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6276978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北 京京 传统戏剧传统戏剧京剧京剧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 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 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 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京剧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程式。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四平调、反四平调、汉调等都从属 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调则从属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浑厚凝重;西皮 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

2、唱腔明快流畅。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使用胡琴 (京胡) 、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唢呐等,而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小锣、大锣次之。京剧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现已不再 立专行。各行当内部还有更细的划分,如旦行就有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之分。 其划分依据除人物的自然属性外,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 上,其中宇宙锋 、 玉堂春 、 长坂坡 、 群英会 、 打渔杀家 、 空城计 、 贵妃醉

3、酒 、 三岔口 、 野猪林 、 二进宫 、 拾玉镯 、 挑华车 、 四进士 、 搜孤救孤 、 霸王别姬 、 四郎探母等剧家喻户晓,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新中国成立后,京剧改编、 移植、创作了一些新的历史剧和现代题材作品,重要的有将相和 、 穆桂英挂帅 、 杨 门女将 、 海瑞罢官 、 曹操与杨修 、 沙家浜 、 红灯记 、 智取威虎山 、 黛诺 、 骆驼祥子等。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景泰蓝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 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 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

4、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景泰蓝技艺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 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近代以来,社会动 荡不安,北京景泰蓝技艺曾一度衰微。1949 年后,因国家采取积极的保护、扶持政策,这 一古老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民间美术象牙雕刻工艺象牙雕刻工艺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北京和广州的象牙雕刻有着不同的艺术 风格。北京牙雕即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从外地迁徙或被招募到京的优秀工匠与北京当地的工匠不断切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 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

5、廷艺术品格,形成独特的工艺特点。北京牙雕在清末曾一度 衰微,后经杨士惠及其传人的努力,这一古老工艺又得以复兴。山山 西西传统戏剧传统戏剧晋剧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晋剧是在清代初期蒲州梆子流入晋中后,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而形成的。晋剧既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特色,又具有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音乐丰富,板式多变。著名的晋剧剧目有打金枝 、 小宴 、 杀宫等。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晋剧唱腔丰富,包括乱弹、腔儿、曲子几种

6、,板式多变,表现力强,如乱弹板路就分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脚色行当主要有须生、正旦、大花脸“三大门”和小生、小旦、小花脸“三小门”,表演粗犷豪放,富于激情,不仅继承了 梆子戏表演中的绝技,而且在翎子功、帽翅功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晋剧在山西地方戏剧、音乐、民俗、历史等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上演剧目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群体为主,晋剧的前途令人

7、忧虑。民间舞蹈民间舞蹈稷山高台花鼓稷山高台花鼓稷山花鼓最初打法,是以男性为核心的抱鼓,另有男扮女装的配角,乐队在旁边伴奏,且配有演唱。后人数增多,抱鼓的成了6人3对,跑圆场的由4人增至8-10人。进入高潮后,用9条板凳叠摞起来,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稷山的花鼓艺术属于中华鼓中的一种。中华鼓艺术已有几千年得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鼓声与雷声相比,有“鼓声可引来雨水”的巫术观念,认为鼓声有助于春耕和农作物得生长。稷山县是中华农耕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华夏农业始祖后稷曾教民稼穑于此,开辟了中国粒食之源。由此可见,鼓艺术的产生与远古农耕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此看来稷山鼓是

8、中华鼓艺术最正宗的发源地。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中阳剪纸中阳剪纸 山西省中阳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吕梁地区,此地原生态民俗文化积淀厚重。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联系紧密,多以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红纸作为其载体,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彩色纸进行创作。中阳剪纸的主要作者是中阳农村中的劳动妇女,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中阳剪纸富有浓郁的山野泥土气息和原始艺术质朴的美感,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劳动妇女的理想和追求。其技艺的传承关系一般是自发的,亦有以家族方式传承的。现在主要传承人有王计汝、高宝香、刘玉

9、莲、王中文、马翠莲等十几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这些老人一旦离去,中阳剪纸势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最终走向消亡。所以应尽早采取措施,对之进行抢救。吉吉 林林 曲艺曲艺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主要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用东北方音说唱表演,一般 认为约在清代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它在发展中广泛吸收东北 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姊妹艺术的音乐唱腔和表演技巧,唱腔曲调异常丰富。二人转不仅有作为主体的“双玩艺”及多人唱叙演出的“群唱”形式,还有属于小戏体裁, 由演员扮演角色的“单出头”和“拉场戏

