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45407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中考电学探究题完全解读(432000)湖北省孝感市楚环中学 魏科民 编者语编者语: 探究就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科学家就是通过探究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 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 新课标要求同学们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探 索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主要的要素有:提出 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中考电学探究性试题的考查几乎涉及到了探究要素的各个方面。在命题策略和方法上, 试题一般只侧重考查探究要素的某一个方面,考查探究要素最多的是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2、图 表与图像、解释实验结果,其次是提出问题与猜想、实验设计等。命题趋势发展为对实验结果 进行评估并改进实验方案等更高要求、05 年课改区关于探究题的命题趋势已热中于将考查的 内容设置在新的实验情境中进行,而不再仅仅是重复课本上的实验。表面看起来,有些探究 的内容虽超出了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范围,但从同学们现有掌握的知识来看,是可以进行探 究并得出结论的。例如,四川成都市 B 卷第 6 小题探究电池内阻及内阻的分压情况,山东潍 坊市卷第 17 小题探究保险丝的电阻率等。今后探究题的命题趋势定会在全新的情境中着 重考查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典型题例典型题例 1 1 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和总

3、结探究结论题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和总结探究结论题:(05 年湖南长沙)某中学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他们想到出电影院时门越窄,通道越长则人流越 难通过,由此猜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于是他们找来了同 种材料制成的各种长度和横截 面积的金属丝,并设计了下图 甲所示的电路。 连接电路时,开关 S 应 处于_状态(选填“断 开”或“闭合”)。闭合开关 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置于 _。 请你根据电路图,在下 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实物电路。 经过测量,他们得到了下表所示的数据:序号 物理量123456789长度 L/m2.04.06.02.0

4、4.06.02.04.06.0 横截面 S/mm21.01.01.02.02.02.04.04.04.0 电阻 R/2.04.06.01.02.03.00.51.01.5比较表中的第 1、2、3 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 分析表中数据,你还能得到的结论是:_。 解析解析:从电影院出门时的观众这一物理情境而产 生的联想,由此猜想电流的通道(电路)对电流阻碍的因 素,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 维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对于、问,只要掌握了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 一般都能正确完成。对于第问,需对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运用好控制变量。答案答案:“断开” 、电阻最大处;图 1 所示;导

5、体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 阻越大;导体长度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2 2 图像、图表分析与实验结果评估题图像、图表分析与实验结果评估题:(05 年黑龙江)小马想用伏安法测串联在电路中的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并将二者进行对比,来研究它们的电阻是否随电压、电流的 改变而改变。通过实验,小马测出了若干组电压值和电流值,下表是其中的三组数据和由 它计算的结果。定值电阻小灯泡项目 次数电流I/A电压 U1/V电阻 R1/电压 U2/V电阻 R2/10.091.112.20.22.220.151.812.00.74.730.192.512.11.26.3 电阻的平均值R112.1R2

6、4.4在坐标图中,已描出一些电压值和电阻值所对应的坐 标点(空心点代表定值电阻,实心点代表小灯泡) ,请将表格 中的三组电压值和电阻值在坐标中描点,并根据你描出的点 和已给出的点,分别画出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 RU 图线。 从图像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研究物理问题常常需要测量,但由于测量仪器不精密 和人们读数的差异,必然会产生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 以有效地减小误差,但在此实验中计算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有意义吗?为什么? 解析解析:该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客观信息(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 释、评估的能力。命题的指导思想在于培养同学们研究物理 问题的科学习惯,并掌握其科学方法。特

7、别是第问要求同 学们是否能灵活运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 养同学们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对于第、问,只要同学们能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图 像,然后用数学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就能得到正确的信息和结论。 答案:答案:如图 2 所示。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的变化而改变(或变化不大);小灯 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或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意义。因为小灯泡的电阻 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或小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 中考对接中考对接(05 北京海淀)有一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用这种材料制作 的电阻称为热敏电阻。图 30 是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小马同学

8、用该热敏电 阻和电压表设计了一只测量范围为 0100的水温表,图 31 是这个水温表的原理图,图中 的电压表量程为 03V;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为 lOO。当水温达到 100时,要求电压表的 示数达到最大值。(1)根据图像回答该热敏电阻在 100时的电阻值为多大?(2)小马同学将电压表的刻度盘改画为指示温度的刻度盘,如果每 1O画一条刻度线, 这个刻度盘的刻度是否均匀?(3)通过计算说明改画的水温表刻度盘上的 0应该与电压表刻度盘的什么位置对应?拓展演练拓展演练 1、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一项技术,使一种名贵的花草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 常生长,决定搭建一个微型温室。温室内需要安装一个电发

9、热体。根据设计,该发热体用 36V 电压供电,发热功率为 200W(设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 (1)电发热体不采用 220V 电压而用 36V 电压供电的考虑是什么? (2)采用 36V 电压供电,电发热体需要自制,现决定用镍铬合金丝绕制。绕制成的是 发热体,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为多大? (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 2 节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器材,测出一段镍铬合金丝的 阻值等于计算结果。用它制成发热体后,实际功率却小于设计的要求。经检查,电压正常。 请你猜想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某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苹果的甜度和其电阻有一定关系,并初步得 到了一种鉴别苹果甜度的方法。

10、以下是该研究小组的研 究过程和成果。请你在划线处完成填空,或根据提问作 出问答。 (1)苹果电阻的测量:我们知道干燥的苹果表面 覆盖有一层绝缘的蜡质物。可研究小组在探索中意外发 现苹果的柄和苹果底部向内凹进的部分竟然是导电的, 好象两个天然的电极。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测量苹果电阻的实验电路。 (2)探究影响苹果电阻的因素:有同学在研究中提出:苹果的电阻不仅与苹果的甜 度有关,还可能与苹果的不规则形状有关。为此,他们共设计了如下二个实验方案,经过 讨论选择了一种方案进行实验。你认为实验小组选择了哪 一种方案,为什么? (A)对同一苹果外围进行不同程度的切削,并测出 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11、 (B)选择相同甜度不同形状的苹果进行测量,并测 出加相同电压下的电流; 该小组所选的方案为: ,选择的原因 是: 。 该小组用他们所选的正确方案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 作,发现,每次给苹果加 16V 的电压后,测出的电流表的 示数都为 145A,则通过分析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探究通过苹果的电流与苹果汁中糖浓度的关系:研究小组用甜度不同的苹果来 进行实验(实验中所用的苹果事先由专业人员测量出了甜度) ,每次都给苹果加 24V 的电压, 测出通过苹果的电流,最终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在图中画出苹果中的电流与其糖浓度的关系曲线。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苹果越甜,其

12、电阻越_。 请你根据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加 24V 电压时,糖浓度(用 P 表示,单位用 mg/ml)与电流(用 I 表示,单位用 A)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_。如果糖浓度达 80 mg/ml 已感到甜了,那么给苹果加 30V 的电压时, 测量苹果中获得 300A 的电流,这个苹果是 (选填:“甜”或“不甜” ) 。电压(V)242424242424 电流(A)1050120180240320 糖浓度 (mg/ml)324054667894中考对接答案中考对接答案:100;不均匀;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1V,即改画的水温表刻度 盘上的 0应对应在电压表刻度盘上 1V 的位置。拓展演练答案拓展演练答案: 1 1:因为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所以,发热体用 36V 的电压供电,考虑的是防 止触电。电阻为 6.48。因为发热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际功率变小。 2 2:图略。A 方案:原因是控制了苹果的甜度这一变量。结论是:苹果的电阻与其形状有关。曲线图略;小;表达式为:;不甜。305IP 发表于数理报 (物理版专刊复习)2006 年 2 月 26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