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中——就二次函数平移和对称问题的几点想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30241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变不离其中——就二次函数平移和对称问题的几点想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变不离其中——就二次函数平移和对称问题的几点想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变不离其中——就二次函数平移和对称问题的几点想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 If 口 记 教育教学研究 2 0 1 3 第 1 2 期 ( 总 第 8 4 期 ) 万 变 不 离 其 中 就 二 次 函 数 平移 和 对称 问题 的 几 点想 法 口 潘春春 众所周知,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知识中的 地位举足轻 重 ,它让几何 与代数 完美 地结合起 来 ,但是在 它的优美 的抛 物线 下面却 藏着无 穷 无尽 的秘密 。 人们不断地探索 , 在探索 中寻找新 知, 在探索中更了解它, 同时也被它的各种有趣 的性质所深深吸引。 而我现在, 就对它的平移和 对称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例题解析 练习: 将抛物线 y 一 5 x + 6 先向右平移 3 个 单位,

2、 再向下平移4 个单位后 , 得到的抛物线解 析式为 。 这是 一道非常 常见 的二 次 函数 填空题 , 考 查 的是 函数 的平移 。 一般情况下 , 我们先把二次 函数解析式从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 即化 为 ( 一 ) 1 , 之后根据“ 左加右减 , 上加下减” 的原 则得 到平 移过后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 一 ) : 一 ,即 , 2 _ 1 l x + 2 6 。但是 , 在做题过程 中发现 4 很 多同学 在把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的过程 中就会 出现很多错 误 ,原因是学生觉得把一个二次多 项式配方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我就 想 , 这类题还有其他 的解法吗?一般式能不

3、能不 化 成顶点式而直接作出平移过后 的函数 呢?可 不可以不以顶点式为载体呢? 事实上,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条线都是由点组 成的, 如果线在平移 , 那么这条线上所有的点都在 平移, 并且平移相同的单位长度。 于是就上述的问 题 , 如果我们把平移过后 的抛物线上的点用 ( , Y ) 来表示的话 , 那 么则有 + 3, 即 f 一 3, = r - 4 l , + 4 代人原解析式得到y _ a _ 1 l x + 2 6 , 即( , ) 满足 函数解析式 L1 l x + 2 6 , 也同样可以得到答案。 二、 解法迁移 对于抛物线 的平移 尚且可 以有两个不 同的 解法 ,那么对于抛

4、物线 的对称 问题是不是也适 用 呢?下 面以抛物线 5 x + 6关于 轴 对称 图像 的函数解析式的求 法为例 。 解法一 :将函数化为顶点式 一 ) z _ , 图 像关于 轴对称, 则变换后的图像开口 形 斗 状不变 , 方向相反 , 顶点与原顶点关于 轴对 称 ,于是得到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为 一 一 ) , 即 2 + 5 一 6 。 斗 解法二 : 设变换后的抛物线上 的点为 ( x , Y 。 ) ,则 f 。 , 即 f X = X , 代入得到变换后的函数解 y = 1 y = -y 析式为 v 2 + 5 x 一 6 , 即 z + 5 一 6 。 对于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a

5、 x 2 + b x + c 而言, 它是 由 a ,b ,c三个字母来共 同确定的 , 而 n确定 形状和开 口方向 , 0 和 b确定对称轴 , c确定 与 Y 轴的交点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由变换后 的 函数图象在这些方面的变化而确定答案呢?于 是, 我得到了第三种解法。 解法三: 抛物线作与 轴的对称图形, 那么 开V I 形状不变, 方向变, 所以。 变相反数, 因为 对称轴不变 , 所 以 一 I_ 不变 , 那么 b变相反数 , n 与 Y轴交点关 于 轴对称 , 所以 c 变 为相反数 。 于是可以得 到答案为 一2 + 5 一 6。 所以, 对于二次函数 的对称问题有以下结

6、论: 图像关于 轴对称时,函数解析式为 一ox -b x c o 图像关 于 Y轴对称 时 ,函数解析式 为 口 一 6 + 亡 。 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时,函数解析式为 一 o a c 2 +b x c。 三、 归纳总结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显然无论我们 作怎样 的变化 ,它 的形状永远不变 ,也 就是 说 I a I 永远不变, 所以不管是以顶点式为载体还是 以一般式作 为载体最后都能够解决 问题 。 但是我 们一定要学会去选择 , 选择更适合的解法才能让 我们事半功倍 , 才能让我们与数学走得更近。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宁波市横溪镇 中学)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学初探 英语学习困难的学

