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32039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身心障碍班特教教师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教通訊 民947月 第三十三期 39談身心障礙班特教教師的角色壓力與心理調適徐欣郁 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徐易男 高雄縣政府教育局課員壹、前言 特殊教育教師正如其名是如此特殊 ,在我們尚未給學生標籤之前,似乎這個社會已經給我們特教教師一個大標記,特教教師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面對壓時作好心調適工作,是值得特殊教育工作者思之處。本文即從特教教師角色與壓的相關研究談起,並及壓相關,最後再提出心調適的建議之道,盼能提供給特教工作者考。 貳、特教教師的告白與特教教師角色壓力之相關研究 一、特教教師的告白 當特教教師面對特殊學生時,遇到的問題往往只是教學上的挑戰,還有深層的心負擔,筆者從相

2、關文獻中找出以下幾段特教教師的告白,依稀可看出一些問題: 一接資源班我到處去參觀,甚至一有研習,幾乎不論路途的遠近,只要時間允可必參加。然而一場研習大多七、八十位甚至上百人,教授大都口述按照講義逐條講述,至多放個投影片,或偶而一、二次放錄影帶,這些研習講授內容既不能滿足我們個別需求,而且聽得一頭霧水,回到學校還是不知道怎麼教。教授和老師都是升學主義智育掛帥下的優勢者,換句話說,都是會讀書的一群,很難同理心智障和學障的困境,理論與實務差距很大,轉化需要相當的時間智慧,這調適的過程中很痛苦。 (黃華,2000) 當我走在學校社區的巷道裡,會有不少的小朋友用好奇的眼光看著我,然後以驚訝的語氣向同伴訴

3、說他的發現: 你看!啟智班的老師啊!眼神中流露出天真的稚氣。身旁的玩伴便如同發現大新聞似的宣傳著: 伊就是白癡班的老師哦!他們的眼光就會一直盯著我看,而我只能向他們笑一笑,然後一股莫名的感傷卻從心底不停的湧出。 (蕭朱,1992) 學校其他的老師就會覺得教這種特教班很輕鬆,常常就會看到我們沒事,就會覺得這種班很好教,他們算算一個老師只要教三個小朋友就好了。 (千惠,2000) 第三十三期 40 特教通訊 民947月由上述三段特教班教師的告白可看出,特教教師要如何轉化與調適與實務的差距,特教教師面對外界的樣眼光時採取何種態、特教教師是是真的比較輕鬆 、特教教師又是如何看待自己。要真正瞭解特教師,

4、能探究上述幾個問題。 二、相關研究 至於特教教師角色與壓的相關研究,筆者可整如下: (一)張瑞芬(1989)調查555位特教教師,發現特教教師的壓主要源包括:學生的個別差大、社會大眾的態、需要自己製作教具、家長的依賴等。 (二)何東墀(1989)就國中啟智班教師的工作壓作研究,結果發:1.國中啟智教師感受最大的壓是社會環境的壓,其次為學生為的壓,感受最小的壓是時間的壓;2.國中性啟智班教師在工作壓全表的感受高於男性;3.就任教由而言, 興趣想者在工作壓問卷表上感受的壓最小,而所學相符所感受之工作壓則較大。 (三)杞昭安(1996)發現特教系實習教師的壓主要在教學或處學生為之問題,此與家宇(19

5、92)及何華國(1993)就教師生涯之研究結果同,生手教師的壓主要自教學或輔導學生。而資深優特殊教師在面對壓時,較能以生涯定位及規劃及調整工作內容的方式因應。 (四)思儀(2003)以台灣地區二十二縣市(含、高二市)之公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組長487人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組長的工作壓,在五個構面中,以工作負荷的壓感受最高,其次依序為專業知能 、 內在衝突 、 人際處 、 決策與 。 由上述幾個相關研究可知,特教教師的工作壓方面的感受,其實是由多重因素互相影響而成,而非導因於單一因素。表面上看是特教師個人的問題,但同時暗含制上或結構上的問題。 參、壓力相關理論 談

