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自测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45469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期末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期末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期末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期末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期末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期末自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文教育七年级上册期末科学模拟卷龙文教育七年级上册期末科学模拟卷班级_ 姓名_ 得分_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2 分) 1某同学测量其弟弟的身高是 1478 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厘米 是估计值 这个数值准确度为毫米 这个数值准确值为 147 米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在非洲索马里,为;最低气温在南极大陆,为 ,则、四种温度计,可用于这两处的是( ) 测量范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小刻度 () 一根铁棒,下列哪种情况下其质量发生了变化 ( ) 用车床打磨光滑,并制成某零件 在炉中加热至摄氏度 将铁棒拉成细铁丝 将铁棒带到宇宙飞船上 下列是对缺水环境适应

2、的是 ( ) 松叶如针 荷叶如盖 阔叶树 根系浅 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下看到的 相比是 ( )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为了鉴别空难死者的身份,需要进行遗传物质的检验。下列各项中,携带遗传物质的 是 (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下列叙述中是进行实验的是 ( ) (甲)小敏发现水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了很久。 (乙)心想这是生物吗? (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丁)原来是草履虫。 甲 乙 丙 丁 被针刺了一下会感到痛,在起作用的主要是 ( ) 神经组织 肌

3、肉组织 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 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呼吸器官的是 ( ) 哺乳动物 两栖类 鱼类 鸟类 10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绿”是指 ( ) 藻类 蕨类 苔藓 种子植物 11叶片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组织是 ( ) 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保护组织 12细菌的细胞一般由 (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组成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13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磨损,用该天平测物体质量,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 偏小 偏大 相同 无法判断214某同学在调节天平横梁时,发现指

4、针偏在分度盘的右边,则应该( ) 将横梁左边的螺母向左调 将横梁左边的螺母向右调将游码的位置向右移 将天平左边的脚垫高一些 15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 4 厘米的是 ( ) 科学课本的长度 乒乓球的直径 钢笔的长度 茶杯的高度 16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仪只是一个简单的球体模型而已B.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比例把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C.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符号、颜色和文字等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D 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地理研究 17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适合( ) A11000 B.1/3000000 C.0 40 千米 D.图上 1 厘

5、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 18. 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 世纪 70 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她时发现,组成光环 的物质居然是 ( )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 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 C碎土、尘埃和冰屑 D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 19. 下列天体系统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太阳系、星系、银河系 B银河系、星系、地月系 C宇宙、太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202006 年 11 月 9 日晨 7 时左右在广州可以看到“水星凌日”的天文奇观。水星是地球 的内行星。水星凌日是由于太阳、水星和地球排成一条直线而出现的天象,它发生的原理 与日食相似。图为发生“水星

6、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水星的位置在( ) A甲 B乙 C丙 D丁21小明和小芳两位同学分别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白开水,小明用的是热开水, 小芳用的是冷开水,随后,他们很快在自己各自的杯子里溶解蔗糖,两位同学都将蔗糖溶 解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则结果是 ( ) A.小明的糖水更甜 B.小芳的糖水更甜 C.小明溶解的糖要少一些 D. 两杯水一样甜 2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2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

7、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糯米酿甜酒 D、黄豆酿酱油 24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 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 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 C.酒精的蒸发速度 D.酒精的沸点 25在露、雾、霜、 “白气”中,属于液化形成的是 ( ) A.露、雾、霜 B.露、霜、 “白气” C.露、雾、 “白气” D.雾、霜、 “白气”水星轨道甲乙丙丁地球太阳第 20 题图326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 “白雾”是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

8、中的水蒸气降温形成的小水滴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52 分) 27今年春节前杭州降暴雪,气温达到-3,读作。 28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 和的结果。 29如下三项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 50 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 的总长度再除以 50。 (2)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 100 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除以 100。 (3)测小石块的体积:先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读数 V1,然后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 没在量筒的水中,读数 V2,则 V石= V2- V1。 上述三项实验中:两次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次实验遇到的问题

9、的共同特 点是。在第三项实验中,若观察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 V1时,眼睛俯视,读总体积 V2 时,眼睛仰视,则读数 V2将,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 V石将(填“偏大” 、 “偏 小”或“正确” ) 。 30. 月貌最基本的特征是环形山,它的形成是由于 。月球表面较 明亮的部分是 。 31看图回答: 月球由 a 处出发,经 b、c、d 回到 a 处需要的时间 为_天,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动。 请写出月相的名称 a 处:_ d 处:_ 当月球在 处时,可能出现日食。日食 可能发生的日期是在农历的 。 32.如图为观测到的月轮明亮部分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

10、图中, 图是发生月食时的月轮; (2)出现甲的月轮的时间是 ;乙出现的时间是 ; (3)如果月球是透明的,甲、乙两图中可能会出现的是 。 33若你想知道平时喝的“雪碧”这种饮料是呈酸性还是碱性,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用干 净试管取少量雪碧,往其中滴加 试液,若该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雪碧”这 种饮料是呈酸性的。若还要鉴定“雪碧”这种饮料的酸碱性的强弱,则最简单的方法是用 ,测定的方法是: ,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 照。 34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 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现取 3 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酒精研磨。各取 少许,用稀

11、酸或稀碱检验,结果如下: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粉红粉红绿色4放食物的盒放蟑螂的盒隧道巧克力咖啡话梅米饭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橙色绿色请回答: 不能用做酸碱指示剂的是 。 已知苹果的 PH 为 2.93.3,将大红花汁滴入苹果汁中,呈现的颜色是 。 三科学探究(共 16 分) 35、小亮打开橱柜发现许多蟑螂。小亮想:蟑螂喜欢什么样的食物?于是他设想蟑螂可能 喜欢吃的食物如:米饭、巧克力、咖啡、话梅等食物,并设计了一套透明实验装置,有利 于观察蟑螂的行为。他将许多蟑螂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放进几个透明装置内(如下图) ,然 后观察相同时间内通过隧道进入

12、食物盒的蟑螂数量,进行对比。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小亮 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为:蟑螂喜欢吃的食物是 ,不喜欢吃的食物是 。 36小李在探究影响鱼呼吸速率的因素。 (1)小李的猜测: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温有关。 (2)小李为研究水温对鱼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五条相同的金鱼放在不同的 水温下(其它条件相同) ,测出鱼每分钟鱼呼吸的次数,请你分别写出测量水温和时间的仪 器: 、 。 (3)小李在实验中得到四组不同水温下的呼吸速率,如下表:温度/摄氏度18202224 呼吸速率/(次/分)9298106116 请根据图表的数据,写出得出的结论: 。 (4)为什么要取五条相同的金鱼,并且其它条件要相同? 37.为了探究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有关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对比实验。 他正在检验的假设是_ _ 。 38.在观察月相时我们发现,月面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 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做一做模拟实1 角1111 元5验。把一枚 1 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