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80567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人文经济地理实习报告李冠鹏李冠鹏 222011318210004 2011 级规划一班级规划一班经过为期三天的实习,我们从建筑、饮食、文化、民俗等方面经过为期三天的实习,我们从建筑、饮食、文化、民俗等方面认识了重庆码头文化的特殊性,下面我重点以民国街影视城为例,认识了重庆码头文化的特殊性,下面我重点以民国街影视城为例,介绍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介绍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整体区位一、整体区位民国街影视城位于两江新区,总建筑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由66 栋典型的“陪都”建筑构成,囊括了政府、银行、戏院、咖啡馆在内的多种建筑形态,重现了抗战时期重庆的著名建筑和景致,有国泰

2、戏院、新华日报、馨雅咖啡、皇宫照相馆,还有一些具有旧重庆特色的博物馆、酒吧、商店、火锅博物馆、相机博物馆、民国主题酒吧等。因在该地拍摄一九四二而红遍重庆。区位选址优势:龙兴工业园区,两江新区内文化氛围比较浓,距外环比较近,横跨御临河的民国街影视城大桥将可极大缓解通往民国街的交通问题,使得民国街影视城交通便利。2 2、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民国街建筑主要为木结构、砖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由于重庆气候潮湿,竹子易腐烂,建筑材料很少用竹子。房屋大多为低矮建筑,通常是 2-3 层,门、窗框的材料是木头,窗用玻璃镶嵌,建筑颜色主要以灰色、棕色为主,房屋样式融入中西风格,相间布置,有中国典型的瓦房,也有西式的楼房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单一变得多彩,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消费,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抗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内迁至重庆,一方面由于国民政府与美国密切的政治关系,使得建筑屋顶或门前大都插有国民党或美国旗帜。另一方面,人口的大量迁移带动了重庆经济、文化、教育等的飞速发展,使建筑数量和规模发展尤为突出。民国街建筑从平面功能组织到外观造型、建筑风格等建筑形式都表现出跟以往建筑的明显差异的原因:一受传统川东建筑影响,二受开埠以来西方古典建筑影响,三受国际上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初步体现出了现代建筑的“范式” 。3 3、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总

4、体而言,东西方饮食文化在重庆得到很好的交融,特色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饮食品种众多,饮食结构多样化。(二)饮食商业开始出现广告宣传。(三)传统饮食部分被取代,部分获得契机发展例如:从西方的咖啡,到中国的碧螺春,从重庆的火锅,到美国的牛排,东西方饮食文化完美融合到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在陪都重庆。民国时期,饮料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咖啡馆、茶水铺和酒吧随处可见,以及街边流动商铺贩卖茶水,构成高低档饮料全面发展。馨雅咖啡馆是仿造当年著名的心心咖啡馆而建,四大家族中孔祥熙之女孔二小姐在这里抽烟借火产生误会狠狠抽了重庆警察局局长徐中齐一耳光,徐中齐得知其身份后却只能赔上笑脸,从此心心咖啡

5、馆闻名山城。但是能到咖啡馆和茶水铺悠闲喝咖啡饮茶的只是上层社会的阶级,更多的是下层老百姓,他们的日常饮料就是著名的炒米糖开水,民国还没有这么严厉的城管,所以在街边小摊随处可见流动铺子贩卖,是普及率最高的饮料之一。(炒米糖开水做法就是用一种特制压力锅将糯米做成米花,放入碗中加白糖、芝麻、花生核桃碎块,甚至于再添一点猪化油,再用滚水冲泡,变成正宗炒米糖开水,甘甜爽快,或许就成了老重庆土快餐的典型,后绝迹江湖,但是经过变迁和时代进步,炒米糖开水仿佛由米花糖代替,由此,米花糖也就成了重庆的特产) 。民国时期,重庆也有很多小吃,如红糖糍粑、麻花。火锅也在当时得到长足发展,于是,民国街也将联合重庆著名火锅

6、名牌,打造火锅博物馆,弘扬重庆自民国以来的火锅历史文化。在西餐厅在重庆逐渐发展的时候,重庆传统主食没有没落,反而得到了发展的大好机会,一些老饭店和土菜馆逐渐壮大。在抗战时期,上海,江浙居民进入重庆,吴语成为重庆市区 20 世纪初中叶流行的时髦语言,带来了一类西南官话中没有的吴语词汇,例如:“格式” (标致,新潮,源自上海话) 、 “转来” (回来,源自苏州话) , “行市” (能力强,源自苏州话) ,并成为了重庆话的一部分。在重庆市区,依然能在南岸,江北部分地区有小片的吴语语言岛存在。民国时期的重庆人们的餐饮习惯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重庆人一般一天吃两顿干饭,后来仿效“下江人” ,变为一干两稀。

7、如重庆的沙坪坝地区,受外来食俗文化的影响,早上吃干饭的人开始减少,代以豆浆、油条、包子、馒头之类。4、重庆的语言文化重庆话,又称重庆言子,是汉语官话分支西南官话的一种。言子多、语速快。例如:一哈(h)儿 一会儿耍朋友谈恋爱摆龙门阵闲聊天哈(ha)儿傻子爪(zu)子-干什么你娃想爪子?啷(lng)个-怎么样不干,你能把我啷个?巴适-形容词好的意思,意义广哈呀,你看那个包包好巴适哟.乖-漂亮你看那个女娃儿长的好乖哟.哈戳戳-傻你娃恩是哈戳戳的5、民俗文化篇随着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传入,旧的不良习俗得以改良,新风气和习俗逐渐得到了确立。抗战时期,民风日开,外来移民带来了新的服装打扮,也使重庆的饮食习

8、惯发生改变,他们影响着重庆的方方面面,对民国时期民俗的形成与确立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民国时期重庆妇女穿旗袍、戴戒指,长袜皮鞋,短发戴帽,并涂口红,烫发。重庆的地名也在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碰撞之下不断推陈出新。抗战期间重庆出现了大量以外地地名命名街道的情形。例如:北京路、广州路、庐山路、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等。民国街影视城总体上较好的反映了重庆在民国时期的各方面的文化情况。6、总结从以上的点点滴滴都可以表现出码头人的勇敢、闯劲、耿直、见过大世面、开放、朴实、真诚、不排外、饮食麻辣等特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民国时期重庆的文化都有存在一个共同点:受到外来文化因素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建筑、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有明显体现。种种因素造成了民国时期重庆丰富多样的文化,这也为当今重庆独特的山城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