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6301023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语文故乡人知识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高一语文高一语文故乡人故乡人知识点知识点m 高一语文故乡人知识点【原文欣赏】 故乡人打鱼的女人很少打鱼。打鱼的有几种。一种用两只三桅大船,乘着大西北风,张了满帆,在大湖的激浪中并排前进,船行如飞,两船之间挂了极大的拖网,一网上来,能打上千斤鱼。而且都是大鱼。一条大铜头鱼(这种鱼头部尖锐,颜色如新擦的黄铜,肉细味美,有的地方叫做黄段),一条大青鱼,往往长达七八尺。较小的,也都在五斤以上。起网的时候,如果觉得分量太沉,会把鱼放掉一些,否则有把船拽翻了的危险。这种豪迈壮观的打鱼,只能在严寒的冬天进行,一年只能打几次。鱼船

2、的船主都是些小财主,虽然他们也随船下湖,驾船拉网,勇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一种是放鱼鹰的。鱼鹰分清水、浑水两种。浑水鹰比清水鹰值钱得多。浑水鹰能在浑水里睁眼,清水鹰不能。湍急的浑水里才有大鱼,名贵的鱼。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不肥大,味道也差。站在高高的运河堤上,看人放鹰捉鱼,真是一件快事。一般是两个人,一个撑船,一个管鹰。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船鱼鹰,多的可到二十只。这些鱼鹰歇在木架上,一个一个都好像很兴奋,不停地鼓嗉子,扇翅膀,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管鹰的把篙子一摆,二十只鱼鹰扑通扑通一齐钻进水里,不大一会,接二连

3、三的上来了。嘴里都叼着一条一尺多长的鳜鱼,鱼尾不停地搏动。没有一只落空。有时两只鱼鹰合抬着一条大鱼。喝!这条大鳜鱼!烧出来以后,哪里去找这样大的鱼盘来盛它呢?一种是扳罾的。一种是撒网的。还有一种打鱼的:两个人,都穿了牛皮缝制的连鞋子。裤子带上衣的罩衣,颜色白黄白黄的,站在齐腰的水里。一个张着一面八尺来宽的兜网;另一个按着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的竹架,从一个距离之外,对面走来,一边一步一步地走,一边把竹架在水底一戳一戳地戳着,把鱼赶进网里。这样的打鱼的,只有在静止的浅水里,或者在虽然流动但水不深,流不急的河里,如护城河这样的地方,才能见到。这种打鱼的,每天打不了多少,而且没有很大的,很好的鱼。大都是

4、不到半斤的鲤鱼拐子、鲫瓜子、鲶鱼。连不到二寸的“罗汉狗子” ,薄得无肉的“猫杀子” ,他们也都要。他们时常会打到乌龟。在小学校后面的苇塘里,臭水河,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这样的打鱼的。一男一女。他们是两口子。男的张网,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的赶鱼。奇怪的是,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除了举网时听到(炎欠)的一声,和梯形的竹架间或搅动出一点水声,听不到一点声音。就是举网和搅水的声音,也很轻。有几天不看见这两个穿着黄白黄白的牛皮罩衣的打鱼的了。又过了几

5、天,他们又来了。按着梯形竹架赶鱼的换了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辫根缠了白头绳。一看就知道,是打鱼人的女儿,她妈死了,得的是伤寒。她来顶替妈的职务了。她穿着妈穿过的皮罩衣,太大了,腰里窝着一块,更加显得臃肿。她也像妈一样,按着梯形竹架,一戳一戳地戳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她一定觉得:这身湿了水的牛皮罩衣很重,秋天的水已经很凉,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金大力金大力想必是有个大名的,但大家都叫他金大力,当面也这样叫。为什么叫他金大力,已经无从查考。他姓金,块头倒是很大。他家放剩饭的淘箩,年下腌制的风鱼咸肉,都挂得很高,别人够不着,他一伸手就能取下来,不用使竹竿叉棍去挑,也不用垫一张凳子。身大力不亏。

6、但是他是不是有很大的力气,没法证明。关于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他这人是不会当众表演,更不会和任何人较量的。因此,大力只是想当然耳。是不是和戏里的金大力有什么关系呢?也说不定。也许有。他很老实,也没有什么本事,这一点倒和戏里的金大力有点像。戏里的金大力只是个傻大个儿,哪次打架都有他,有黄天霸就有他,但哪回他也没有打得很出色。人们在提起金大力时,并不和戏台上那个戴着红缨帽或盘着一条大辫子,拿着一根可笑的武器,一根红漆的木棍的那个金大力的形象联系起来。这个金大力和那个金大力不

