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科技专项进展如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44509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8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科技专项进展如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大科技专项进展如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科技专项进展如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2月27日主办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日 8 版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84 邮发代号: 182星期三 癸巳年一月十八CHINA SCIENCE DAILY5748总第期走基层 看创新本报北京 2 月 26 日讯 (记者张巧玲) 复旦管 理学奖励基金会今天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 2013 年度 “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和 “复旦管理 学终身成就奖” 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由李岚清同 志作为复旦大学校友在 2005 年用个人稿费作为 原始基金而发起成立。基金会设置 “复旦管理学 杰出贡献奖” 和 “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2、 2 个奖 项, 分别奖励在管理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工作 者和为管理学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开 创性、 奠基性贡献的老一辈工作者。 今年 “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的评选领域 为 “工商管理与实践” 。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副 理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表示, 此次奖项 的调整主要强调理论研究要与管理实践相结合, 突出实践工作者对中国管理学理论创新的参与 性。同时, 将吸引熟悉中国管理实践的权威机构 和专家积极参与奖项评审。因此, 鼓励改革开放 以来为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改革实践作出突 出贡献、 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家、 实业家参加奖 项的评选。 据介绍, 7 年来,“复旦管理学杰出

3、贡献奖” 轮流在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等 3 个领域开展了评选工作, 先后有 19 位优秀的中 国管理学者获此殊荣。复旦管理学奖 评奖活动启动突出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本报讯 (见习记者孙爱民) 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王 建民领导的国际合作小组新近发现,一类特殊黑洞是一种性 质优异的新型标准烛光。 它们比 Ia 型超新星亮 10100 倍, 有 望探测宇宙加速膨胀历史中的关键时期, 并探索暗能量演化。 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 物理评论快报 上。 “星系中的气体受到黑洞引力作用, 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气 体盘, 即吸积盘。” 王建民告诉记者, 黑洞在吞噬气体的过程 中, 释放出大

4、量引力能, 产生非常强大的辐射。 科学家们从 X 射线观测出发, 研究了一批特殊大质量黑 洞。 它们的吸积率很高, 辐射功率高达太阳的万亿倍。研究发 现, 这些性质极端的黑洞, 其周围的吸积盘具有特殊结构。它 们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中等几何高度, 但散射光深很大, 一般被 称为 “细” 吸积盘。 王建民介绍说,耗散引力能释放出来的光子由于在吸积盘垂向上受到电子散射次数很多, 这些光子很难逃逸出吸积盘 表面, 从而产生强烈的 “光子囚禁” 效应。这使得大量光子被吸 积介质携带流入黑洞, 吸积盘的辐射功率趋于饱和状态, 仅线 性依赖于黑洞质量。 对这些黑洞进行光谱监测发现, 使用速度分解的发射线对 连

5、续谱响应,能可靠地得到黑洞质量及吸积盘辐射的本征光 度。黑洞烛光可达到 Ia 型超新星精度, 观测它们可得到宇宙学 距离, 并有助于研究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学演化。 据了解, Ia 型超新星的前身星受恒星演化影响,其数量在 红移大于 1 的早期宇宙中急剧减少。此外, 它们作为标准烛光 还存在可能的宇宙学演化, 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黑洞烛光 的数量随宇宙距离而增加, 其寿命长达百万年以上, 重复观测 可显著减小测量误差。作为一种新工具, 黑洞烛光有望为观测 宇宙学打开一扇新窗口。黑洞有望成为宇宙加速膨胀新探针主持: 张明伟邱锐邮箱: 近日, 一项针对国内 256 所 大学的调查显示, 大学校训的

6、同 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有 192 所学校的校训是“四词八字” 的 口号式, 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 相同。调查还显示, 六成大学生 对校训 “不感冒” , 甚至有在校工 作七年的老师竟然不知校训。 校训是大学价值观的集中 体现,也是大学在履行人才培 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等各项 功能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准则。从 这个意义上讲, 校训是大学的灵 魂, 可以恒久地规定着和影响到 大学的办学方向与培养目标。 遍观世界名校校训的来源,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个精彩的校 训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都与学校创办历史、 文化脉络血 肉相连。 有的承载着大学创办者 的办学理想, 有的借用了学术大 师的哲理

7、名言; 有的与大学相伴 而生, 有的从办学过程中酝酿而 成; 有的折射出爱与自由一类的 普世价值, 有的凸显出本校个性 化追求。 斯坦福大学的 “让自由之风 吹拂” 、 加州理工学院的 “真理使 人自由” 、 哈佛大学的 “以柏拉图 为友, 以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要 以真理为友” 、普林斯顿大学的 “为国家服务, 为世界服务” 诸如此类世界名校之校训,既言简意赅地刻画 了各自大学的价值追求,也在表述形式上各具 形态、 生动多样, 令人印象深刻。 反观中国大学的校训, 之所以同质化、 标语 化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为校训在大学中历来没 有得到高度重视,直到新世纪初关于大学文化 建设的讨论逐渐热起来后

8、,大学校训才如雨后 春笋般地破土而出。由于大学在确定校训时存 在跟风、 应景、 主观、 随意等问题, 缺乏对自身历 史与文化精神的审思和对大学自身办学特色与 价值追求的凝练, 便会热衷于选用时髦、 空洞、 枯燥的词句。 如此应景跟风之作, 自然缺乏厚重 的历史感, 缺乏丰满的血肉, 缺乏独特的审美价 值, 更缺乏直达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力量, 自然也 就形同鸡肋,行之不远,并为大多数师生所漠 视、 鄙弃。 大学校训的同质化、 标语化、 鸡肋化现象, 是大学办学行政化、同质化现象的外在体现与 必然结果。要想让大学校训深入人心、行之久 远,大学必须认真地从自身办学历程与文化精 神中汲取养分,深刻思考并

