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试试题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36303102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考试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考试试题陕西省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个事最符合题意) 1、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 ,是属于_A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 判断的过程,叫做_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3、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_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_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

2、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5、有关社会助长的研究最早是由谁进行的?_A特瑞普里特 B谢里夫 C费里德曼 D阿希 6、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的提出。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7、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_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8、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际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_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_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 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0、学习

3、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_A线性关系 BU 型关系 C倒 U 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1、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_A应用学科 B新兴学科 C基础学科 D边缘学科 12、 ”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3、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14、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1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_A20 世纪 20 年代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 D20

4、世纪 80 年代 16、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即_A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B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 D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理想教育 17、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_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 则 18、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 于实践的方法是_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19、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_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20、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

5、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_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21、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_A1903 年 B1913 年 C1914 年 D1900 年 2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23、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 应当贯彻_原则。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二、多项选择题(共二、多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至少有 1 个错项。个错项。 ) 1、小学生的自学能

6、力是一种_A阅读能力 B理解能力 C分析能力 D综合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 种行为收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 将这种现象称为 _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 养中的_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 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 活动过程,而且也能鼓舞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是小学教育目的的 _A激励作用 B导向作用 C评

7、价作用 D平衡作用 5、下面主张环境决定论的是_A高尔登 B洛克 C华生 D康德 6、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 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_A分层教等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7、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思想反 映的是教育的_A历史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8、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合格履行教师的角色,根 本上还在于教师的_A道德修养 B专业素养 C学历水平 D科研水平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

8、提供学习 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_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10、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_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1、我国教师的任职条件一般包括_A具备各级各类相应的教师资格 B有道德、守纪律、为人师表、教书 育人 C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全面熟练履行职务职责 D有合 格的学历学位及规定的工作年限要求 E身体健康 12、根据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理论,他认为最复杂、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类别 是 _A言语联结学习 B解决问题学习 C规则学习 D概念学习 13、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特点的要求。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14、

9、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_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5、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_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观察法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 和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 源的是A遗传 B环境 C个体的能动性 D教育 18、建构主义者一般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 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_A最终答案 B唯一结论 C绝对解释 D不变实质 19、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20、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_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 教原则 21、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个组块?_A42 B52 C62 D72 22、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_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 23、学校的活动对小学儿童的发展来说起_A基础性的作用 B决定性的作用 C特殊性的作用 D间 接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