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629723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精编重点,已整理精装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人类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5 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6.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生产.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1.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4.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

2、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1.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政治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经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3.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的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3、.4.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5.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7.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

4、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村金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10.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的特征: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郑和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11.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文化的成因:个人身心特征.同伴群体影响.师生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影响.12.12

5、.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13.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能动作用.表现为:具有历史继承性.具有政经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4.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不平衡.顺序.阶段.差异互补.5.5.遗传或称遗传素质遗传或称遗传素质是继承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6.6.遗传的意义遗传的意义.是人

6、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是绝对的10.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价值发现.潜力发掘.力量发挥.个性发展.11.11.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功能: :作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12.12.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14.14.青年期青年期身心发展最迅速,发展具有可能性和可塑性.15.15.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7、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自我调节和心理状态能力.2.2.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4.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社会政、经、文;.受制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随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体现人们教育理想;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马义关于人全面发展学说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5.5.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现代人的品质,(独立创新)6.6.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全美发展与2

8、因材施教相同意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7 7 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1.1.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本质属性: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处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学习的主体4.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受教育权.5.5.学生的义务学生的义务: :受教育遵法.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品行.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生产力发展

9、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本原因6.6.教师职业性质教师职业性质: :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7.7.教师职业的角色教师职业的角色: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9.9.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专业素养:精通基础知识技能.了解 教学科相关知识.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10.1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

10、观.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2.1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忠教.热爱学生.团结协作.良好道德修养13.1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师生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14.14.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5.15.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1616 新型师生关

11、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2.2.课程,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5.5.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课程目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预期结果6.6.课程目标的依据课程目标的依据: :对学生;社会;学科的研究.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课程设计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课程设计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组织经验,评价9.9.义务教学计

12、划三个特征义务教学计划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0.10.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说明部分和文本12.1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本身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点;校外环境.1717 课程评价的方法课程评价的方法:观察法;调查与访谈;纸笔测试;表现评估.18.18.课程改革趋势课程改革趋势:结构合理化;内容综合化;形式多样化1.1.教学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2.2.教学的意义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13、: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的任务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4.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现: :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 6.6.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领会.巩固 运用 检查.7.7.中学教学原则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14.1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

14、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15.15.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1.1.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6.6.备好课备好课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懂 透,化;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制作好三种方案.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课题即单元教学方案;课时教学方案.课的类型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讲授 演示 讨论 阅读指导37.7.课的结构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掌握新;巩固新;课外

15、作业.8.8.好课的要求好课的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9.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指向;综合;操作;灵活性.1.1.德育德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3.3.德育的意义德育的意义: :现代化建设重要条件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保证.4.4.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5.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

16、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7.7.心理辅导的原则心理辅导的原则:激励性.预防为主.因材施教.愉悦性.支援性原则.9.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思想内部矛盾转化.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0.10.知知, ,情情, ,意意, ,行行思品的四个基本因素.知基础,行关键. 11.11.德育原则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2.12.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育.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班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