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1496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课件摘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1、茅盾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精神加以发展,建立起全新的革命现实主 义文学模式 2、在对社会现象不懈的理解和分析中,构思长篇巨制,彻底改变了“五四”时期中长篇小说 的幼稚状态,使之走向完善 3、以极强的都市生活感受,描写了现代都市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现代生活方式,开创 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创建了现代都市文学 4、创造了革命文学理论,发展、完善了中国现代小说。并注重它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大量 借鉴表现手法和批评方法,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4、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人物塑造上饱含感情色彩的心理描写 2、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遭遇

2、为主线,结构紧凑集中 3、北京景物风俗描写和语言的“京味儿” 一、 骆驼祥子的思想内容 (一)祥子悲剧及其意义 骆驼祥子:讲述现代城市文明对纯朴健康农民的腐蚀和毒害。祥子的悲剧主要体现老 舍的社会批判意识 1、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和理想的最终破灭及人格的最终堕落,首先在于他所代表的小农经 济型的个人主义奋斗与时代潮流的不合拍 2、现代城市的文明衰落、道德沦丧,以及作为其副产品的变态人性加给祥子的灾难:虎妞、 夏太太、白房子等 3、道德批判:金钱腐蚀下的畸形人伦关系对祥子的致命一击:刘四与虎妞;二强子与小福 子 (二)对中国现代市民的关注茹志鹃小说的特点: A、选材上避开战争的正面冲突,从平凡小事

3、入手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内容。 B、笔下的人物都不是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些平凡小人物。 C、注重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 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征1.把自然与人物的内心世界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健康自然的人性美 2.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浓郁的地方色彩描写中 3.保持一种淡泊朴素的写实主义方法,笔调淡雅舒缓,无拘无束 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1.对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的突破,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 明晰转向模糊 2.打破了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传统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 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 3.近似

4、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喻,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 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瞬间感受的捕捉 先锋小说的文体特征 1.倚重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 从故事内容到讲述方式,把叙事方式看成是小说最重要的审美特性和形式因素 2.追求个人化与幻觉化的感知方式 执着于个体本位,拥有更强化的主体意识。把创作看成纯粹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不必负 载沉重的信仰和使命。写作是私人性空间,是个人想象的领域,作家在此可以合法虚构 3.反体裁与自反小说反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哲学、谜语、寓言的混合物 自反小说:小说的故事性来源,指涉小说的虚构性。以小说性为主题,以叙事形式和技巧 为内容 4.

5、语言的泛所指化与随意性符号界与存在界脱节,语言获取了自我证明的生命性质,成为无限制自我繁殖语言 5.纲领性与弥散性的反讽反讽不单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塑造人物、呈现主题的艺术方法;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风 格,同时也是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6.多样化的风格意识 风格是内容与形式整体上显示出来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效果。迷宫风格、寓言风格、荒诞风 格、悲剧风格九十年代文学的六大模式1 文学旗帜的演化由为人生而为生存;由写人生理想和集体(阶级、民族)的历史命运,转而写普通人的 生存状态。2.文学审美信念的哗变由追求崇高转向躲避与亵渎崇高 3.文学回视历史的变焦由写本质走向写本色 4. 文学的关注点由原来

6、写入际关系与社会冲突,日渐注意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5.文学扫描的热点由注意人与外部社会的冲突,转而向内探察人性的弱点与心理的误区 6.文学价值的震荡 由神圣殿堂跌落市场的尘埃,文学作品由 “净化灵魂”与“生活教科书”淹没于商品 化的浪潮 九十年代文学的走向1.商业化思潮的胜利进军和人文主义思潮的悲壮抵抗 2. 雅俗文学的对立共存与互补 3. 市民话语和知识分子个人话语的互渗和互拒 4. 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和后现代主义的东方化蜕变“文革”文学:是在“文革”近乎荒漠化的文化环境中畸形生长的文学。是直接服务于 “阶级斗争”理论和纲领的极端意识形态化的文学,是解放区及十七年文艺规范极端化形 态。 “文革”文学的特征 1 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极端化思潮 2.文学对政治的绝对效忠和文学主体的彻底丧失 3.极端的政治文化思潮和极端的文学观念造就了一整套最极端的文学创作模式 4.以“大批判”为基调的“棍子式”文艺批评 文革期间的主流文学:浩然的艳阳天 金敬迈欧阳海之歌 姚雪垠的李自成 李汝山的万山红遍 文革期间的地下文学:毕汝协的九级浪 张扬的第二次 握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