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0590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基础知识个人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常见心电图基础知识1.正常窦性正常窦性 P 波:窦性波:窦性 P 波标准:波标准:1) aVR 导联导联 P 波必须倒置。波必须倒置。2)I、II、aVF、V4-V6 导联导联 P 波直立。波直立。3)正常窦性)正常窦性 P 波还需波还需 P 波时限波时限1。符合上述标准又称。符合上述标准又称S1S2S3 综合征。综合征。20. 正常胸导联心电图:正常胸导联心电图:V1、V2 导联反映右室面心肌激动的图形,呈导联反映右室面心肌激动的图形,呈 rS 型,型, R/S1。胸导联的。胸导联的 R 波从波从 V1 到到 V4 或或 V5 导联应逐搏增加,导联应逐搏增加,S 波从波从

2、V2 到到 V6 导联应逐搏减低导联应逐搏减低以至没有以至没有 S 波。波。V1-V3 导联,特别是导联,特别是 V1、V2 导联不应有导联不应有 Q 波,但波,但 V1 可以呈可以呈 QS 波。波。V1 导联导联 R 波电压波电压2.5mV(小儿小儿 3.5mV)。有用。有用 RV5+SV14.0mV(男男),3.5mV(女女)称为左室面高电压。左室高电压多见于正常人,部分见于左心室肥大。诊断左室肥大需有相关称为左室面高电压。左室高电压多见于正常人,部分见于左心室肥大。诊断左室肥大需有相关临床资料,如高血压病、主动脉狭窄等,如无临床资料典型心电图仅下左室高电压(图象诊断)或提示左临床资料,如

3、高血压病、主动脉狭窄等,如无临床资料典型心电图仅下左室高电压(图象诊断)或提示左室肥大。本图为高血压病致左室肥大患者心电图。室肥大。本图为高血压病致左室肥大患者心电图。RV5=3.65mV, RV6=3.15mV,RV5+SV1=4.6mV。27. 右室高电压:是指右室高电压:是指 V1 导联导联 R 波电压波电压1.0mV(小儿小儿 1.5mV) 。RV1+SV51.2mV(成人)也有称为右(成人)也有称为右室面高电压。通常右室高电压是指室面高电压。通常右室高电压是指 RV1 电压增高。右室高电压可见于右室肥大或正常人。有风心、先心电压增高。右室高电压可见于右室肥大或正常人。有风心、先心病史

4、者可考虑右室肥大。本图病史者可考虑右室肥大。本图 RV1=1.75mV,SV5=0.25mV。患者心脏正常。患者心脏正常。28. 正常隔正常隔 Q 波:是室间隔除极投影在不同导联所形成。隔波:是室间隔除极投影在不同导联所形成。隔 Q 波深度小于同导联波深度小于同导联 R 波的波的 1/4(III、aVR 除除外外) ,时限约为,时限约为 0.02s,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RV3(胸导联胸导联 R 波递减或丢失波递减或丢失)。患者一年前患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过,多次心。患者一年前患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治疗过,多次心电图与此次相同。电图与此次相同。30. 异常异常 Q 波:本图波:本图 II、III、

5、aVF 导联导联 Q 波时限波时限 0.05s 0.06s ,电压,电压1/4R,伴粗钝切迹。,伴粗钝切迹。V1 呈呈 rS 型,型,V2 导联导联 r 波消失,呈波消失,呈 QS 型,型,V3-V6 导联均呈导联均呈 qrS 型,其型,其 Q 波均波均1/4R,虽,虽 Q 波时限不宽,也属异常改波时限不宽,也属异常改变,故诊断异常变,故诊断异常 Q 波。波。 31. 异常小异常小 Q 波:一般称异常波:一般称异常 Q 波:是指不该出现波:是指不该出现 Q 波的导联出现波的导联出现 Q 波或波或 Q 波不符合正常隔波不符合正常隔 Q 波的规波的规律律,而且而且 Q 波时限较小。异常小波时限较小

