.各家代表人物及主张各家代表人物及主张派别派别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生活时期生活时期代表阶级代表阶级主主 张张影影 响响孔孔 子子春秋末期春秋末期奴隶主奴隶主政治:政治:“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 以德治国;克己复礼。以德治国;克己复礼。教育: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教育: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创立儒家思想;打创立儒家思想;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破贵族垄断

3、教育局面。面。孟孟 子子战国中期战国中期新兴地主新兴地主“仁政仁政”学说;学说;“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民本的民本思想;思想;“性善性善”论。论。儒儒家家荀荀 子子战国晚期战国晚期新兴地主新兴地主施政用施政用“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 ;“君舟民君舟民水水”人民力量巨大;人民力量巨大;“性恶论性恶论”; 对儒学加以总结改对儒学加以总结改造,使儒学体系更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老老 子子春秋末期春秋末期奴隶主奴隶主“道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思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思想是精华;想是精华;“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小国寡民民”思

4、想体系博大精深,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深远影响。道道家家庄庄 子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新兴地主世间万物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世间万物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墨家墨家墨墨 子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平民利益平民利益“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节俭节俭”法家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新兴地主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 ; 认为历史是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迎合了建立大一统迎合了

5、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展趋势,为新兴地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主阶级所接受二、西汉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背景:(1)汉初“无为而治”政治思想已不适应汉武帝时期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 帝积极有为治国思想的反映;(2)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汉初为什么要“无为而治”?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有何措施?产生什么影响? 汉武帝实行“有为而治”的背景是什么?具体表现如何? 2.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思想体系 (1)特点)特点以儒家为基础,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

6、(2)主张)主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加强君 权,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出为人处世 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 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1)标志:)标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被汉武帝采纳。 (2)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的尊儒措

7、施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表现: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三、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 1. 形成背景:形成背景: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流传,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家为复兴儒学而努力 2. 特点、流派及代表人物(识记)特点、流派及代表人物(识记) 特点:以儒学为基础,融合佛、道的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特点:以儒学为

8、基础,融合佛、道的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 程朱理学 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 );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 。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 3.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即“三纲五常” 。 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 “存天理,灭人欲” (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4.陆王心学主要内容陆王心学主要内容“心”是世界的本原。心就是“理” 。 强调内心的修养,提出“致良知” “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点程朱理学

9、与陆王心学的不同点理理 学学心心 学学陆王心陆王心学是对理学是对理学的发展,学的发展,理学对后理学对后世产生了世产生了深远的影深远的影响响 4 4、理学的影响:、理学的影响: 消极:消极: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用三纲五常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等观念。 积极:积极:宋明理学崇尚道德,注重气节、重义轻利,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社会责任,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四、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活跃四、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活跃 1.1.原因:原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因)(根因)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日趋

10、腐朽反动。 2.2.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李贽:李贽:儒学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挑战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虚假说教。黄宗羲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王夫之:唯物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3.特点: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2)反封建君主专制;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4.影响:影响:他们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但其实质仍 是儒学。 第第 2 单元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1、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1.1.古希腊学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公元前古希腊学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公元前 5C5C 左右左右)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1.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背景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背景 根因根因: :古希腊经济的繁荣;主因:主因:城邦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城邦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人的地位的提高 2.2.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代表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代表 (1)(1)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普罗泰格拉) 观点: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 评价:评价: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但忽视了道德 (2)(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观点:观点:“有思想力的人是

12、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内 已有的美德. 评价: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 “人”的学问。 (3)(3)柏拉图柏拉图 观点:观点:根据智慧品德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评价:评价: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观点观点: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强调理性,也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2、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垄断,人文主义思想衰落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垄断,人文主义思想衰落 3 3、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复苏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复苏1.

13、1.背景:背景:(1)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 (3)文化基础:意大利具有丰厚的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遗产。 (4)现实因素:天主教会压制人及人性。世界观(世界本世界观(世界本原)原)“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本原 “心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不不同同点点方法论(把握方法论(把握 “理理”的途径)的途径)强调强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通过外物求”理理”) )主张主张“发明本心发明本心”, ,“致良知致良知” 。强。强调内心的反省调内心的反省2.2.实质: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3.核心:核

14、心:人文主义 4.4.主要成就:主要成就:“文学三杰” 、 “美术 三杰” 5.5.扩展:扩展:16 世纪以后,从意大利扩展至西欧各国 6.6.意义:意义: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封建反教会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 枷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产生 4 4、与上帝直接对话与上帝直接对话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1.1.背景:背景:(1)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 榨。 (3)文艺复兴的影响。 (4)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2.2.德意志宗教改革德意志宗教改革 (1)序幕: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2)路德的主要观点:信仰

15、即可得救 ,无需购买赎罪劵;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人都有解 释圣经的权利;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结果:德意志确立“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 3.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从德意志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三大新教 4.4.实质实质: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名为 改革宗教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5.5.意义意义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打破了人们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扫清了精神枷锁 5 5、1717、1818 世纪的启蒙运动世纪的启蒙运动 1.1.兴起原因:兴起原因: 根因(经):1718 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政治:封建专 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2.2.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性质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性质 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等级制度,反对教权 主义。 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