6、到特教教師的壓,首先應對壓作相關闡述。其實壓(stress)一詞,原為物學之用語,用以表示物體受到外作 用 所 產 生 的 一 種 抗 (引 自 陳 佳 琪 ,2001)。Selye首先將壓一詞引進社會科學域中,並將其界定為:個體對任何需求所產生的一種非特殊化(nonspecific)反應。所謂非特殊化,即以生物學的觀點而言,是指雖然同的壓激會引起特殊的生反應,但是,這些生反應具有引發個體恢正常態之需求的共同性質(引自蔡嘉慧,1998) 。在此點之後,出現許多同的觀點界定壓。茲介紹與壓有關的二種模式: (一)激導向模式: 以激導向定義壓的學者,通常將壓視為一種激,強調造成壓的壓源(stress

7、or)。Holmes and Rahe(1967)即認為壓是個體遇到外界事件而失去平衡時,其為恢原有適應態所需花費的精神和體的總。Brown(1974)認為壓是指對個體具有威脅意味,或直接威脅其維生功能,或妨礙應變能的事件,但這些事件並非對所有人造成相同的結果。Kanner, Coyne, & Lazarus (1981)指出壓是一種激或事件,特教通訊 民947月 第三十三期 41其能使個體失去原有的平衡態,並激發個體內在的適應過程,以恢原有的平衡態,此激或事件管為真實存在或僅是個人的想像,都可稱之為壓。 由上可知,採此觀點的學者認為壓是一種心社會的要求,這些要求通常為一些重要、且會引起個體緊

8、張的生活事件,其包括內在事件,如飢餓、熱、性等等;外在事件,如婚、爭吵、禍等等(魏俊華,1998) ,亦即,此一模式將壓視為一組原因(a set of cause),而非症候群。因此激導向模式在於辨明各種情境的激,強調壓源的重要性。雖然,激導向模式可針對壓的源做出清楚的界定,然而卻無法明在同壓下,個體身心反應的相似性。 (二)反應導向模式 採此模式觀點的學者視壓為一種反應,主張壓是個人對內外在情境事件的生或心反應。壓是身體在各種要求下所產生的非特殊化反應(nonspecific response)。亦即,壓源是生的(如、熱)、心的(如失去自尊)、社會的(如失業)、哲學的(如人生目的),個體在面

9、對壓源時,為保護自己免於受到環境的威脅,皆可能產生相似的生反應以適應壓,此謂之 一 般 適 應 症 候 群 (General Adaptive Syndrome) 。Selye 將壓的適應過程分為三階段,明如下(引自鄭照順,1997) : 1.警覺反應期(stage of alarm reaction):此階段又可分為二部份: (1)震驚期(shock phase): 為個體對壓源最初與即的反應,通常會出現心跳加速、體溫和血壓低等反應。 (2)反震驚期(counter shock phase): 個體對外界激作反彈,並激起防衛的本能,此時腎上腺皮質擴大,且腎上腺激素的分增加。 2.抗拒期(st

10、age of resistance): 個體適應壓源,而使徵候改善或消失,然而同時減少對其他激的因應能。 3.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 : 由於個體的適應及抵抗能有限,無法有效適應壓,或壓持續出現,一旦抵抗能消耗殆盡,則個體可能生病,甚至死亡。 由上可知,激導向著重壓的源,反應導向則重視個體身體的反應,外界激與個體內在反應未能調和,則生壓。對教師而言,調適輕則產生職業倦怠(burnout) 、士氣低,重則會導致心疾患,可忽視之。 肆、特教教師的壓力來源 特教教師的壓源甚廣,可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看出,而特教教師實際從事教學活動時,常會面對許多壓與挫折,茲依特教教師現場之工作