6、。异常小 Q 波常见于:陈旧性前间壁波常见于:陈旧性前间壁(V1-V2)、前壁(、前壁(V3-V5)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右心室肥大,心室肥大伴心力衰竭、右心室肥大,心室肥大伴心力衰竭、Mahaim 氏预激、间隔支阻(氏预激、间隔支阻(V1V2) 。本图为男性,。本图为男性,40 岁,胸导联岁,胸导联V2-V4 导联有小导联有小 Q,II、III、aVF、V6 导联有典型小导联有典型小 波。波。32. 异常小异常小 Q 波:本图为波:本图为 4 岁男孩心电图,常规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岁男孩心电图,常规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V1 导联导联 R 波电压高达波电压高达 2.8mV,

7、伴伴 V1、V2 小小 Q 波,波,QV5QV6。查心脏。查心脏 B 超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超显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4mm),右心室中等度扩右心室中等度扩大。大。33. 异常小异常小 Q 波波(异常异常 Q 波的一种波的一种):本图为:本图为 4 岁川畸氏病患儿心电图。心脏大小形态基本正常。岁川畸氏病患儿心电图。心脏大小形态基本正常。V3-V6 均均有有 Q 波,波,Q 波时限、电压均正常,但波时限、电压均正常,但 QV3=QV4QV5QV6。不符合正常隔。不符合正常隔 Q 波的出现规律,故诊断异波的出现规律,故诊断异常小常小 Q 波。波。34. 位置性位置性 Q 波:是

8、由心脏连同室间隔位置发生改变或传导异常所引起。常见于波:是由心脏连同室间隔位置发生改变或传导异常所引起。常见于 aVR、aVL、III、V1 导导联。传导异常致位置性联。传导异常致位置性 Q 波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波有:完全性左束支阻滞(V1、V2)、预激综合征致下壁或侧壁导联呈、预激综合征致下壁或侧壁导联呈 QS 波等。波等。本图本图 III、aVR 导联的导联的 Q 波时限达波时限达 0.04-0.05s,电压大于,电压大于 1/4R, V1 呈呈 QS 型,符合位置性型,符合位置性 Q 波诊断标准。波诊断标准。35. aVL 导联位置性导联位置性 Q 波:波:aVR、 aVL 导联呈导联

9、呈 Qr 型,型,Q 波时限波时限 0.050.06 秒。秒。36. B 型预激综合征致位置性型预激综合征致位置性 Q 波:左右室后壁或左右室后间隔旁道所致的波:左右室后壁或左右室后间隔旁道所致的 A 型或型或 B 型预激综合征,可使型预激综合征,可使心室初始除极方向发生改变,使正常呈心室初始除极方向发生改变,使正常呈 rS 型的型的 II、III、aVF、V1 导联的导联的 r 波消失,而呈波消失,而呈 QS 波波37. A 型预激综合征致位置性型预激综合征致位置性 Q 波:波: 本图为本图为 A 型预激综合征(左后间隔旁道)型预激综合征(左后间隔旁道) 。图示:。图示:III、aVF 导联

10、呈导联呈QS 波,波,II 导联导联 R 波波0.2mV。在本图。在本图 III、aVF 导联呈导联呈 QS 波属位置性波属位置性 Q 波。如在非预激综合征出现如波。如在非预激综合征出现如此此 Q 波属异常波属异常 Q 波。波。38. 边界性边界性 Q 波:是指波:是指 Q 波电压波电压1/4R,而,而 Q 波时限波时限RV3RV4),且且 RV6RV5,即,即 V3-V5导联的导联的 R 波不符合正常递增规律。本图胸导联波不符合正常递增规律。本图胸导联 R 波丢失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未留下异常波丢失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未留下异常 Q 波所致。波所致。(下壁也有异常(下壁也有异常 Q 波)波)

11、41. 胸导联胸导联 R 波丢失波丢失:本图胸导联本图胸导联 R 波呈波呈 RV2RV3RV4RV5,但,但 RV6RV5,不符合正常,不符合正常 R 波波 V1-V6呈中间突向上的单峰样改变。本图同时有左侧导联低电压呈中间突向上的单峰样改变。本图同时有左侧导联低电压,为气胸心电图较特征性改变,但需与悬垂位心、为气胸心电图较特征性改变,但需与悬垂位心、不典型心肌梗死等鉴别。不典型心肌梗死等鉴别。42. 正常正常 ST 段段:正常正常 ST 段多呈略上斜形段多呈略上斜形,终末部分与终末部分与 T 波难以区分,其水平延伸部分时限多在波难以区分,其水平延伸部分时限多在 0.12s 以内,以内,一般不