10、”形式。作为曲艺曲种的二人转“双玩艺”及“群唱”,表 演形式或由甲乙二人扮成一旦一丑,载歌载舞,分行当说唱表演,或多人分持不同的伴奏 乐器分行当轮递坐唱。其唱腔音乐十分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常用 的唱腔曲牌有【胡胡腔】 、 【喇叭牌子】 、 【文咳咳】 、 【武咳咳】 、 【三节板】 、 【抱板】 、 【四平 调】 、 【五字锦】 、 【红柳子】等,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等。二人转唱词以七言和十 言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表演讲究唱、说、做、舞四功的综合运用,其中唱功讲究“字儿、 句儿、味儿、板儿、腔儿、劲儿”,高亢火爆,亲切动听;说功分“说口”、 “成口”(亦称套 口)和

11、“零口”,丑逗旦捧,多用韵白,也有说白和数板,语言风趣幽默,招人讨笑;做功 (亦称扮功)讲究以身段和动作辅助演唱,强调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综合运用; 舞功以跳东北大秧歌舞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间舞蹈和武打的成分,并有耍扇子、耍手绢、 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杂技性的绝活穿插其间,舞台效果十分热闹火爆。随着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个流派。 其中东路以吉林市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的黑山县为中心,讲 究板头和演唱;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表演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的北大荒为中心, 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故此历史上曾有二人转“南靠浪(舞) ,北靠

12、唱,西讲板头,东耍棒” 的民谚。后来各路表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表演的侧重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二人转的传统节目以蓝桥 、 西厢 、 包公赔情 、 杨八姐游春 、 猪八戒拱地 等最为著名。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三只鸡 、 接姑娘 、 柳春桃 、 丰收桥等新 节目。20世纪以来有影响的二人转代表性艺人有辽宁的徐小楼、郎艳芳、小兰芝,吉林的 程喜发、李青山、谷柏林,黑龙江的郭文宝、李太、胡景岐等。 长期以来,二人转深受东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东北民间流传着“宁 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杂技与竞技杂技与竞技朝鲜族跳板、秋千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压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

13、爱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游戏,跳板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全国其他朝鲜族聚居地方,跳板活动一般在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喜庆日子举行。跳板一般长近6米,宽40厘米、厚5厘米左右,大多用木质坚硬又极具弹性的水曲柳木板制成。跳板中间有一个支点,跳时两人分别站在两端,轮流起跳,利用跳板的反弹力把自己和对方弹向空中。这样反复地一起一伏,参加者奋力向上跃起,不断增加腾空的高度并作出各种花样动作。跳板讲究多种技巧和空中姿态,有腾空而起、翻滚而下的动作,有跃身曲体、双腿伸开、落地垂立的动作,有挺胸展臂、双腿叉开、落地合拢的姿态。跳板靠两个人的协调合作进行。有时边跳边唱,

14、一个唱一个和。跳板运动是一种健康的传统体育运动,历来深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甚至有“姑娘不跳跳板,将来难生产”的说法。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历史悠久,流行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的广大农村。秋千活动具有高、飘、悠、巧、柔、美、欢的特点。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要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常常是一人荡起,众人瞩目,场边喝彩连连。艳丽的衣裙像彩凤的双翼,带动缕缕清风,远远望去,天空湛蓝,草地青青,浓妆淡抹的朝鲜族少女宛若飞动的彩色蝴蝶,在天空中飘忽来去,构成一幅流动的瑰丽画。大型的荡秋千竞技比赛更为迷人,多在农闲时

15、期及端阳等节庆日举行,届时朝鲜族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参加比赛,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比赛中常常可见到高空中悬挂着一面皮鼓,荡秋千的姑娘们在围观者的呐喊助威声中高高荡起,在空中用脚踢鼓,谁踢响的次数最多,谁就将成为比赛的冠军。秋千现已正式列入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荡秋千绝技已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园地一朵盛开的奇葩。(江苏江苏)江 苏民间美术民间美术苏绣苏绣苏绣为苏州刺绣之简称,它以产生之地命名,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于苏州城乡。近十年来苏绣行业逐渐萎缩,现主要集中于苏州市区和高新区东渚镇、镇湖街道一带。 苏绣技艺的起源不详。现存的宋代

16、以来苏绣实物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水平,如元代苏绣残片表明,当时已有一件作品运用9种刺绣针法;明代绣品多采用文人画稿,开始形成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道光年间,苏州女子丁佩总结刺绣技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刺绣专业著作绣谱 ;清末民初,苏绣名家沈寿创“仿真绣”,晚年口述雪宦绣谱 ,总结刺绣经验;20世纪30年代,苏绣名家杨守玉创“乱针绣”,丰富和扩展了苏绣的题材与内涵;20世纪50年代,苏州刺绣研究所建立,聚集、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她们在继承传统绣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创制了多种绣法与针法,使苏绣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自明代以来,苏绣大师辈出,流派纷呈,目前尚有确切传人并有影响的苏绣可分为三大谱系, 一是传统细绣,二是沈寿所创的“仿真绣”,三是杨守玉所创的“乱针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