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3998 上传时间:2017-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大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的需要,而大学更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创造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构成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进行理解,分析目前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障碍,并论述了大学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理论支持和一些具体途径。关键词:大学;大学生;创造性;培养途径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里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的报告曾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 ”由此可见,创造力是教育界关心的重大课题,而对于大学生创造性的培

2、养关系到民族、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1 创造性的概述11 创造性的界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创造性的界定应该反映创造活动的本质特征,即提供创造性产品,这种产品,又具有两种根本特征:一是首创性;二是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据此,创造性在心理学界的一致界定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2 创造性的构成人的创造性通常是由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因素构成的。创造力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其中主要包含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思维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创造力的核心,主要是指

3、在创造性活动中或在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的思维,具有主动积极性, 、深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的特色。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做出创造,创造性程度如何,不仅是创造力的问题,还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经研究表明,创造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1)甘冒风险。有胆量说出自己的观点,不怕超出习惯的界限,并随时准备付诸实践。 (2)求知欲望。对于探求未知事物有着特殊的兴趣,大有欲罢不能的倾向。(3)独立性强。在对事物的认知风格上是独立自主、审慎思考,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 (4)有幽默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自由,其基础是自信和自尊。(5)坚忍不拔。创造活动常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必须有坚强

4、的意志做保证。2 目前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障碍根据岳晓东老师的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创造性培养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有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21 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特别严重。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已经变得思维单一,视角狭隘,凡事均按标准答案思考。思维标准化给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带来三方面的阻碍:(1)功能固着,指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表现。 (2)权威迷信,指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 (3)思想惰性,使得学生

5、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做深入的思考。22 知识无活力化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 ”知识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阻碍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倾向:(1)见树不见林,是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2)学不致用。知识无活力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们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缺少实践,而增强思维的惰性。3 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途径根据创造性的

6、心理结构及大学生创造性培养遇到的阻碍因素,创造性的培养应以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因素为具体目标,消除阻碍因素,从个体的主观因素及学校培养的客观因素方面进行。31 以发展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应通过各种活动或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具有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

7、方法。而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聚合式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两者相结合可以得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也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重要,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要的。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并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改变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片

8、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最后,给予学生正确、积极的评价。32 以具有创造性人格为前提发挥创造力创造性人格是富有创造性人物实现其愿望的推进器,是促进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以兴趣、爱好、动机、目的、理想、信念、意志、世界观、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内容,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行。33 大学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一些具体做法要想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创造性,靠一些理论依据是行不通的,需要把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实现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下面根据一些老师在这方面的尝试,提出以下具体做法:331 教学方法方面大学里,对于大

9、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首先要改变“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应变老师为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助手,变教材为学生焕发兴趣的工具,变课堂为学生开发自我创造性的天地。根据一些老师的具体时间,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1)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开展特定的教学活动及其讨论来交流、探讨创新的理念。可以在课堂内举行,也可以在课堂外举行,也可以加入游戏活动,力图以具体的活动参与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活动教学法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2)讨论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具体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的教学方法。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在讨论教学法中,教师常常结合头脑风暴法,来开展教

10、学活动,制造创新气氛,有利于发散式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较易开展,而且已被一部分思想先进的老师所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收益。332 教学评估方面由于学生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走过来的,习惯了应试教育的评估模式,会不自觉地用以往传统的评估模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思维。所以,要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大学还要在教学评估上做适当的调整。(1)作业报告。就是让学生分组完成作业,并要求每组进行作业报告,包括完成作业的过程,组内分工及调整,作业感想及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如何解决等一系列内容。旨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自己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2)图

11、表。就是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内容或所要表述的内容,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其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发现内容之间各方面的联系,并选择最佳方案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上两种评估方法都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不把考核当负担,而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遇,从而充分发挥其创造性。333 课后实践方面今年来,随着对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视,一些大学举办了各种促进大学生创造性为宗旨的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小组课题。一些高校,特别是其中的理工科专业,实行本科导师制,即在本科期间可选择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当然,能参与到研究中的学生是经过一定的选拔的。这些经过选拔

12、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地学科探索,往往可以做出一些有创造性的成果。(2)相关比赛。目前,从全国范围到高校各院系大部分都有与创新有关的比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如全国的挑战杯,就吸引了众多优秀大学生的眼球。这两种形式是目前较常见的,也较有效地促进大学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形式。但据调查,参加以上活动的人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 20%,仍是一个较小的数目。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参考文献:张庆林, 李艾丽莎 . 创造性培养与教学策略 . 重庆出版社.2005张庆林,曹贵康. 创造性心理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德) 佩特拉理格林著, 张盈译. 创造性思维训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教育研究.1999,10张德琇.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高等教育研究.2004,1 李才俊.略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途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