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的人反感当下酒桌文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75005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4%的人反感当下酒桌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84%的人反感当下酒桌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4%的人反感当下酒桌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4%的人反感当下酒桌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历史 传说中不乏与酒有关的佳话。但当下, 酒桌呈现出很多不 良风气,人此局者 深受其害,却又难以脱身。 在不少人为如何从酒桌脱身发愁 时,一些大学生却 自发练起了酒量。 日前,一则 “ 大一女生带着 酒量 上大学”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该名 学生说,一个女孩子有点酒量是有好 处 的 ,一来 可 以应 酬大 学里 的社 交 , 二来可以自保。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对 1 0 9 4 4 1 人 进 行 的一 项 调 查 显 示 , 3 5 7 的受访者每月要参加三个及j 个以上的酒局,8 4 O 的人直言反感 当下酒桌文化,8 2 1 的受访者感觉 会喝酒已经成

2、为现在许多初人职场的 年轻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受访者中, 9 O后占2 8 9 ,8 0后占4 6 1 ,7 0 后 占 1 5 4 。 躲不开的酒局 李亮 ( 化名 )在 某 国企做 项 目经 理助理,经常需要跟随领导到各地下 属子公 司谈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 他已经连续三天参加了三个酒局。李 亮说,近来公司接待费用 已经下降了 三分之二,但是在餐桌上,喝酒仍然 科 学的论证 。 真正 “ 难啃的骨头”还在后面 与社会 上的热烈讨论相反 ,专家们对北京 市推 出的这 次改革 的评判显得 比较 冷静。 “ 北京这次推出的高考改革其实主要集中在考试评价 上。”储朝晖说 ,对于高考的改革来说这仅

3、仅是一小步。 2 1 世纪教育研 究院副 院长熊丙奇也持 类似观 点 ,他 在博客 上撰文指出真正的 “ 啃硬骨头”不是高考科 目改革 ,而是 录取制度改革,这就是按 国家教育改革纲要确定的高考改 革思路,推进政府放权,落实大学的招生 自主权,扩大学 生的选择权。其 实,实行这样的考试、录取模式,根本不 需特别关注英语科 目的改革,因为各校在 自主招生中自会 视野 囵 圈 教 彭 化 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环节。 “ 上学时我 也和同学一起喝过酒,感觉 自己酒量 很好,工作以后才发现根本应付不过 来。工作以后喝酒的频率明显变高, 适应过程很辛苦。” 李亮 向记者解释了谈工作喝酒的 原 因 :子公 司

4、有 自己的利益 ,在 项 目 上需要和总公司讨价还价,有时他们 想要的降价幅度很大。如果直接提出 要降价,又被一 口回绝 ,显得很伤感 情。饭桌上,大家喝点酒 ,可以半开 玩笑地去谈这个事情,还可 以反复地 商量,即使被回绝,也不伤面子。 赵先生是河北省某县的一名基层 根据 办学定位 、特点提 出不 同的英语要 求 ,这就让英语教 学真正回归本质 ,从全民 “ 一刀切”学英语 ,转变为学生 根据兴趣、学业和职业发展选择性学英语。 “ 高考改革还要更加强调专业性”,储朝晖说,考试 本来就应该是 一个独立的 第三方评 价,它要 求人 员的专业 性 、程序 的专业性 ,同时也要求过程的专业性。因此

5、,“ 政 府不应该直接成为考试的指导者,不能直接站到前台。” 要 想改革成功 ,政府就要做 好 自己的定位。 “ 再有,就是要强调高考的公正性。”储朝晖说 ,北 京市这次提 出的方案 中特别提到 了 “ 公平”,其实,公正 是 公平 的路 径 ,如果 忽视 了这个路 径 , “ 公 平将会是 水 中 的月亮”。 ( 摘 自中国青年报2 0 1 3年 1 0月2 3日) 一 人 毂 易 下 4 一 反 , , , 。 一 教 躺 干部。他告诉记者,虽然上级三令五 申禁止公务接待喝酒 ,但是他们接待 上级仍少不了要摆酒席。 “ 其实很多 人不愿意喝酒,但是不摆宴席又担心 上级 有意见 。”他 表示

6、 ,一些爱 端架 子 的领 导 ,喝过酒 以后 ,容易和下 级 变得热情亲近一些 ,显得 不那 么尴尬 。 调查显示 ,朋 友聚会是受访 者最 常喝酒的场合( 4 0 8 ) , 其他依次是: 家庭聚餐( 1 2 7 ) 、 公务接待( 1 2 6 ) 、 托人办事( 1 1 0 ) 和商务洽谈( 8 6 ) 。 3 7 4 的受访者喝酒的原因是身 不 由己;2 9 9 的受访者认为喝酒是 为了活跃气氛、打开话题;1 3 7 的 受访者 认为喝酒是为了联 络感情; 1 0 5 的受访者认为喝酒是为不好启 齿的目的做铺垫;5 7 的受访者认为 喝酒 是为了表达诚意 。 酒杯里的中国 作者李冬认为