12、超过一般不超过 0.14s,ST 段压低段压低0.05mV,ST 段抬高段抬高0.1mV。但。但 V1-V3 导联导联 R 波电压正常时可呈上斜型波电压正常时可呈上斜型抬高抬高 0.1-0.3mV。本图。本图 V2、V3 导导 ST 段上斜抬高达段上斜抬高达 0.3mV。43. ST 段平直延长:多个导联段平直延长:多个导联(一般在一般在 R 波为主导联波为主导联)的的 ST 段在水平线上平直延长部分段在水平线上平直延长部分0.14s 称称 ST 段平段平直延长。临床上可见于低血钙,心肌损害(包括早期冠心病)直延长。临床上可见于低血钙,心肌损害(包括早期冠心病) 。本图。本图 ST 段平直部分

13、达段平直部分达 0.16s 0.24s。44. 典型低血钙所致典型低血钙所致 ST 段平直延长段平直延长:本图为新生儿低钙伴低钾血症心电图,呈二度本图为新生儿低钙伴低钾血症心电图,呈二度 I 型房室传导阻滞(低型房室传导阻滞(低钾致)钾致) ,各导联,各导联 ST 段平直延长达段平直延长达 0.24-0.40s。血钾。血钾 2.8mmol/L,血钙血钙 0.5mmol/L。经治疗当天心电图恢复正。经治疗当天心电图恢复正常。常。45. 水平型水平型 ST 段压低:水平型段压低:水平型 ST 段压低又称缺血型段压低又称缺血型 ST 段压低段压低,是指是指 ST 段延长线与段延长线与 R 波垂直线的

14、交角等波垂直线的交角等于于 90,即即 ST 段与心电图纸上的横线平行。缺血型段与心电图纸上的横线平行。缺血型 ST 段压低正常应段压低正常应0.05mV,0.05mV 即有意义。缺血即有意义。缺血型型 ST 段压低除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肌缺血外,尚可见于心肌损害,部分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低血钾等。段压低除见于各种原因的心肌缺血外,尚可见于心肌损害,部分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低血钾等。本图本图 V5、V6 导联水平型压低导联水平型压低 0.15mV 0.2mV。V4 导联则呈近水平型压低约导联则呈近水平型压低约 0.1mV 。46. 心绞痛时大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时大部分患者出现 ST 段呈水平型

15、压低。绞痛过后恢复正常(原有段呈水平型压低。绞痛过后恢复正常(原有 ST 段压低者绞痛过后恢复段压低者绞痛过后恢复绞痛前水平)本图为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心绞痛时的一段心电图,绞痛前水平)本图为动态心电图记录到心绞痛时的一段心电图,ST 段段 MV5 呈略下斜型压低呈略下斜型压低0.25mV,MaVF 呈水平型压低明显压低呈水平型压低明显压低 0.1mV。1mv=13mm47. 近水平型近水平型 ST 段压低:近水平型压低又称近似缺血型压低段压低:近水平型压低又称近似缺血型压低,是指是指 ST 段延长线与段延长线与 R 波垂直线的交角波垂直线的交角0.1mV 或或 QX/QT50%,即,即有意义。本

16、图有意义。本图 V4、V5 导联导联 ST 段呈上斜型压低,段呈上斜型压低,J 点处压低达点处压低达 0.2mV, J 点后点后 0.08s 处处 V4 压低小于压低小于0.1mV, V5 压低约压低约 0.1mV。V6 导联为近水平型压低约导联为近水平型压低约 0.1mV。51. ST 段弓背型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较早出现的一个最有特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本图段弓背型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较早出现的一个最有特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本图为急性心肌梗死第三天,多数导联的波呈为急性心肌梗死第三天,多数导联的波呈 Q型,其中型,其中 VV导联呈典型的弓背型向上抬高导联呈典型的弓背型向上抬高0.0.mV,同时伴轻度,同时伴轻度 T 波倒置。波倒置。52. ST 段近水平型抬高:近水平型抬高通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才能观察到的一个过渡型。本图是患段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