11、經驗與觀察可以臚以下七點: 一、學生的個別差異: 特教教師所面對的是個別差頗大的學生,但具有個別間的差,具有個體內的差,教師在安排課程與教學方法甚至是教材教具製作時比普通班教師需要花費多的時間與精,而呼應個別差所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撰寫與修改是使特教教第三十三期 42 特教通訊 民947月師面極大的工作壓。當面學生長時間進步有限的情況下,特教教師教學成就感日益低,滿懷雄心壯志亦被消耗殆盡,最後造成特教教師斷出走,如許多教師美其名是去修第二專長,實際上卻往普通班移動,似乎自己也願在教師域的非主中。 二、家長的要求: 家長對特教教師所造成的壓是與日俱增的,在身心障礙者家長團體及家長與(pa

12、rents participation)的推動下,家長們斷要求學校做到如企業般的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 ,但教師執往往結果並如預期般人滿意,亦使得家長對教師或學校充滿抱怨。 三、學校行政的衝突 學校政有其考,特殊教育在學校中普遍而言仍長期屬於弱勢,在學校導者面升學的強大壓下,對特教的關愛眼神就少許多。如此亦造成特教政工作推動上的困難。 四、繁忙的特教業務 特教相關會議(如IEP會議、檢討會、特教推委員會議、親師座談會、個案研討會)眾多、公文繁重、研習一堆、課程與教學的壓,以政學中公平(equity theory)視之,特教教師在拿自己工作內容對照普通班師的工作情況後,是深感平

13、與負擔重。 五、同事觀念的落差 學校同事對於特教業務甚瞭解,許多普通班師僅以為特教只要有愛心 、 耐心即可,部分師有時反而以一種輕蔑的語氣嘲笑,如養 、 輕鬆甚至還有人認為特教教久會變笨,以後娶到婆、甚至嫁出去,也一再使得特教工作者工作士氣低。 六、理念的破減 學校所學的特殊教育與教育現場實務有差,使得許多特教教師想幻減,必須屈就於現實面。再加上有時同事間因教學所產生的摩擦與衝突,使得特教工作的推展產生挫折。 七、特教評鑑的壓力 依特殊教育法施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主管教育政機關至少每二辦評鑑一次,特教評鑑彷彿已經成為特教教師工作成敗的關鍵考驗,評鑑前夜以繼日的整資,只為呈現最好的一面,表現佳還

14、會為待改進,改天再看一次,學校面子也掛住,因此評鑑工作讓特教教師壓形重。 伍、調適之道 面對壓,自然應有其解壓之道。根據Selye的主張,一般人面壓,總會經三個時期,即震驚期、抗拒期及衰竭平緩期,特教教師如何自我調適在職場上面對的角色與壓是必須的工作,茲針對上述七點壓提出以下幾點調適方法提供給特教工作者考: 一、配合學生需求,降低自我的要求: 當教師自我要求設限過高時,在能順達成的情況下,往往會導致挫折,因此特教教師可適當調整對學生的要求,設計符特教通訊 民947月 第三十三期 43合學生程的教材,採用工作分析法(task analysis),一步一步慢慢,挫折才會這麼大。 二、做好親師溝通工

15、作: 對於學生的表現,適時與學生家長保持繫,是用絡簿、電子郵件、電話、座談會等均可使家長充分得知學生在校學得麼,家長在家中要如何配合學校教師的教學,如此方能事半功倍,也才能減低家長的疑慮。 三、與學校各行政單位溝通協調 特教教師有空時到各處室與各政人員進非正式溝通(informal communication),讓學校政人員瞭解特教工作在做麼,適時推動特教,並可配合訓導處、教務處安排特殊教育相關的教師進修、演講活動。 四、擬訂工作計畫,有效處理公文 關於特教業務,於學期初擬訂工作計畫,按計畫進;公文處則應衡輕重緩急,可常上縣政府教育局網站查看相關資訊,提早作業,如此可避免公文大襲所造成的措手及。 五、以身作則並提供普通班教師研習機會 針對普通班教師對特教教師的誤解,除特教教師本身應秉持特教教師的專業素養外,應適時提供普通班教師適當的研習機會,並時常進交,與學校活動,使普通班教師改變他們對特教教師的態。 六、不斷在職進修: 特教教師應時時加特教研習,有能可加學分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