7、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 他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 大愿意学, 甚至不想学, 成绩不好的这一部分学 困生进人中学时, 英语已学几年, 在几次考试中 连遭失败, 他们对英语已失去了信心, 甚至对英 语老师也产生了反感 , 于是有的便产生了“ 破罐 子破摔” 的想法,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是每 个教师必须认真对 待和研 究的问题。下面我就 英语学 困生 的转化工作 浅谈 自己的一些想法 : 一 、让学生明确学 习目的 , 端正学 习态度 许多家长 和学 生都认 为学英语 无用 ,我又 不出国, 只要学好母语就够了, 但他们根本就没 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英语是多么重要, 许 多

8、外商的投资以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 语 言来交 流 , 没有正确的语言又怎么能沟通呢? 因此 学英语 势在必行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 应让学生 明确这一点 。 二、 掌握心理 。 注重师生感情交流 良好 的师生情感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 离 , 达 到师生心灵 相通 , 关 系融洽 , 从 而更易 于 开展情感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情感因 素能营造宽松 、 和谐 、 活跃 的课堂气氛 , 首先 , 教 师尊重学困生的主体的人格, 以民主、 平等的心 态接纳他们 , 让他们不仅感受到教 师的爱 , 而且 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 信任和期待。 使学困 生受到鼓舞, 情绪放松, 产

9、生一种向往的心情 ; 其 次 , 教师应 比普通人更 加理解 、 宽容学 困生 。 口 张丽华 他们在学习中难免比其他人更易犯错误,假如 对他们的错误冷嘲热讽,势必破坏学生最为宝 贵的求知欲、 好奇心和自 尊心。 三、 根据英语特点 , 采取科学方法 英语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 如单 词、 短语、 句子和课文的记 , 都需要学生进行重 复地读, 重复地背, 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 困生来说 , 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 苦差事” 。怎 样才能提高他们 的英语学 习成绩 呢?我采取 了以 下的方法 : 1 、 降低起点, 以退为进, 讲解时, 要以大纲 为依据, 从学生实际出发 , 精心

10、设计。 以旧引新, 减少难度, 分散难点, 化难为易, 把学生没有弄 清楚 的知识用不 同的方法 去启发 理解 ,为学习 新知识铺平道路 ; 对难度 大的教材 , 我们必须明 确分成几个层次, 使学困生能顺利接受。 2 、 减少内容, 少中求精。教材内容多, 学困 生没法全面掌握。 我们应根据实际, 有针对地删 减教 材内容 ,原则 是保留基本点和要点及学生 最感兴趣 的内容。 3 、 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 激起 学习兴趣 。 差 生上课 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 中,为了延长差生 上课专注的时间,在课堂上我常结合课文做些 游戏, 教点歌曲, 听听录音, 讲些有趣的小故事。 在有 条件 的情况 下

11、运 用 了一些 多媒 体教 学手 段, 如投影仪及电脑课件等,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 用不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 的兴趣 ,而且还 有利 2 于创设情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学得 快 , 记得牢, 充分发挥了主体性。 四、 帮助学 困生树立 自信心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 步。 但是 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 , 老师不喜 欢他们 , 同学看不起 他们 , 家长 对他们失望 , 令 他们产生较强烈的 自卑感 , 久而久之 , 英语学 习 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 ,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 习提不起兴趣 , 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 要转 化学 困生 , 就要树立起他们的 自信心 , 当发现

12、他 们有点滴的进步时 ,就要在全班 同学的面前表 扬他, 使学困生感到自己也有比人强的地方, 增 强他们的 自信心 。 五、 给学困生指 出切实可行的 目标 一定的学 习 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 泉 。 学 困生之所以差 , 没有奋斗 目标是一重要原 因, 我在对每位学 困生全面 了解 的基础上 , 给他 们制订 了短期学 习目标 、长期学 习 目标 ( 一 学 期 ) , 而且经 常检查这一 目标 , 及 时修 改 目标 , 一 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 , 就逐一帮助他 们修正, 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 , 我们对学习上有困难的 学生要多关 心、 多帮助 、 多进行心理辅导 , 培养他 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 ,并逐渐养 成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 变“ 要我学英语” 为“ 我要学英语” , 使他们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 作者 单位 :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