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6303509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河南省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考试题题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个事最符 合题意)合题意) 1、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_年。A1903B1908C1913D1924 2、 (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 3 周岁以 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 年B:1996 年C:1997 年D:1998 年 3、教师扮演的中心角色是( )A:学者B:办事员C:教员D:权威人物

2、 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5、在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第三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D:经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6、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 京有( )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张雪门 7、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 、 “锐角” 、 “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 于_A:加涅B:布卢姆C:波斯纳D:罗森塔尔 8、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_。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

3、法和等级制记分法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9、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为。A:个性的自由发展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10、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的推测称为( )A:判断B:诊断C:预期D:期望 11、早在公元前 6 世纪,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一过程的是 _A:现实性B:可能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 12、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 80%通过视觉,_通过听觉。A:教师指导B:学

4、习材料特性C:教学内容D:认知结构 13、社会主义的师德灵魂是 ( )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严谨治学D:锐意创新 14、提出动机的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属于学习理论流派里的() 。A行为主义B格式塔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 15、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1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可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5、 18、学生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_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19、教育行政复议的受理主体是( )A:监察部门B:权力部门C:司法机关D:教育主管部门 20、单击窗口中“关闭”按钮后,对应的程序将( )A:继续运行B:被终止运行C:被删除D:转入后台运行 21、 ”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桑 代克把 这称为 ( )A:准备律B:应用律C:失用率D:效果率 2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A阶段性要求B一般特征C根本特点D理想要求 23、教师的教育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教师与的关系。A:教育B:媒体C:领导D:学生 24、

6、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_。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学参考书 2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_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共二、多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个或 2 个以个以 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分) 1、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

7、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出自_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 2、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_A生理需要B爱与归属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尊重需要 3、下列属于班级的非成文制度的有() 。A班级的传统B班级的舆论C黑板报D班委会 4、 ”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_A:司马相如上林赋B:张衡东京赋C:左思三都赋D:司马相如子虚赋 5、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_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E:模仿 6、_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 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A习得性无助B挫折效应C自我效能感D消极归因 7、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

8、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A:语言激励法B:材料吸引法C:表演法D:暗示法 8、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几个阶段_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 9、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_等内容。A对人性的理解B对集体的看法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10、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方面。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 11、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探究教学D:多元智能理论E:复习资料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是_。A

9、强制性B权威性C普遍性D义务性E基础性 1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 建设中具有_的作用。A基础性B前瞻性C先导性D普及性E全局性 14、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_。A谈话法B讲授法C讨论法D实验法 15、幼儿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_A12 岁B23 岁C34 岁D4 岁以后 1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包括哪几个层次_。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17、教学方法的具体意义体现在_A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B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C是提高教学质

10、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D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E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18、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的需要。A社会舆论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C个人意志D社会政治经济E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19、下列对“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B客观现实支配心理发展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D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20、人本位的儿童观认为_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C: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D: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21、 ”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_A:刘基卖柑者言B:蒲松龄聊斋志异C: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曾

11、朴孽海花 22、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2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学习,同时,学习、实践并反思自己 的整合工作。A: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B: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 要求C: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课程的 要求D: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 24、思维的主要特征为_。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 25、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_。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安静型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