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2156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试谈高中语文学科特征的凸显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 杨华杨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一、凸显学科的艺术性语文学科充满美的魅力,其丰富的内容反映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大量优秀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会给学生带来很高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美学思考。特别是语文课中审美元素所具有的形象生动性、个性的鲜明性、和谐共振性以、内涵的丰富性、信息的综合性及情感焕发力,都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雨巷中的梅雨季节,江

2、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丁香的美赋予姑娘,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美丽的理想;荷塘月色中那荷塘月色醉人的神韵,精美如诗的语言,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再别康桥中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画面之美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像,建筑之美匀称、整齐二、彰显学科的人文性高中语文要求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课程的人文内涵,重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

3、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中那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无不体现主体意识、责任感、独立人格等,包括文化的精华、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做人的真谛、生活的激情,生命的感悟,等等“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激发民族情感,增强自豪感,培育责任感。汉语言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汉字象形表意,本身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

4、文化价值,它是华夏文化的基石。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外化,它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蕴含着广袤的文化内涵。她,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教学生学习语文,把握其人文属性,培育人文氛围,既获得语文能力,又熏陶了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思维方式,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的感情,体会本民族语言的美,激发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责任感。(二)激发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共同追求全人类的美好情感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世界的、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科学与人文并重,汲取

5、人类文化的精华。认识全人类对自由、和平、文明渴求的美好情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具有国际合作精神的现代人,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三)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逐步提升文化品位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美、认知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真、善、美的内核,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精华,是加强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四)强化情感目标,尊重个体体验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根据知识

6、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设计的理念是我们设计语文课时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文课时目标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人生态度、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多元因素都应属于“人文素养”的范畴。三、促进学科的探究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共同的的重要目标。而自主探究则是学生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行自主探究,会从中得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

7、和知识文化积累,即具备了发展探究能力的基础。因此,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语文课程,更应当积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高中语文课程不仅要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成就感染学生,还要以课文中蕴含的人类智慧及其探索精神教育学生,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传授为主辅以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活,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难度;要将重结论变为重过程,将给答案变为给问题,进而将给问题变为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延伸性、拓展性。学生在“各类活动” 、 “各类场合” 、 “各类状态”中体味语言情境,琢磨学习别人的语言,推敲选择自己的语言,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去。逐步掌握探究的方法,不断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情感的整体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