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30126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现状调查摘要:摘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又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最大难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农民数量,二是提高农民素质。无论是通过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减少农民,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教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键词:关键词:农村教育;流失;经费;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一、当前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2、及原因1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缺。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令农村学校校长头疼的事情。我市不少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得到完善,只有少数中小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使用语音教室和电脑机房等设施,所以许多学校校长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筹集经费。2 农村教师队伍堪忧农村教师的素质偏低。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的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仅凭经验施教,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2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有些力不

3、从心。师资数量不足。农村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严重缺编,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劳技等学科专职教师更是严重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工资待遇和福利与城市教师相差甚远。这大大影响了农村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艰苦,县域内教师千方百计挤进城区或城郊,导致教师队伍分布存在四大怪圈现象,即“城区堡垒圈”, “城郊挤压圈”, “中心地带富余圈”, “边远山区奇缺圈”。3 学生流失。导致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的因素包括:其一,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其他一些原因而辍学;其二,一些农村的优秀学生为城市优质学校所吸收

4、;其三,一些自感升学无望的学生中途退学。4 对低年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生如果上好了一年级,就等于上好了学。可是,乡村的孩子,八亿农民的孩子,为什么就会偏偏得不到那决定自己命运的那“成功的一半”呢?在这里,我们不必说乡村孩子的社会教育没有城里的孩子好,也不必说乡村孩子的家庭教育没有城里的孩子好,更不必说乡村孩子连一年的学前教育都上不上,而城里孩子却能上上三年的幼儿园3教育,单就一年级的教育来说,乡村的教育也是问题多多,令人担忧。由于师资、教室有限,一年级班里的学生过多,难以实现小班教学,往往只好让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虽然早已告别了

5、三四个人挤一张桌子的时代,但一个小教室要容纳那么多学生上课,光桌椅的拥挤,就让人感到难受,还谈什么在课堂上搞活动呢?这对于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无疑是一种受罪;对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会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叹息声中不知不觉地没有给我们的下一代献上优质教育。再加上乡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上的悬殊过大,没有城里上过幼儿园的学生那样整齐划一。在一个班里,往往有八九岁乃至十几岁的一年级学生不说,就班里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水平上的差异,也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不少难度。由于乡村的家庭文化差异过大,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让去上的,有孩子刚到学龄就教会数千字的,有到了学龄连前后左右南

6、北上下都分不清的。对于这样鱼龙混杂的一班一年级学生,如领导不重视,教师也把它没有办法。久而久之,在乡村的学校里便形成了“放羊式”的教一年级的习惯,出现了实际在校上一年级的学生多,而考核评估表上的学生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以往对一所学校的考核评估过分注重升学班级的成绩,根本就不理会低年级的学习情况。因此,对农村低年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已成为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45 思想道德滑坡,以自我为中心农村学生中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眼中只有自己,经常与父母吵闹,父母根本无法管束,整天在外溜达;有些学生轻视知识、胸无大志、粗言秽语;有的学生娇气十足、懒惰成性;一些学生

7、只讲吃穿,缺乏必要的传统美德。厌学、辍学、离家出走、早恋等现象时常发生。6 素质下滑,责任意识淡漠在班上,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待学习马马虎虎。老师改作业时,感到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语病也是随处可见。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差,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抄袭严重,考试班上学生及格人数少,英语基础普遍偏低,能认真听课的学生不是很多,能听懂课的更是很少。初中毕业有 1/3 的初中学生没有达到毕业的水平。农村学生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在农村学校尽管有垃圾分类,但是学生还是总是随地乱扔垃圾,加之学生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都是倒入河水之中,造成了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学生的节约意识、爱护公物意识差,浪费水和粮食严重

8、,搞破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二二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一)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农村教育的振兴,首先需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理念。因为,政策理念是制定政策的向导。有“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才会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就目前5情况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却覆盖了大部分人口。因此,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做好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要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2)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多种途径增加农村教育

9、经费的供给。解决农村教育债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除改革教育预算体制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来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供给:(1)国、省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教育部分必须全额用于农村教育;(2)统筹优质公办学校的部分借读费和择校费,将其“反哺”农村教育;(3)盘活公办学校的闲置资产,将收益投入农村教育;(4)在财政状况比较好的乡镇,把乡镇财政节余的财力和村集体经济的收益用于农村教育;(5)鼓励和引导社会教育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教育基建项目、新建学校等也主要放在农村地区。(3) 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依法保证

10、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6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传播、贩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为等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工作,教师是根本,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现有的经济、物质条件暂时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通过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改善学校目前现状的惟一途径。 学高为师,德高

11、为范,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把新的教学思想、知识点、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地劳动变成现实,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部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总的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应对现实挑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顺利发展,是摆在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农村校长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深刻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寻求相应的对策,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免除农村户籍学生的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