7、 , 中国人喝酒,其中有传统文化的因素 的影响,追溯到古代,喝酒是隆重场 合的一项活动 , 是祭祀文化的一部分。 另外 ,中国人喝酒一些情况下包含个 人情绪,酒桌经常被当作表达或发泄 情绪的场所。 “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 的酒杯里 还包含 了感情 和面子 ,这让 喝酒这件事变得复杂很多。” “ 其实 ,不少 人对 于 喝酒 的态度 很矛盾喝酒应酬伤身又伤神,自 己不愿意参加酒局;但是如果朋友摆 酒不请 自己,又感觉不被重视;自己 不敬 别人 酒 ,担心显得 不尊重别人 ; 不 接 受 别 人 敬 酒 ,害怕 驳 了对 方 面 子。”赵先生说 ,因为喝酒 ,他 患上 了胆囊炎 ,之 后尽量避免

8、喝酒 。在别 人敬酒时,有时推辞不过,他只能喝 一杯。但是接下来就更难推辞其他人 的敬酒,无奈之下只好牺牲健康成全 情面。 他还告诉记者,当下,一些基层 官员在为百姓办事时,依然有吃拿卡 要的现象。有的人即使不明说,也会 暗示别人要摆酒请客,甚至会占 史 意多 拉上同事或朋友一起去吃席。 “ 在他 们看来,不让百姓摆酒请客,不能体 现 自己权力和职位的重要性 。” 调查中,8 4 0 的受访者直言反 感 当下酒桌文化 ,其 中 7 4 9 的受 访者表示非常反感。具体而言,受 访者眼中三大酒桌不良习气分别是: 劝 酒 f 3 1 2 )、 拼 酒 ( 2 2 8 )与 逢迎吹嘘 ( 1 3 5

9、 )。其他不 良习气 还 包 括 :炮 制 不必 要 的酒 桌 潜 规 则 ( 9 9 ) 、以酒桌表现作为评价别人 的标准 ( 8 8 ) 、借酒劲肆意发泄个 人情绪 ( 7 2 ) 、 追求高价酒 ( 4 2 ) 等 。 “ 酒桌是一个舞台,酒桌上的行 为常常被看做礼仪和个人性情 的体 现,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有的人 摆酒 喝酒动机不 良,敬酒劝酒 目的不 纯,让中国酒桌呈现出世俗化、功利 化的倾向。”李冬认为,酒文化里存 在一些糟粕 :通过酒桌审视别人,把 喝酒不豪爽与办事、 交朋友不 实在划等 号,借此强行劝酒; 酒 桌上,把情 面、 私交 与公 事混在一 起,借 敬酒增 加他 人

10、心理负 担。他指 出,公 务接 待喝酒 常常都有利益关系, 与 “ 官本 位”的价 值观密切干 f 1 连。 酒桌文化不是酒文化 调 查 显示 ,8 2 1 的受访 者感 觉 会喝酒 已经成为 现在许多初人 职场的 年轻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由于经 常去外地 出差 ,李 亮对于 各地喝酒的规矩礼仪颇为了解。 “ 在 山东,一般情况下 ,接待方代表和我 们 的代表都要分别先敬在座者 三杯 酒 ,然后每个人要跟在座的人逐一敬 酒。”他向记者抱怨,最小的酒杯, 五杯的容量也有一两多。如果一桌有 十人,至少要敬两罔,大约半斤酒就 下肚了。李亮说,他一喝酒就容易脸 红 ,却被看做 是能喝酒 的标准 ,更常

11、 常成为别人劝 自己喝酒 的理 由。 其实,科学证明喝酒脸红的人过 量饮酒所受的伤害更大。研究还发现, 喝酒与早 老性痴呆也 有密切 的联 系 , 一些癌症的发生也与经常酗酒有关。 赵先生说,公务接待不喝酒 ,其 实对于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解 脱 ,避免劳冲伤身。现在为了逃掉一 个酒局,他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理由。 不过,他参加 当地的一个文艺社团, 社友们偶 尔也会摆酒 聚一聚 。 “ 在这 种酒桌 上 ,大家可 以畅所欲言 ,而不 必借酒 找话 说 。酒 只是一个助兴 的工 具,兴致来 了,抿一口就可以。不能 喝也无须勉强。这才是真正在享受聚 会 的乐趣。” 在李冬 看来 ,酒桌文化 和酒 文化 不能划 等号。 中国历 史上很多文 人墨 客也喝爱酒,并借着醉意写下了千古 佳句 ,所 以喝酒不是 原罪。要想 驱逐 酒桌上的世俗、功利之风,就要在酒 桌上拾起文明、礼仪和理智。尤其是 国家公 务人员 ,在 喝酒的问题 上要特 别注意 。 (摘 自 中国青年报 2 1 ) 1 3年 9 月 1 0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