9、明晰自身的价值追 求与办学定位,从而形成让广大师生广泛认同 的独特的信仰标签。没 有 血 肉 的 校 训 是鸡 肋姻 卢 荻 秋中国人实现 “太空梦” 的脚步越来越快。 2012 年 6 月 18 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携手 遨游苍穹。中国的载人航天, 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而此次 “牵手” , 正是得益于 “载人航天与探 月工程”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难题的攻克。 成绩远不止此。 在 16 个覆盖电子信息、 能源 环保、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 航空航天等诸多重要 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动下, 中国屡屡突 破核心关键技术。重大专项, 已成为中国科技发 展名副其实的 “助推

10、器” 。突破核心技术 推进产业发展一个个国际垄断被打破! 一项项关键技术被攻克! 截至 2012 年年底, 我国已有 2112 个重大专 项课题验收结题。 81 个抗病虫、 抗逆、 高产、 优质基因成功用 于育种, 推倒了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 化 “被动” 为 “主动” 。 “目前, 我国抗虫棉有 95%都是自己培育的!” 在中国农科院的实验室里, 全国政协委员、 转基因 重大专项负责人万建民对转基因专项的最新进展 如数家珍:“抗虫棉已经广泛用于生产, 每年有五六 千万亩。 自2008年专项实施以来, 抗虫棉种子销售 累计经济效益超过310亿元。” 2012 年, 得益于转基因专项, 第二代转

11、基因 棉花研制成功, 纤维品质得到显著改良。高端优质棉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得到彻底扭转, 中 国的转基因技术也稳步走向国际前列。 同时, 16个重大专项正在创造着数个 “第一” 。 国内第一款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 ( DRAM) 芯片研制成功, 中国企业拥有了与国际 先进工艺水平同步的存储器芯片封装测试技术; 全球第一座商业运行的 20 万千瓦高温 堆示范电站正在建设, 我国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 元件制造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人类即将第一次在月球上观测天文, “嫦娥三号”将在今年年底携带着装有天文望远 镜的着陆器 “奔月” ; “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这是党 和国家的殷切希望

12、。 而近年来科技重大专项的快速 推进, 将有助于进一步缝合经济科技 “两张皮” 。 2012 年, 一系列不断更新的数据, 彰显着产 业化进展次第开花结果。 3G 移动通信 TD-SCDMA 用户数从 5121 万户发展到 7500 多万户, 形成了以国内企 业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 4G 移动通信 TD-LTE 规模技术试验扩展到 15 个城市; 全自动快速冲压生产线以总承包方式 赢得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订单, 国内外累计销 售 35 条线; AP1000 核电机组关键设备攻关取得突 破, 国产设备订货已达 86 亿元; 3000 米深水半潜式钻井船“海洋石油 981” 、 深水铺管船已在南海

13、投入使用, 我国深海 油气工业生产能力实现了从 500 米到 3000 米的 跨越式发展; 而从重大专项实施至今,专项成果应用直接 带动的新增产值不断攀升, 已达 1.1 万亿元。惠及国计民生 带动体系建设曼哈顿工程、 阿波罗登月工程、 国家纳米计 划、 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计 划一项项重大科学计划, 曾助力美国走上世 界科技的塔尖。 无独有偶。 欧洲、 日本、 韩国也纷纷围绕各自 的目标, 组织实施了重大专项计划。 而中国的 “集中力量办大事” , 也创造过奇迹。 标志性的 “两弹一星” 科技攻关, 曾让脚步未稳的新 中国真正站立起来, 不必看别人脸色行事。 当今世界, 第

14、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兴起。重回 制造业, 已是世界各国用经济衰退的代价换回的 共识。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中,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 中国, 只有整合资源, 加大战略性科技投入, 突破 关键技术, 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在这方面, 党和政府早已未雨绸缪。 2006 年, 国务院发布了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 ,决定在 20062020 年实施 16 项关系国计民生、 极其紧迫的科技重大专项: “核高基” 、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 艺、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高档数控机床 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大 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水体污染控 制与治理、

15、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新药创 制、 重大传染病防治、 大型飞机、 高分辨率对地观 测系统和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则再次明确强调: 实施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 突破重大技术瓶颈。 每个专项, 都将投资数百亿元。 或着眼民生, 或紧盯国计,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手笔, 促使 一场 “科技翻身仗” 正在打响。 2011 年,新药创制专项研制出靶向抗癌新 药 “盐酸埃克替尼” 。 与国外同功用的抗癌药物相比, 该新药疗效好、 价格低, 让 13000 多名晚期肺 癌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水污染治理专项中, 系统集成结构减排、 工程 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技术, 使辽河流域提前一年消除 干

16、流 COD劣 V 类水质, 生态功能恢复有了可能。 除了成果,科技重大专项还广具示范作用。 “它的意义在于带动 ,特别是对科研本身的带 动。” 政协委员、 中科院院士包为民告诉记者。 16 米、 35 米、 64 米。 在包为民眼中, 这些递进的数字, 反映的是探 月工程专项带动的深空测控网口径天线的逐渐拓 宽。目前,黑龙江佳木斯地区已经建成口径天线 64 米的大型深空测控站, 将为 “嫦娥三号” 与月球 的 “亲密接触” 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重大专项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影响, 全国 人大代表陈十一有着切身体会。 作为“民用飞机气动力预测新方法和优化设 计” 课题的首席专家, 陈十一参与了 “大型飞机” 专 项的实施,“我们在流体力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工 作为专项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支撑,专项研究同时 又提出新的科学问题, 带动流体学科的发展” 。 不仅如此, 重大专项还 “拉起” 和锻炼了一支 队伍。10 余万创新创业人才, 在国家科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