7、大相干。这个金大力只是一个块头很大的,家里开着一丬茶水炉子,本人是个瓦匠头儿的老实人。他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呢?按说,瓦匠里当头儿的,得要年高望重,手艺好,有两手绝活,能压众,有口才,会讲话,能应付场面,还得有个好人缘儿。前面几条,金大力都不沾。金大力是个很不够格的瓦匠,他的手艺比一个刚刚学徒的小工强不了多少,什么活也拿不起来。一般老师傅会做的活,不用说相地定基,估工算料,砌墙时挂线,布瓦时堆瓦嵴两边翘起的山尖,用一把瓦刀舀起半桶青灰在瓦嵴正中塑出花开四面的浮雕这些他统统不会,他连砌墙都砌不直!当了一辈子瓦匠,砌墙会砌出一个鼓肚子,真也是少有。他是一个瓦匠头,只能干一些小工活,和灰送料,传砖递瓦

8、。这人很拙于言词,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老是闷声不响,他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会说几句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的应酬门面话讨主人家喜欢;也不会说几句夸赞奉承,道劳致谢的漂亮话叫同行高兴;更不会长篇大套地训教小工以显示一个头儿的身份。他说的只是几句实实在在的大实话。说话很慢,声音很低,跟他那副大骨架很不相符。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不知道为什么,他的人缘儿会那么好。这一带人家,凡有较大的泥工瓦活,都愿意找他。一般的零活,比如检个漏,修补一下被雨水冲坍的山墙,这些,直接雇两个瓦匠来就行了,不必通过金大力。若是新建房屋,或翻盖旧房,

9、就会把金大力叫来。金大力听明白了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就告辞出来。他算不来所需工料、完工日期,就去找有经验的同行商议。第二天,带了一个木匠头儿,一个瓦匠老师傅,拿着工料单子,向主人家据实复告。主人家点了头,他就去约人、备料。到窑上订砖、订瓦,到石灰行去订石灰、麻刀、纸脚。他一辈子经手了数不清的砖瓦石灰,可是没有得过一手钱的好处。这里兴建动工有许多风俗。先得“破土” 。由金大力用铁锹挖起一小块土,铲得四方四正,用红纸包好,供在神像前面。这一方土要到完工时才撤去。然后,主人家要请一桌酒。这桌酒有两点特别处,一是席面所用器皿都十分粗糙,红漆筷子,蓝花粗瓷大碗;二是,菜除了猪肉、豆腐外,必有一道泥鳅。这好

10、像有一点是和泥瓦匠开玩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但瓦匠都不见怪,因为这是规矩。这桌酒,主人是不陪的,只是出来道一声“诸位多辛苦” ,然后就委托金大力:“金师傅,你陪陪吧!”金大力就代替了主人,举起酒杯,喝下一口淡酒。这时木匠已经把房架立好,到了择定吉日的五更头,上了梁,梁柱上贴了一副大红对子:“登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 ,两边各立了一面筛子,筛子里斜贴了大红斗方,斗方的四角写着“吉星高照” ,金大力点起一挂鞭,泥瓦工程就开始了。简介:故乡人 ,由汪曾祺创作,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 年 3 月 5 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11、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背景:故乡人分为打鱼的 、 金大力 、 钓鱼的医生三部分。故乡人,泛指对自己家乡人的称呼字词:激浪:很大的浪。浑水鹰:鹰齐腰:腰一样高苇塘:指生有大量芦苇的池塘。搅动:搅拌臃肿:肌肉肿胀双足臃肿;形容物体粗大笨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泥鳅:形体小,细长,只有三、四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奉承:指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奉承话。练习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 河堤(t)湍急(tun)鳜鱼(ju)信笺(qin)B 腌制(

12、yn) 间或(jin) 沉疴(g)一丬(pin)c 半晌(xing)淤塞(si) 拙于言词(zhu)粗糙(co)D 欹侧(q) 逞能(chng)烹制(png)炮制(po)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急待砌墙浮雕应付B 穿流不息 防碍雍肿竹杆c 邻次栉比不详之兆抱酬麝香D 指手画脚 惊涛骇浪俯瞰贤惠3、填入下列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一条大青鱼,_长达七八尺。鱼船的船主都是个小财主,_他们也随船下湖,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架船拉网,勇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_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A 往往因为关于B 常常虽然对于c 往往虽然关于D 常常因为对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辽阔的草原上,没有别的建筑物,十多座油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B 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质问题。c 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D 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